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的临床意义
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病情,舌诊操作简便易行,已成为中医辨证诊断和了解病情变化的常规手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具体意义如下:
一,不同性质的邪气致病,在舌象上会出现比较显著的差异,故舌诊对于鉴别风、寒、暑、湿、燥、火和痰、饮、水、食、瘀、虫等病因有较大的作用。一般而言,寒则苔白舌淡,热则苔黄舌红,湿则苔腻舌胖,燥则苔干舌老,若夹无形之风气则苔较薄净,若合有有形之浊则苔多厚浊--夹痰浊者兼黏腻,夹水饮者兼水滑,夹食滞者粗腐。另外,虫积者舌可见凹陷圆红点;瘀血者舌可见紫暗斑点;中毒者舌可显蓝色。
二,判别病位浅深,舌苔和舌质侯病有浅深侧重之分,舌体分部侯病又有脏腑分属之别,故病位的变化在舌象上也有相应的表现。大体而言,病浅在表,处犯营卫而未殃及内脏气血时,舌象变化尚微,即舌仍淡红,苔任薄白;病深入里,脏腑气血即受其扰,舌象变化随之显著。若病犯六腑,邪干气分,则舌苔变化突出;病入五脏,伤及血分,则舌体变化明显;脏腑同病,气血交伤,则舌苔与舌体变化俱甚。若舌苔异常显于前部,为病偏上焦;显于中部,为病在中焦;显于后部,为病及下焦;显于全舌,为病遍三焦;显于一侧,为病着于左右一处。若舌体异常显于尖边,病关乎心脏;显于中央,病关乎脾胃;显于两侧,病关乎肝胆;显于根部,病关乎肾、肠与膀胱。
三,辨别病机虚实 舌质感应于五脏之精气,舌苔感应于六腑之浊气,故借助舌象可以了解正邪的虚实变化。一般而言,舌有神者正气旺,舌无神者正气败,舌少神者正气弱;舌淡白而苔薄少者气血不足,舌燥苔干者津液已伤,舌体胖嫩者氧气衰,舌体枯萎者阴精竭,舌体暗紫者气血瘀阻;有苔有根者胃气尚在,有苔无根者胃气不续,有根而松者胃气疏通,有根板结者胃气闭结,有苔而厚者实邪内盛,有苔而薄者内无实邪,舌苔剥落,甚至光剥者胃气衰败。另外,从苔的聚散变化上可以了解内在气机的运行状态。
四,评估病情预后,通过对舌象的神气,胃气的审视,可以评估病情预后与凶吉转归。舌荣有神,舌面有苔,舌态正常者,为邪气未盛,正气未伤,胃气未败,预后较好。舌质枯晦,舌苔无根,舌苔异常者,为正气亏虚,胃气衰败,病情多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