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特壮烈的越狱:600战俘一年协作挖隧道,却因挖短3米功亏一篑

越狱,这是个影视剧经久不衰的主题,《巴比龙》、《肖申克的救赎》、《金蝉脱壳》等电影叫好又叫座,足以看出普通人对“越狱”的着迷。

其实越狱也分为不同的难度,不良少年从“感化院”翻墙逃跑最简单,囚犯从监狱里挖地道或者钻水管难度较高,而从战俘营越狱的难度和风险则是最大的。前两个行为一旦被发现,他们面临的将是禁闭室、水牢、禁食或者一顿毒打,但是战俘一旦越狱失败,就代表着死亡。

士兵被俘虏后,生死边全部取决于敌人的态度。在二战时期,士兵要是被日本人俘虏,生还的几率不到十分之一。要是在欧洲战场被俘虏,参战各方还会遵守一点点日内瓦公约,将其丢进战俘营里。

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在欧洲建了上百个战俘营和集中营,用来关押盟军战俘。被关押的盟军战俘也不甘心就这么被困住,他们曾多次上演惊险的越狱大戏,其中1944年春的“拉夫特3号战俘营”的越狱行动最为惨烈。

这个战俘营专门关押飞行员,安保规格极高,可盟军飞行员们还是挖出了一条地道逃跑。但戏剧性的是,这条地道居然比计划中短了3米,就是这3米距离,让逃亡行动功亏一篑,导致50名战俘被德军处决。

“拉夫特3号战俘营”有何特殊,为什么德军要把飞行员关在一起?盟军战俘是怎么在德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挖地道的?这场越狱到底因何而失败?

一、飞行员战俘营:英国佬疗养院

“拉夫特3号战俘营”是二战最著名的战俘营之一,它位于二战时德国西里西亚地区的萨根镇。德国在1941和1942年俘虏了大量英国飞行员,为了妥善安置他们,帝国元帅戈林下令修建一所接近柏林的高规格战俘营,集中关押他们。

“拉夫特3号”战俘营对于其他地区的战俘来说简直是天堂,它占地24公顷,拥有完备的生活设施,不仅宿舍宽敞明亮,还有图书馆、电影院、农场、花坛、体育场。这里还专门配备了厨师和营养师,战俘们每个礼拜还能喝到两次啤酒。

因为条件太好,德国人嘲讽地称拉夫特3号为“英国佬疗养院”。

德军之所以要“高规格”修建战俘营,是因为德国空军要求善待飞行员。

飞行员是战俘中地位第二高的人群,仅次于高级军官。他们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两个:第一,飞行员这个职业比较特殊,经常会深入敌方作战,飞机被击落后跳伞被俘是常事。所以交战双方不杀飞行员是潜规则,方便以后用他来交换战俘。

如果一方屠杀飞行员,那在敌营的己方飞行员们也将小命不保。

古代欧洲的军官大多是贵族,享有一定特权,所以欧洲各国都有善待被俘军官的优良传统。飞行员都是军校毕业的军官,理应受到善待,哪怕是在战俘营,他们的饮食起居也必须和士兵分开。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都互斥对方野蛮人,德国人不想在这方面掉链子,必须要显示出德国文明优越的一面。

“拉夫特3号”直接向帝国元帅戈林的空军指挥部负责,以防范虐俘现象的发生,德国人自己认为这座战俘营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善意了。1943年,这里关押了上万名飞行员,英、美、荷兰、挪威、加拿大等国的飞行员从欧洲各地送来。

虽然这里条件很好,但依然有些盟军飞行员不甘愿做德国人的囚犯,在悄悄地计划越狱的行动。英国中校罗杰.布舍尔组织了一批有决心越狱的战俘,精心谋划了由三条隧道组成的越狱行动。

二、不是一条,也不是两条,而是三条

“拉夫特3号战俘营”越狱的骨干是英军,虽然当时美军俘虏的数量超过了英军,但是他们分别关在不同的“大院”里,两方难以产生密切联系。

英国人的计划比较大胆,他们将在战俘营的宿舍里挖掘三条隧道,分别通往战俘营外的森林。

布舍尔中校认为,德国人肯定在怀疑战俘们有越狱之心,他们不找到隧道是不会罢休的。所以干脆来个将计就计,一次准备三条隧道来麻痹德军。德军发现其中一两条后就会心满意足,这样起码有一条隧道能留到最后。

英国人给三条隧道分别起名为“汤姆”、“迪克”、“哈利”,隧道入口都位于战俘宿舍的角落,有的在厕所水池下面,有的在取暖炉下面。三条隧道同时于1943年初动工,战俘们找到一切能用的金属,连装奶粉的罐子都拿去挖土。

为了防止越狱,德军在选址时就把战俘营建在沙地上,沙地是黄色,一旦战俘营内出现深色的泥土,就代表战俘正在挖地道。

但没想到沙地松软的质地给挖隧道带来方便,挖掘行动在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了白天,战俘将挖出来的土装进裤子,然后在花园和农场里偷偷撒掉,这一行为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主角的行为一模一样。

英国人为了防止德国人探听到地道挖掘声,将地道的深度设计为9米,而且使用了大量木板支撑地道,这些木板全部来自战俘的床板。

虽然挖地道的行动非常保密,但在1943年秋天,“汤姆”隧道还是被德国人发现了。“汤姆”的入口没有掩盖,就在一个战俘宿舍的角落里,德国人巡查中偶然发现了这个窟窿。当时这个地道已经完成一大半,随后战俘营进行了大搜查,挖掘行动被迫停止,一直到1944年元月才继续进行。

1944年3月,“哈利”隧道正式贯通,这条隧道入口只有0.6米宽,在炉子下面隐藏着。它深达9米,长110米,前后有600名战俘参与了挖掘,拆卸了4000张战俘的床铺进行加固,全程没有一人告密,没出现一次事故,简直是个工程奇迹。

按照测量,110米的距离刚好是从战俘104宿舍到战俘营外森林的距离,一米不差。因为隧道太短就会被德军发现,太深则会挖到树根,导致隧道坍塌。

1944年3月24日晚,200名盟军战俘集结在104宿舍准备越狱,为了这一天,他们等待了足足两年。

三、3米生死距离,带走50条人命

拉夫特3号战俘营地处德国腹地,不会说德语基本不可能跑得掉。所以200名战俘分为两队,会说德语的100人逃出几率大,选择第一梯队逃跑,而第二梯队则是不会说德语的战俘,逃跑后听天由命。

晚上熄灯后,第一组战俘开始陆续钻进地道,但当第一个人爬到“哈利”地道出口时,他怎么也打不开地道出口上安装的木板。原来因为当时天气寒冷,地面上的浮土被冰冻了,战俘们在狭窄的地道里无法用力,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打开这道门。

第一个战俘探出头时,他的心直接凉了一半。原来地道的距离测量错误,地道出口离森林还有3米左右的距离。

战俘营周围有800名德军看守,探照灯整夜扫视着营地周围,瞭望塔上的德军正在看着这个方向。这3米的距离足够让2年内的越狱计划功亏一篑,虽然风险很大,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为了躲避探照灯,战俘们只能隔十几分钟跑出来一个,最后整个晚上才有76个战俘跑进森林。在凌晨4点半,第77名战俘刚刚爬出隧道,他就被德军发现了。

剩余的战俘立刻退回宿舍,前面76名战俘开始疯狂逃命,德国党卫军迅速行动,牵着狼狗搜索森林。天刚蒙蒙亮,德国当地警察也加入了搜寻,战俘们在雪地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最后有73个人被抓了回来。

第二天,德国人对拉夫特3号战俘营进行搜索,果然发现了“哈利”的入口,德军都被这个工程的量惊呆了。德国人估计这个工程要上千人才能完成,据统计,这条隧道使用了4000多个床板,200米以上的绳索和电线,1000多把小刀和螺丝刀完成。

73名被抓回来的战俘遭到严刑拷打,最后其中的50个宁死不招的顽固分子,和有越狱前科的人被判处死刑。这个越狱行动的组织者,英军中校罗杰.布舍尔更是当着全体上万名战俘的面,被盖世太保一枪爆头。

这次大越狱失败后,“拉夫特3号战俘营”管理遭到了纳粹元首的点名批评,德国人对这些战俘“不识抬举”感到愤怒,战俘营的生活水平大打折扣,而且管理更加严格。

短短3米的距离,让50名盟军飞行员献出了生命。

在二战结束后,曾下令处决战俘的德国盖世太保们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18人被判处绞刑。今天的“拉夫特3号”战俘营成为了历史景点,“哈利”隧道上方改造出了一条小路,一些幸存的老兵们每年都会去“哈利”隧道的出口,为当年牺牲的战友献上鲜花。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二战最不幸的越狱:600战俘偷挖了一年地道,结果笑翻天》,泽雨

2、《<大逃亡>伟大的失败》,Fe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