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血管68年,93岁院士总结出8条“防病经”!人人须知
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中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潜心研究心血管68年,是中国当代心脏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开拓者。
图:陈灏珠院士
今年已经93岁的陈灏珠院士坚定认为,“绝大多数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最好的养老保险是保养好自己的心血管”,他提出的“八个一守护心血管健康”,可供我们学习!
保持一个宽阔的胸怀。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受神经因素的调控。一个人若是不能放松,即使是在空闲时也不能轻松,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这样的伤害日积月累就会对心脏、对血管产生内皮功能的损害。对于已经有心脏病人而言,激动的情绪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陈院士建议:
我们要保持一颗开阔之心,凡是想开点,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
02
有一种不向任何压力低头的坚强意志。
虽然很少有人会因为受刺激而突然死亡,但日常生活的压力却会对心血管产生巨大影响。面对压力,人们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而这种状态下,人除了会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引起血压的变化,也会造成心率变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从而诱发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陈院士建议:
虽然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把过度压力称之为”病”,但过度的压力还是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多伤害,是一种隐形的”疾患”。面对压力,我们要及时学会调节,找到自己喜欢的放松方法,不要向它轻易低头。
03
要有一个规律的生活。
长期作息、饮食不规律,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运动少,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变慢,降低了血液和氧气的运送能力,增加血栓形成几率。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心血管良药。
陈院士建议:
要想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或缓解心脏病,必须坚持规律生活,定时作息,每天按时起居,按时活动(锻炼)和工作(学习),定时进餐,定时排便,保证正常足够的睡眠时间。
04
有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
心血管健康和饮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饮食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我们应把合理控制饮食作为稳定病情和辅助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陈院士建议:
1. “三低”: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
2. “三多”:多补充膳食纤维素;多补充维生素;多补充微量元素
3. “四忌”:忌饮食过饱;忌过量饮水;忌嗜食辛辣;忌烟酒无度;
此外,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营养选择。
05
做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
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肺功能,增强骨骼密度,同时还能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陈院士建议:
心血管患者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最好是走路、慢跑、游泳和打乒乓球这样的有氧运动,每天30~60分钟就可以了。
06
有一些调节身心的业余爱好。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非常容易焦虑,把所有的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疾病上,这样一来,反而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适当的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既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也可以改善心情。心情好了,心血管自然也会跟着好起来。
陈院士建议:
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养花种草,唱歌跳舞,都是不错的选择。
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看鸟语花香,多和朋友交往敞开心扉谈谈天,都是调节身心的好方法。
07
有一张笑口常开的面孔。
爱笑的人不仅运气不会太差,健康也不会太差!
笑不仅能使人精神愉悦,同时还对心脏大有好处,笑给心血管带来的好处就像锻炼可以给心血管带来好处一样。陈院士表示,笑能增加心脏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陈院士建议:
我们平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电影,多和乐观的人交往,每天笑15分钟,让心脏更健康。
当然笑也要有度,对于心脑血管病人而言,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等。另外,进食或饮水时不要大笑,易导致咳嗽或窒息。
08
建立一种正确对待疾病的理念。
很多心脏病患者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比如,担心自己的支架会不会堵,会不会再次犯病等,对心脏康复很不利。
陈院士建议:
有疑虑不要自己胡思乱想,应多和医生充分沟通,保持好心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疾病!
心血管医学领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血管有多长寿命,人就能活多久。
院士陈灏珠研究心血管68年,是我国医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以上他总结的“八个一守护心血管健康”,一定要记住哦!
也请你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给更多的人收益!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更多健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