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批细改 | 九年级:背起使命看远方

背起使命看远方

有人说, 金庸先生真正开始出现批判与反思的思想,是在《连城诀》。他写完《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后开始思考江湖:是否人性的弱点真正多过优点?当罪恶与善良并存时,贪婪与欲望是否会在千钧一发时战胜侠义?这是大师的探索。(不得不说,《连城诀》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一部作品,抛开行侠仗义、仗剑天涯的快意恩仇,将人性的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我只是一个读者,带着金庸老先生的问题和自己浅显的思索,尝试在书中寻找答案(,想得知当罪恶与善良并存时,贪婪与欲望是否会在千钧一发时战胜侠义的最终答案)。金庸先生用沉重的笔触洞察与放大人性之恶,可还是包不住人性之纯洁。但我想,人性之善恶不仅仅依靠个体的造化,我们把一个个鲜明的人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从人格折射出时代的衰落或光辉,可能才是一篇小说真正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连城诀》是部“人性本恶”的作品,其中的人心诡诈,心酸让人如鲠在喉。但其中两个人物,一个是狄云,还有一位是丁典,他们背负的是那个时代“善”的使命,我们说穿破这些黑暗,提纯出来的善,才是真的善。历经恶,才懂得善。)

贪图名利的小人为了争夺名震江湖的《连城诀》,把狄云陷害入狱。 狄云在狱中结识了大侠丁典,两人结为莫逆之交。之后,狄云越狱,在机缘巧合之下练就神功,名震江湖。(之时,)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从父女至情的丧失,到师徒之情的泯灭,再到师兄弟之间的尔虞我诈,)狄云陷入了绝望之中,隐居山林,回归自然(,这是狄云必须要走的路)。从父女至情的丧失,到师徒之情的泯灭,再到师兄弟之间的尔虞我诈,都让人感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

丁典在书中是一个情节不多的正面角色。(与狄云成为莫逆之交的丁典,)和狄云一起,在幽暗的监狱里度过三年之久。十余年出狱之后又被奸人所害。恶人逍遥法外,侠客幽禁暗牢。丁典花费十二年之久练成神照经,只因为他对梅老的一声许诺,对自我的一份使命。那么,何为当时人们的使命?犹如丁典的侠义之客,铲除奸恶,大忠大义,一念相许,一生回报。他们对自我坚守十分执着,可是那个时代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回报,社会的体温是冰冷的。他们没有能力让这个时代做出任何的改变。他的悲剧缘于这个时代的悲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之善恶不仅仅依靠个体的造化,应该把一个个鲜明的人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从人格折射出时代的衰落或光辉,这才是一篇小说真正的现实意义。)

反观我们身处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每个微小的个体丰富而现实的存在感,他滋养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他激励我们迸发出更大的潜力,他对我们全情投入,万般珍惜。所以,我在思考:我们不仅要执着于扬起坚守自我的风帆,还要回报这份宏大时代给予我们的温暖!我们对自己有期许,对社会有承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与祖国的约定!和伟大祖国发生共鸣时,我们会感到某种意义上的充足,这种意义,隽永而饱满。这是身处这个时代每个人的使命和骄傲。

回到小说,狄云为了完成对丁典的承诺,经历了一生难以忘怀的痛苦悲伤。狄云兑现对丁典的承诺,将他与他的爱人葬身一处。“狄云在丁典和凌姑娘的坟前种了几百棵菊花。他没雇帮手,全是自己动手,他是庄稼人,锄地种植的事本是内行。只不过他从前很少种花,种的是辣椒、黄瓜、冬瓜、白菜……”

他未入江湖,种地;涉出江湖,还是种地。同为种地,只是看透了人世,读懂了江湖,净化了心灵,洗涤了灵魂。人生是一个圆,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尝过凄凄惨惨才能从从容容。从起点出发又回到终点,好像发生过什么,又似乎从未发生。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在真真假假中闯过层层束缚,会看到大片的菊花,那就是人心底最初的模样。

狄云和丁典是两盏灯,他们本可以照亮许多人前行,但由于一个时代的悲剧,他们不足以照亮天空,只能被黑暗吞噬。但这两道光是伟大的,是带着众人皆醉我独醒意味的灯光,那个时代埋没了伟大。

人不是生而迷茫的,我们是在为一个时代而活着。我追问自已:我们该怎样用自己一点微弱的光去点亮这个时代的星空?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使命的人!我们不仅要成全心中的愿景,还要完成我们对这个大时代的承诺。我们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之人,肩膀上有分量,心中有担当,这种担当中会有你的目光,目光照向远方,而远方就是信念的彼岸。你的担当会成为你的闪耀。每个人的一点点光,最终会成为一片璀璨而又绚烂的星空,让这个时代绽放!

狄云的伟大终究是一场梦;武侠是一场梦,最深沉、动人、遗憾的梦。而对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年轻人尽管心中有时荒芜,有时布满尘埃,有时不如意,但金庸的小说使我们的心灵的一角还有一片洁净之地去安放失意的灵魂,栖息疲倦的心智。总会等到那么一个时刻,尘埃落定。

我至今觉得,灵魂可以御剑千里以至九霄银河,神明可以心游万仞以达三界之外。

所以对于我,金庸先生的文字关乎狭义与家国;关乎责任与担当;关于荣辱与兴衰。他,是我想象力伟大的启蒙者,他扎扎实实地在我精神的后花园里,播种了一片经由时光支撑起的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是的,武侠,是我灵魂出窍的梦影。

但这部小说对于时代的意义更大,他使我们每个身处这个红色闪耀时代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自身的价值和这个大时代的意义发生交织和共鸣时,生命的质地也就变得坚实和厚重。

让我们用双手去抚摸这个时代带给每一个人的温暖,再拍一拍身上的尘土,背起(今天中国强盛)使命,一起去找寻远方的风景。

(九年级作品)

名师点评
本文等级

一类文

得分点

1.读书能有小作者如此的思考,简直惊为天人。
2.洋洋洒洒的文字,让老师觉得震撼。
3.文字中心突出,论述浩气凌然。
4.叙议联结,环环相扣,尤其是铺垫和照应,行文很是巧妙。

失分点
对书的“引”部分,描述的不是太精炼。
修改建议

说实话,初看你的文字时,老师觉得真没什么要改的,写得很好,尤其是后

半部分的联系实际,简直一泻千里,所以老师最终后半部分没有给你动。

本文得分(满分50分)

47分

点评老师

赵玲

(0)

相关推荐

  • 少侠,快点把手拿开,我要叫啦 连城诀13 金庸武侠

    用文字和声音来传递不一样的故事,大家好,我是松轩家的轩彤,今天我们继续讲金庸先生的名篇<连城诀> 这天水笙终于将那件羽衣缝制完毕,她满心欢喜的将衣服放到狄云休息之处,本以为总算是为狄大哥做 ...

  • 连城诀丨金庸写实主义的一座巅峰,深刻揭露和批判人性,主角太惨

    <连城诀>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知名的篇章,甚至有些冷门,读过连城诀的人可能会感觉有些压抑.但是,一部连城诀堪称武侠中现实主义的一座巅峰. 区别于金庸其他的武侠作品,<连城诀>的 ...

  • “薄命司” 之凌霜华【毕潞玲】

    金庸小说里的"薄命司"  喜欢金庸的所有小说,迷恋的不是武林的光怪陆离,也不是江湖的恩怨情仇,只是他笔下那些女子.   <红楼梦>里,大观园里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女 ...

  • 一部被低估的大陆金庸剧,最黑暗的武侠世界

    大陆的武侠剧起步要晚于港台地区,香港台湾在八九十年代就诞生了不少经典武侠剧,进入21世纪后,大陆的武侠影视蓬勃发展,金庸.古龙等名家作品也不断被改编搬上荧幕,尤其是张纪中拍摄制作的一系列金庸剧,成为大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窗前

     窗前 窗前,阳光从明晃晃的玻璃透射进来,太亮了,眼前白花花的一片,真有恍然与世隔绝多时的错觉.卖力讲课的老师,满头大汗淋漓(与"满头"的语意有重复,建议删去.)的身影似乎被这片阳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这里也有乐趣

     这里也有乐趣 每天放学之后,跟随着黄昏的脚步,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极其无聊的心情,往家里赶路,那条"寂静"小道是回家的必经之路.身心疲惫的我,脑中一片空白,回顾着当天发生的事,一天便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温暖就在身边

    温暖就在身边 细密的雨笼罩了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天又裹挟着孤零零的我,垂头于一深一浅的水洼,不知道家的路还有多长.(景物描写得恰当,同样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了此刻的人物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后文的&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我的幸福

    我的幸福 生活是一条灵动的小河,幸福就是其中最美的浪花:生活是一首动人的歌谣,幸福就是其中最欢快的音符:生活是一幅多彩的画卷,幸福就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抹色彩.幸福,让生活有了暖意,让生活有了芬芳.它并不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似曾相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多年以后,男孩躺在稻草堆上,注视着头顶上的天空,总会想起父亲带自己去城镇买东西的那个那[多余,去掉]上午. 城镇对那些在田野旁生长的孩子来说,不外乎是个奇妙的地方,那里有着很多不一样的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白花开得烂漫

     白花开得烂漫 清晨里,掂着一枝白花,装入窗台上的瓶子里,淡淡的,有一股幽芳(把"芳"改成"香")清新奔进屋子,弥漫开来. 四下张(去掉)张望,瞥见一旁的老人,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苔花赞

    苔花赞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每 读到袁枚的这首<苔>,我都会被苔花的自信与拼搏所感动.(开头干净利落,犹如你发在网页上整洁文字和卷面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活法

     活法 "这赵(林)广,不遵循996的职场活法迟早要完蛋的."这是王显每天都在想的问题,也不知道是因为嫉妒,还是真的为林广着想. 王显和林广几乎是同一时间入职这家制药公司,职位相当 ...

  • 精批细改 | 九年级:人与自然,灿烂千阳

     人与自然,灿烂千阳 从2019年末至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变得非同寻常.几百万人流离在外,十几亿人提心吊胆,(几百万人流离在外,)甚至有几千人已魂归故乡.这一切的源头即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