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作品展高清作品欣赏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入展公示名单

(共入展260人,按省份排序)

安徽(11人)

陈    力   陈玉侠   韩玉美   何小燕   何  燕   任  娟   邢学勤

徐宏静   杨  霖    朱立梅    姚林远

北京(3人)

李俊鹏   许小立   赵  熹

重庆(5人)

李倩儿   梁娇娇   牟  燕   鲜  漫   肖  萍

福建(10人)

曾芳梅      董    萍    方   莹     洪   盈    黄咏蘅   赖宇玲   林惠瑜

欧阳惠霞  邱慧娥   许春颖

甘肃(9人)

康小娟   李淑燕   蔺亚金   孙彦芳   谭  彩   汪谊芳   张  芳

张珺霞   张婷婷

广东(10人)

高婷婷   高雪玲   雷艳霞   林秀丽   刘  茜   唐海燕   杨  杰

尹琼燕   郑曼琪   周  洁

广西(8人)

黄巧年   刘  畅   刘小静   唐晓云   谢成红   钟  萍   周启芳

朱月莲

河北(20人)

崔    欣   冯秀芳    韩文科   侯向阳   胡晓燕   李安琦   李会芳

李会娟   李建楠   李    静    李    娜   梁建立   潘    玲   庞    月

秋    雨   汤永坤   王蕾婷   张美辰    张    洋   赵岩璐

河南(12人)

崔晓华   范   净   郭小红   何   岩   刘秋梅   石妙妙   王雪梅

杨瑞宽  张国华   张秋玉   赵   仙   朱丽平

黑龙江(7人)

迟   科   何   欢   姜春红  李佳怡   刘静枝   齐晓晶   张  巍

湖北(11人)

艾    婷   蔡丽琴   邓翠萍   李    军   李    赟  刘兴无   饶  静

王兰荣   夏    晓   杨素祯   周贵英

湖南(16人)

曾齐娥   范   瑾    冯    高   郭心雨   蒋    雅   李梦琴   李  盛

彭小娟   王慧宇   王    洁    王   悠   邢冬妮    徐四莲   杨平辉

赵梦香   周灵芝

吉林(7人)

陈思尧   蒋雨洁   李艳芳   李志英   孙  岩   王湛迪   杨  葳

江苏(25人)

蔡    风   程虹静   高志香   葛丽萍   韩棪乔    火小雁   靳慧慧

李    敏   刘    贞   陆维跃   施    娟   时懿真    宋美臻   孙   芳

孙利亚   汪静茹   王   丹   王林丽   严春亚    杨   琴    杨晓逸

于云菲   张    婧   周   宇   朱琳琳

江西(12人)

柴丽君   陈    荣   冯    霄   李春梅   李雪梅   廖    晓   裴志青

徐婉卿   杨桂芳   钟丽雯   朱彦菲   邹艳华

辽宁(7人)

陈    昱   崔红敏    樊  荣   宋莹川   温尚凤   温尚萍   张丹哲

内蒙古(7人)

白晓航   高   英   高玉珍   李翠萍    石   敏   赵秀春   赵芸苏

青海(2人)

王晓鹏   徐小江

山东(19人)

丁    娜   宫庆全    李    岩   刘   静   牛   雪   石心悦   孙   蕾

田    源   王    馨    徐艳青   阎   军   杨颜霞   杨玉桐   尹春梅

于金可   臧海燕   赵连洁   仲艳萍    周   艳

山西(8人)

程   亮   程思敏   胡治华   黄玉岩   贾   婧   李倩雅   刘芳萍

王   艳

陕西(5人)

艾   娜     罗   雯    宋小玲    孙   阳   张佩英

上海(3人)

林冬莉   吴雯婷   潘玉玲

四川(8人)

刁    莉   胡林林   江佩瑶   李  铮   文仁萍   谢秀梅   徐若冰

张义芳

天津(6人)

李   譞     李   屹   刘淑梅   张   凯    张   蓉   朱雅娴

新疆(2人)

张  露   宗海燕

云南(1人)

司骆青

浙江(26人)

包爱珠    陈    艳   陈玉红   褚丽黎    方园园   洪   波   侯海蓉

胡涵绮    华    怡   黄霁颜   李    奇    刘一璋   罗美君   马欢欢

沈水琴    王升升   王    昳    徐   霞   徐月琴    杨    帆    杨美玲

杨子丽    叶    璐   詹丽蕾   张    荟    周琦珍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 

主  任:孙晓云

秘书长:刘  恒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学岭   王厚祥   吕金光   刘  恒   孙晓云

李  静   吴振锋   张  继   张红春   陈羲明

林玉梅   骆芃芃   铸  公   解小青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监审委员会

主  任:潘文海

副主任:王春新

秘书长:王  彦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

王春新   王  彦   李  琳   李肇霖   杨  杰   潘文海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学术观察团

解小青(兼)   田熹晶

部分特邀作品欣赏
部分入展作品欣赏

当代女性书法评析 ——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评审思考

解小青

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分为阴柔与阳刚两大类,王国维结合叔本华之论提出美有两种:优美与壮美。女性本能与“优美”“婉约”的表达更为契合。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女性在书写内容的选择上多喜温婉、细腻的流露与倾吐,与之匹配的书法形式多为册页、扇面、小立轴等幅式,书风隽秀雅致,笔触柔和,这也构成此次妇女书展的突出特点。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重庆 牟燕

古代闺淑名媛,工诗文、善书画者,不乏其人。民国时期女性书画尤盛,书风画风与其性情相表里。援引黄宾虹与其妻宋若婴论书为例。黄宾虹在四川期间,时局不安,通信不便,与妻通信内容多是询问境况、商量家事等现实紧急问题。但是有一次却专门用诸多笔墨批评妻字:“来信字迹强硬,无温和含蓄之气,阅之令人生畏。”进而劝导:“无论字画,皆要有舒和润泽,可以见胸怀之静雅,情性之温顺。”告诫其妻:“平时练习小楷最宜,太大则徒费纸,无益也。”黄老所言亦指出女性书法的特殊意味所在。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河南 郭小红

作为“书为心画”的现实注入,书法源自生活又浸润着生活。作为女性,在书写中可以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与“琴棋书画诗酒花”等同境界。语言质朴或华丽,文风简约或铺摛,这些都不妨碍有感而发的艺术表达,将对生活的体验一笔一画纳入自然的书写之美,以此传达出书法艺术的感人共鸣。相比参展屡见抄写《师说》《滕王阁序》《出师表》者,或者人工制造起伏错落等转相抄摹的各种形式“复制”而言,这种真实性、唯一性的书写,才会充盈着艺术的灵光,三年五年、十年八载慢慢累积下来,便会折射出当代女性成长的群体镜像。女性在书写方面和男性处于竞技状态的压力下,如何开出一番新境,值得拓展探索。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四川 刁莉

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这次妇女书法篆刻展的规模并不算大型,但是反映出的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比如对“传统”的理解与认识等问题。这次参展作品中,最多见字体是小楷,且取法集中。历史上的小楷名家名作并不少,为什么不约而同集中在锺繇身上?恐怕作者自己也未必清楚地想过。就楷书而论,在隶书成熟时已经孕育萌生,秦汉之际竹简帛书等墨迹昭示出由隶之简捷书写而逐渐形成楷书的史实。锺繇小楷处于楷书初成时期,其所以“古”的原因,是杂糅着篆隶草行各体的多元延伸,但这在当时却代表着“新”的趋势。就其风格而言,展颖出芒、敛锋蓄势,点画所至,皆有意态,似着意求工而竟得其稚,加心求巧却恰得其拙。在结构和笔法上显示出多样字体融合之“活脱”,正是捕捉锺繇小楷“高古”之神髓。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四川 江佩遥

抓住锺繇将楷法、隶势、篆意共处一体又能相互生发的特点,才有可能得其“活”,否则就会把锺繇写得千人一面。同样道理,文徵明也会越写越薄,王宠也会落得越来越支离。萃古人之精华,关键要食而能化。体而化之,非合而集之。若不能“化”,形骸虽似,精神殊无,亦难脱手自书。师古鉴古,非为复古;学古知新,乃为真知。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天津 刘淑梅

现在形容一名演员演技好,流行一个新词:投胎式表演。学书亦然。学古要穿越时代,投胎古人。当今科技进步带来学习的便利,仿真印刷、高清放大、电脑扫描等,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唐人双钩原迹;但也带来二难之惑。当什么都尽在眼中,所有细节锱铢可较时,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会受到制约。寻流溯源,正是为了知所抉择,经典需要的不是复制,而是“再生”。要能从书法史动态考量中纵深思考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根脉,寻流溯源,学古知新,当日积月累的每一笔都落到实处时,从传统中生发的创造走向才有可能逐渐明晰。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四川 谢秀梅

入“古”不深,自然“法”也不严谨。经过评审最后的审读环节,篆书、草书作品下得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讲“字法”。有些作品一打眼非常精彩,但就是不能读,一读便会发现字法、写法、文法等错误百出。字形无出处、不讲究,生造之形,令人咋舌。个别草书作品,乱缠乱绕,好像一堆草绳,缺乏对书写基本准则的掌握。傅山讲:“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从字形字义溯其本源,通篆隶之变,才有可能熏染高古的意趣,找到行之有效的医俗解药。不止楷书,行草皆然。从小篆溯源甲骨、金文的初始字象、字义,使其写法渊源有自。《宣和书谱·正书叙论》载:“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打通篆隶,结撰才能淳古,格调益显古质,否则笔头功夫再好,不究字法,终落俗鄙。在这次评审中常见的易错字形,摭取两例:“麻”字的篆书写法,是从“

”,不是从“林”;“朝”字,右边从“月”,不是“肉”。还有繁简转化时出现混用者:冲然之“冲”,写作“衝”;声响之“响”,写作“嚮”;修辞之“修”,写作“脩”等。至于“余”“餘”、“锺”“鐘”、“松”“鬆”、“髪”“發”等误混者,屡见不鲜。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河北 冯秀芳

随着当代书写环境和审美意识的改变,书家创作观念也在转变,焦点日渐集中在展览形式、装置艺术等方面。从当代艺术发展看,书法的地位独立了,但是书法的文化根柢却淡薄了。书法和汉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表征的重要特征,涉及文化承传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我们加深研究。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从小篆到分隶,从分隶到章草,以至于今草、行书、正楷;从魏晋之分到南北差异;从魏晋翰札到北朝石刻,经隋过渡再到唐楷高峰;从晋之风猷、唐之典则到宋之放意,再到元之复古;从明之行草到清之篆隶……每一次演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好像一棵大树,秦汉篆隶是其根,通过后代开枝散叶,又从清之篆隶返回根部,既是发源又反哺于古,完成古代书法史的大循环。在这个循环当中,书法从古到今、从质到文、从朴到妍,每一次超越连缀的历史轨迹中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分不开。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提名作品

河北 王蕾婷(局部)

从此次评审看,尤其从审读过程来看,书写者文史知识与修养的匮乏仍需重视。要从学问上真正用功,不能徒慕虚声。汉字书写之所以成为书法文化,与汉字的艺术素质有直接关系,汉字是有故事、有生命的,字与字之间连属成文,文成字顺,笔随情驰,书写者的立事形象、风神姿态从笔间流露出来,这样的书法作品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感人作品,这样的书法艺术是需要有学养支撑的文化结晶。书法文化中蕴含的“德”与“仪”,是我们中国人内外兼修的立身之本。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的显现。文化要有深厚的土壤,才能固本培根。有的评委在评审总结会上讲到现在是“无土栽培”,大多参展作者只关心之前的获奖作品而纷纷效仿。不论男女,把自己变成了竞技选手,不根理论,不讲笔墨,这样不能称作“家”。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强调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也是评审委员需要传递的讯息与肩负的责任。期待有探索性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好作品不断出现,为书法发展续写当代新思考。

觉得不错,请点【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