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丨霜降:秋将尽,冬欲来
▲节气文人画《霜降》 朱樵
辛丑年九月十八,
2021年10月23日,12时51分,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霜降,九月中。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天气渐冷,
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
霜降——物候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古代,人们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捉猎物,捕捉多了的食物吃不完就放在那里,这在人看来就像是在祭兽,和人间新谷收获时候,用一些物品来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样的道理。
草木黄落|秋天草叶枯黄,西风漫卷,渐渐寒冷的气候,把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的摧残,而人的情感也随之进入了低谷,离别惆怅,尽显秋天的悲苦,触及了人心。
蛰虫咸俯|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金黄暖意的秋,马上又将进入藏伏内敛的冬。蜂蝶蛰虫,以这种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新生。
霜降——习俗
祈求吉祥打霜降
打霜降——祈求吉祥霜降节气,是每年秋后农业丰收的一大节气。农谚曰:“霜降到,无老少。”意思是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都可以收割了。
在清代以前,霜降日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风俗。在这一天,各地的教场演武厅例有隆重的收兵仪式。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由标兵开路,鼓乐前导,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地从衙门出发,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会集庙中,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此时百姓观者如潮。
相传,武将在“打霜降”之后,司霜的神灵就不敢随便下霜危害本地的农作物了。农民们还常以听到枪响与否和声音的高低来预测当年的丰歉。
防寒保暖吃柿子
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此时天气转寒,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时节食用。如在福建闽南地区,有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空腹吃的话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因此,空腹情况下不应吃柿子。
辟凶纳吉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
最后人们会把瓦片或土块丢到村外,这就是 “送芋鬼”,以这样的方式,辟凶纳吉。
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阿昌族会街节
“会街节”是阿昌族人民的一种传统节日,主要是人们进行物资交流,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表达感情的机会。会街节是德宏一带阿昌族的盛大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十开始,节期5天,每天赶一个街子。
耍青龙、玩白象,是会街节期间最隆重、最精彩的娱乐活动。
( 文章来源丨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