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性质和性能,中药也一样,在中医领域,通常会用“四气五味”去解释一种本草所具有的药性,但是在不断地临床运用后,医家们发现有些中药很难用“四气五味”去概括,于是就有了“芳香药性”这一个新的大类别。
芳香药性,根据字面的意思我们就知道是那些含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其实人们对这种药性,一点都不陌生,毕竟绝大部分的本草几乎是自带着或浓或淡的香味。早在古代,人们就用鲜花来净化空气,甚至一些女子使用的胭脂水粉,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有植物的芳香气味,哪怕现在人们钟爱的香水,里面也会看见芳香药性本草的影子,但是,这种芳香气味只是好闻吗?如果这样思考,那可就大错特错,它们的本事远不止如此。
影视剧中,常见的室内熏香、男女身上佩戴的香包以及檀香等,就是用芳香类的植物制造的。不仅有着净化空气的作用,更是可以避秽防疫,芳香的气味可以阻止污浊疫疠之气侵入我们的体内,起到扶助正气、抵御邪气、治病防病的效果。现在也有人利用燃烧植物防止疾病的流行,比如我们常见的燃烧艾叶、苍术等,这是中药防疫的一种应用方法。芳香的中药疏散性比较强,可以行走在人体的肌肤之间,有助于我们毛发腠理的开宣,所以这类中药会有着极强的解表祛邪的功能,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薄荷、香薷等,都是解表散邪,治疗表证的代表性芳香中药。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土爱暖而喜芳香”,所以芳香性的中药对脾胃会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芳香性的植物大多都归脾胃经,可以加强运化、消化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比如丁香、木香都是悦脾开胃,调理脾胃气滞、食欲不佳的中药;有一些中药自身的香味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经过炮制之后,会激发里面的芳香药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药香”,比如焦三仙(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这些同样是用来治疗食物积滞、消化不良的必备良药。芳香的中药还可以疏通气机、化湿运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应该是藿香了,有着降逆止呕、和胃调胃、芳香化湿的作用,可缓解痞满呕吐等症状。气味行散,捉不住、摸不着,所以芳香在人体内四处游走,起到了通窍止痛的作用,像辛夷、细辛这些通窍止痛的代表性中药,可以用来缓解鼻塞、头痛、牙齿疼痛等疾病。不仅如此,芳香性中药还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脉的作用,通常芳香性的中药被用来调理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我们都知道檀香、沉香可以安息宁神,其实这两者也是芳香性中药最具代表性的用途,这类中药可以有助于人体情志的舒缓,当然一些刺激性的芳香中药,也可以起到醒神提神的效果,最熟悉的莫过于风油精了,虽然刺激性太过于明显,但也有助于人们苏醒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