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修、徐行敏《行书、山水》成扇
晚清同治(1862~1875)拔贡浙西沈景修善诗词杂文,尤工书法,亦能翎毛花卉。其早年以隶书和花卉应市,先后三次在沪上悬牌登刊润例,分别是晚清光绪八年(1882)《申报》刊9月28日刊《润资助赈》、九年《申报》7月27日和8月23日分别刊《书画助赈汇登》和《绿橘轩主书画润笔助赈》。八年所刊润例云:
沈梦叔,浙西名士也,词赋丹青,久为人所称,其八分书尤为当道难得而可贵。先生现客申江,同人皆以赈书为劝,因立愿写八分书大小百件,工竣笔资如数充皖赈。
沈景修晚年多以行书行世,他的行书得杨凝式《韭花帖》的神韵,因而时称其得《韭花帖》真传。这次上海道明第九届联谊拍卖会上拍得的沈景修的这件行书成扇,正是这种书风。扇子为16插的折扇,沈景修所书录的是“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一段画论,此画论收录在黄庭坚(号山谷)的《山谷集》中,云:
如虫蚀木,偶尔成文。吾观古人绘事,妙处类多如此。所以轮扁斫车,不能以教其子。近世崔白笔墨,几到古人不用心处。世人雷同赏之,但恐白未肯耳。
章法是长行六个字一行,短行三个字一行,排列有序。书法萧散有致,欹侧取势,显示出了一种神情上的清远淡泊。其字距章法疏落妥帖,行间布白舒逸通畅,体现出书家很好的艺术修养。沈景修的行书是不佞看到过的晚清拔贡中(关于“拔贡”,请诸君参看本书《刘位坦、江南蘋<小楷、山水>双挖立轴》之文)写得最上乘的,也是颇俱名声的。
扇书上署上款“骥良仁兄大人雅正”,落名“寒柯沈景修”,钤印“景修印”白文,引首“沈”圆形无边朱文印。
沈景修(1835~1899)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蒙叔,号蒙庐、汲民,又号蒲寮子,晚号寒柯。同治拔贡(一作咸丰拔贡)。官分水教谕。善诗词文赋,尤工书法。有《蒙庐诗》、《井华词》等刊世。又有《闻湖诗三钞续编》一卷。卒死谭献为其撰墓志铭。
扇子的另面是徐行敏的水墨山水。山水山石树木,房舍钓船,静湖方亭,笔致纵逸,水墨华滋。徐行敏山水近师高邕之,上追黄大痴(公望),用笔干净利落,无轻浮之感。或用干笔皴擦、或用湿润的披麻皴,笔势洒脱而秀润,墨色透明而凝重,有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
山水上署款先是题写一首五言绝句,诗云:
树色浓堪掬,凝岚笼晚烟。
小溪新涨水,流出钓鱼船。
署上款与沈景修书法上相同“骥良仁兄大人雅鉴”,创作时间“乙未春日”,署名“吴下徐行敏”。钤印“行敏之印”兼文印。“乙未”是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当时画家年仅24岁,而书家沈景修则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晚辈后生能与沈景修这样的名士书家配扇,可知他的画当时已享盛誉。
徐行敏(1871~1932)江苏吴县人。字秀麟,号讷甫,又号逸盦。工书善画,画尤工山水。书肖高邕之,画学黄公望。年轻时即有善行,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当时年仅18岁的徐行敏即刊润赈灾,那是7月4日上海《申报》刊出的一则《负薪社书画助赈》启事,登出六位书画家的助赈润例,徐行敏位列其中,以山水画五十件助赈。
这幅成扇如今庋藏在陈忠贤弟手中。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博古图》
于建华部分著作
于建华书法
于建华朱砂书法
于建华篆刻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