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村:坦率地说,很多语文课都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
全文长 2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
导 读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让孩子抱着教材学语文,把教材当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这样做无法帮助孩子形成宽广的人文底蕴。语文教材是用来保底的,是入门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材基础上拓展延伸、丰富提升,将真正美好的人类文化经典纳入到孩子的语文学习中来,滋养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人文底蕴。
”
顶思:您此前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新经典”,如何理解?
李振村: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我们有很多经典流传至今,但是其中有一些并不适合孩子;即便适合,让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们去喜欢千年前古人的作品也很困难。
所以我们提出“新经典”的概念,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工具和策略,激活唤醒经典,点燃擦亮经典,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经典活在当下,而不是让孩子回到经典。“新经典”是让孩子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学习和运用经典。
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秉持这样一种情怀和价值观,秉持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于孩子的责任感。这样,经典和孩子的生命之间才会搭建起一座柔软的桥梁。
顶思:您曾经引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让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这句话是何意?您还补充说:“仅仅让墙壁会说话是远远不够的”又该如何理解?
李振村: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个空间,都承担着育人的功能。空间对人的情绪和认知,影响巨大。
为什么监狱里通常都是灰白墙壁,高墙林立,一派森严气氛,写着警告性的语言——它就是要给囚徒一种压抑感和控制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罪行、向往自由世界,重新做人。
反过来,幼儿园就要色彩绚烂,有花有草,让孩子像待在游乐园、待在花园一样快乐和自在;同理,我们的中小学整体的空间设计、环境布置也要让孩子感觉非常舒服,像家一样,它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求知的地方,也是他们交友交往、玩耍运动的地方。
当然,仅仅让墙壁会说话是不够的。一面墙,一个空间,谁来装饰、谁来主导,这是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如果这面墙壁的使用权、控制权、设计权、创意权,全部由校长和老师主导,全部是成年人的话语体系。这样的空间,意义就小得多。
我们会看到一些学校张贴着很多宏大的标语口号,其实基本上没有意义。这些宏大的口号,全部出自学校管理层,体现着成人的意志和想法,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身心特点有着深深的鸿沟,也因此,孩子们通常视若无睹,他们在学校读6年,墙上挂着什么标语,毕业的时候可能都记不住,宏大的口号距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遥远。
假如我们把学校的空间交给孩子,聆听他们的心声,遵从他们的意愿,经过他们的集体讨论,发挥他们的才智、创意和灵感……这样的校园绝对是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让墙壁说话、以空间育人。
顶思:有人说,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是“努力让孩子脱离审美”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李振村: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我们过度地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化的学科,过度地强调它的工具性,必然损害母语的优雅,母语的美。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用那种字词句段篇的方法去分析、死记硬背,最终让语言的美荡然无存,孩子们也会感到索然无味。
坦率地说,我们的很多语文课是在浪费孩子的生命。这绝对不是说我们不要语文的工具性,而是说,在工具性之上,语文更是一种美的存在。要想让我们的语言真正地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必须给予她深沉的热爱——只有孩子领略到汉语言的美,才会愿意下力气去学习、背诵、欣赏;也只有这样,汉语才能更好地成为孩子们强大的语言工具。
当我们把审美的元素弱化,把语言的血肉都去掉,只把筋骨给到孩子,只把工具和方法给到孩子,毫无疑问,这是在损害他们的热爱和审美。
其次是我们学习的内容——目前,孩子们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材料就是语文教材,比如小学,6个年级12本教材构成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全部。
可教材等于语文吗?并不是。
教材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是学习语文的“读本”。真正的语文不在教材里,而是在我们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里,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里,在诗经里,在论语里……那是真正的语文,汉语博大精深、绚丽灿烂的美都在那里。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让孩子抱着教材学语文,把教材当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这样做无法帮助孩子形成宽广的人文底蕴。
语文教材是用来保底的,是入门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材基础上拓展延伸、丰富提升,将真正美好的人类文化经典纳入到孩子的语文学习中来,滋养孩子的心灵,扩展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人文底蕴。
顶思:在您看来,好的语文老师是怎么造就的?
李振村:好的语文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一群不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孩子读书。
有一些老师,在大学里读很少的书,然后出来工作后就不阅读了,这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语文老师要关注今天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阅读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点,创造性地用今天孩子喜欢的方式将经典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顶思: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李振村: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既有教师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的问题,也有整个时代的问题——当今这个时代非常浮躁,每个人都在急功近利,每个孩子都面临着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很多老师全部的任务可能就是要把孩子的成绩拉上去。搞不出分数,出不了成绩,一切免谈。
在这种背景下,让老师多读书,并带着孩子多读书,是很困难的。
所以从根本上讲,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发生一些重大变革,老师和学生的状态很难改变。
好在现在新高考已经出现了好的迹象:比如2020年的某个作文题,让孩子写一篇演讲,材料涉及很多非常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若非真正读过、经历过,是写不出来的。这种导向就很有意义,有了这种导向,我们的师生就会走向海量阅读的道路。
顶思:学校该如何引领教师发展?
李振村:学校引领教师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也是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大家都有很多策略,各种各样的培训、专业发展计划,但是除此之外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为学校,要帮助老师建立意义感。
现在很多老师缺少的不是专业,不是教学能力和方法,缺少的是工作的意义感。他感觉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在各种评比、各种应试压力下常常非常沮丧。为什么老是会“内卷”,因为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感。
人的工作状态,潜能的发挥,专业的发展,都需要良性的情绪去主导烘托。
因此作为学校,应当通过文化营建等各种机制让老师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意义,感受到自己的工作给孩子的生命带来的影响,从而始终满腔热情地工作。
顶思:您心目中未来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
李振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过去的好老师、今天的好老师和未来的好老师,本质并没有什么变化。
教师归根结底是“人师”,是孩子的人格的导师。未来的教师,肯定和今天我们要求的一样,不仅仅要有专业的素养、敬业的精神,而且是作为一个丰满、有情趣的人,站立在孩子面前,始终以完整的人格来打动孩子,而不仅仅是用学科来影响孩子。
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完整丰满的、有趣好玩的、热爱生活的、跨界综合的老师,能够洞察人性,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同时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认同与热爱。
李振村|当代教育家杂志社总编辑,“全课程”上海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