杨海标丨山城雨夜(外一题)
山城雨夜
吃完晚饭,雨仍在不知疲倦地下着。我穿上凉鞋,打着雨伞,走进了潇潇的夜雨中。
因为下雨,街上行人极少,车子也比平时稀疏了许多。喧嚣的山城,一下子沉静了下来。
我沿着新大桥走向北岸。心底的涟漪,层层叠叠。那桥底的桑江,如心潮,如旧事,跌宕起伏。
漫步在北岸的人行道上,两岸五颜六色的景观灯齐齐地闪烁,倒影在水中,五彩缤纷,梦幻迷离,璀璨着一城的辉煌,胜似天上人间。
山城被收藏在山的夹缝中,却也活色生香,自然清新。沿山势堆叠而上的灯光,迷濛如星汉,悠远而温馨。城在山中,山中藏城。自然是和人相伴相随的,是浑然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淅淅沥沥的情绪,如淅淅沥沥的雨,像随时都要从心上落下来似的,湿漉漉的,拾不起来,却是欣然和快乐的。那是一份情调,是真实的生活和散漫的人生。
平时散步,都在气朗风清之夜,看多了熟悉的景物,便有些愚钝和麻木。却不知道雨夜的山城,有如此的葱茏诗意,有如此的情趣和韵味。这种发现是刻骨铭心的,那是生活的底色,是抹不掉的记忆。
也许,很多年来,我只是缺少了一种感觉,一种情境,一种想象。
眼前三座建于不同年代的桥,静静地横卧在和平河和桑江上,像在沉思岁月的沧桑,或在感受着这份雨夜的宁静。在雨夜,河水是神秘莫测的,如人情,如世故。
岸上的歌厅里飘逸出“美酒加咖啡”的甜美温润的歌声,像氤氲的水汽浓浓地从心底铺陈开来,拂过所有的血管和毛孔,很适合此时这份潮湿的情怀和心境。绵绵的细雨仿佛藏着玄机,我在想,世界上只有古老的爱情才是常新的。
走进江心洲公园,平时散步的、跳舞的,已了无身影。虫声从树林下、竹林中传出,如轻音乐,在无所顾忌地奏鸣着,那是生活的乐章。在淡淡的灯光下,在朦胧的情愫里,我孤零零地走着,任雨点或疏或密地拍打在雨伞上,独享自我放逐的惬意。这里,山的色彩淡了,多了一份河水的低吟浅唱。洲中娇媚的小亭,在雨里旖旎,与我擦肩。走着走着,我的步履变得徜徉而轻盈,许多生活的影子在心湖荡漾,我不禁陶醉起来。生活中,能让自己高兴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知足和快乐。
走回老街,漫无目的。街上宁静祥和,霓虹灯闪烁,雨雾折射出更多的五彩斑斓来。临街的店面顾客稀疏,店员们慵懒地坐在那里闲聊,叙说着那些已无新意的城南旧事。一切是那么淡然和自然,是雨收敛了喧哗与浮躁。
据县志记载,很多很多年前,这里已设“桑江司”,但却只是依山傍水的一个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子,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一丈,街道均以石板铺砌。这围城的情景,如今我们已难见芳菲,现在最古老的遗存只有“楚南会馆”了。
年华流转,弹指间已穿越百年。昔日的景致,已经天翻地覆。我们都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古今情怀,谁知我心?今人难觅古人,而今人也许在重复走古人的路。
山城押着雨韵,荡漾着诗情,它是淡雅的,是清秀的,是悠闲的。那迷离的灯光,以及高高建筑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可人的水墨画,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我成了画中人,沉醉在画中,迷离了自我。沉醉就是这样一种美妙的生存状态。
雨在飘飘悠悠,点缀着山城的浪漫情怀。这是一种古老的情怀,是一种常新的情怀。
雨夜的山城,美得让人心醉。
银水沟秋韵
当秋天把它的橙黄铺满大地的时候,我们去银水沟寻找更深更浓的秋意。
银水沟,一条弯曲陡险的沟,一条余味无穷的沟,距龙胜县城西北3公里,是县城最具韵味的一个景点。
穿过风雨桥,象穿过悠长的时间遂道,一仰头,仅见一线蓝天,两边高高突兀的山脊和密密的树木把沟深深地埋在其中,一股凛凛的寒气悄然注入身体。蓦然间,有吊脚木楼、鼓楼、戏台、岩坪悠然出现在面前,侗族的许多风情风物在这里集中展示,因而便有了“侗寨”之称。
从“侗寨”出发,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溪水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只见那从山顶流下来的溪水,深不盈池,很清冽,时有游鱼嬉戏其间。山是突然险峻起来的,嶙峋的石头巍然地耸立在头顶上,溪水便从很高的石壁上滑下来,形成很壮观秀美的瀑布。溪水从石壁上滑过,很是柔和动人,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油然而生。再往上,那一个接着一个陡缓不一的瀑布,挂满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大家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一路不觉得寂寞。
溪有时是垂直而下的,路也就更为险峻,有的只有几十厘米宽,有的石阶几乎碰着鼻梁,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彼此搀扶。若一个人在这里走,是需要点勇气和耐力的,会更深地体会到那句寓意深邃的话:“再短的路,一个人走也是很长的。”人生需要结伴的意念,在这里尤为强烈。
沟边的林木,有的已经落叶,有的正红得灿烂。伸手摘取一张未落的叶片,清晰地看到红绿交融的叶脉,此时会使人生出些淡淡的感伤。而树林里那些正当成熟的野柿子、猕猴桃、雷公籽等野果,正用那成熟的魅力诱惑着游人,春华秋实的感受变得真实而亲切。此时,一种充实的平静,滤去了世间的浮华,心里顿时变得亮亮堂堂的了。
当我们弓腰曲膝,气喘吁吁地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时,蓦然回首,发觉弃在身后的石阶已是长长的一段。倚树四望,深秋佳色尽收眼底。山下,枫树遍岭,株株相连,组成了一片火红的海洋。银水沟像一条银龙,向下迤逦而去,那潺潺而有韵律之声,仿佛是一支名曲在轻轻弹奏,为这山中增添了几分幽意。“侗寨”的建筑隐约在幽谷中,琵琶歌声飘飘渺渺,仿若天籁之音。远处,勒黄电站的大坝如一条耀眼的长龙在波涛中游动,勒黄湖则宛若一面明澈的镜子,把两岸的青山映人其中,像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静静地展示着它柔媚多姿的魅力。这瑰丽和多彩的景致,让人在感受中变得冲动,变得心旷神怡。
银水沟,以它独有的风情和千年的幽静、含蓄、清新、野趣,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光,它使你心胸积满情感,滤去你的忧郁和烦闷,使你有所希望、有所期待,不会因路太长太难而滞留......
当我披了满身的秋色,口袋里塞满了红叶和野果下山时,我收获的已不仅仅是这些了。
作 者 简 介
杨海标,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人,桂林市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分会副会长,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等作品,获得过全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