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 道德经 71-73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71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笔记内容:

尚,也写作”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明白自己有盲区,这个就是好的,值得提倡的,也可以理解为,明明知道很多,却因为看到了更多未知,从而表现出的谦卑,就是一种高尚的操守。

还有一些人,明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却觉得自己知道,急于表达和宣扬,往往就是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表现,我理解的“病”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非身体的疾病,是心灵的疾病。

钱穆先生在《湖上闲思录》里,有一篇题目为“人文与自然”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来形容人类已知的部分:

“譬如在大黑深夜,无边的狂野里有着一点微光,最多只照见了他近旁尺寸之地,稍远则全是漆黑,全是不可知。人类生命历程中所发出的这一点微光,譬喻得更恰当些,应该如萤火般,萤虽飞着前进,他的光则照耀在后面尾梢头。

人类的知识,也只能知道已然的,凭此一些对于已然的知识与记忆,来奔向前程,奔向此无穷不可知的将来。”

钱穆先生所描述的这一点照在萤火虫尾巴上的微光,就是整个人类历史创造的人文部分,大家如果在夏日草丛里,漆黑一片的郊外,看过萤火虫的话,一定会被萤火虫的闪闪夜光所吸引,她们似乎只在黑夜里现身,是未知承载了已知,是已知让未知不再像深渊。

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儒家的真知,不是言语和思想的明白,而是行动上的事件,是要做出来的行为,知最终要在事上检验.

对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坦诚自己真的不知道,这个不难,但真正的盲目的”不知知“,恰恰存在于我们自认非常熟悉的部分,经验有时候是陷阱.

要验证一项内容是不是真知,我认为要看是否经过了两层检验,意识验证与行动落实。

看你是否只是被动接受了结论,而没有经受提问与回答的思维验证,就如数学公式一定需要推理得来,不假思索的相信是浅显的,其次,思想上的认识,是否改变了你的言行,这又是一重检验。

论语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儒家的真知来自德行,做人做得好,就是最高级的学,学与习是并行不悖的,内外合一的。

怎样的人是圣人?老子说,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句意思是说,圣人并非能时刻保持对未知的敏感状态,他们可能也会犯不知以为知的错误,但他们跟普通人的区别在于,能自省,意识到自己的这份错误,并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就是这份事后的悔改,让他们不会成为真正无知的人。

颜回不二过,但他还是有一过,这给我们的一份启示:不要用完美无瑕来要求自己,但一定要警示自己,不能一错再错,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力,才是我们修炼自己的最大助手。


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一个威,是指来自统治者的威慑,第二个威,是来自人民的对统治根基的动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顺治注解此章内容,解释为当人民偏离大道的时候,要把他们引回大道,因此,”民不畏威“的解释,就集中在了”畏“字上,他提出当人们不懂得害怕战争、刑法等等伤及生命的事情时,真正大的灾祸就会到来。

统治者放下威慑,那该如何治国呢?

王弼注解:“清净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

除了把居解释为住房,居所,王弼更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是否安稳,和平,”生“除了生活品富足、衣食无忧,还可以是一种知足常乐的集体人生价值观建设,是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

”厌“前一种是”压迫“,第二种才解释为”讨厌“,”厌弃“。到底”厌“什么?最大的厌弃是放弃了对生的渴望和追求,死都不怕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类最大的本能,在求生,自助者天助,即使知道终有一死,但正常的人,都是为生做最大的努力,这个才是宇宙赠与我们最大的能量,但很多外在力量会吞噬这种本能,所以,我想到的一句话是,动什么都不能动这份生的渴望,搞到一个人生无可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侩子手,手里没刀,但招招滴血.

我经常觉得,小孩子是最有生机的群体,我们看一个孩子状态好不好,只要看她眼里是否有光。

我们很喜欢把一个人的爱好分优劣,一个人抽烟喝酒,我们说这有害健康,一个孩子爱玩游戏,我们说这不利于成长学习,于是我们非常习惯下禁令,而且几乎是不可辩驳的,我们做得非常正确,但我其实认为,所有这些事情背后,还有一种驱动力在,找不到他们从这些事情里呈现的生机活力,进而找不到转化的可能,任何禁止都可能是徒劳的。

”自知不自见“,可以与71章的不知知,做一个对应补充,”自爱不自贵“,爱是对自己的看重和高要求,贵是希求外在给与的肯定和优越感体现,圣人向内看,向内求。

论语里形容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又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谦恭而安详。一个人怎么能表现出一组矛盾的形容词呢?自然是可能的。老子也说“光而不耀”,都是一种高贵的气质.

这便是一个人的修养气度,丰子恺在回忆老师弘一法师的文章里说,弘一法师上课,其背后是有后光的,这后光就是你内在的修养,菩萨才有后光,那是看不见的光环,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最吸引人,最震撼人,因为它触及心灵。


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刚,勇于不敢,则柔,一刚一柔,一死一生,或利或害,“或”代表不绝对,人有时候很难判断自己究竟是该往前冲还是往后冲?你以为这是老子的困惑,读了后面你就知道,老子心理的答案是很清楚的,他说的是普通人的困惑,大家在揣摩,天意到底偏向哪一种呢?

天网恢恢,恢,说文解字是“大”的含义,疏而不失,什么时候改成了疏而不漏?改得更好了,读起来更有气势.

大家参考顺治版注解,解释很清楚:

(0)

相关推荐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29章 去甚 去奢 去泰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英文翻译: If anyone should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3章 自知自胜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He who knows other men is discerning (有眼力的,有洞察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36章 聪明不如微明

    将欲将于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以上内容都是在讲对立转化,事物因为有对立转化才有变化,体现为无常性,佛家的空性,在悲观时有希望,在得意时不忘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2章 本与末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阅读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3章

    分句53章  阅读笔记: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介然有知,意思是倘若我稍微知道一点内容,我就想着我要去追大道,这样是很可怕的,这个怎么理解?我追求大道难道有错吗?当然不是.我理解这其实是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4章 善建善抱者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5章 含德如赤子

    55章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子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6章 “不言”与“玄同”

    56章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践.故为天下贵. 阅读笔记: 本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7章 老子的人本思想

    57章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句有多解,有人认为"正&q ...

  • 阅读笔记 道德经 第58章 光而不耀

    58章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殊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