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外麦价格远低于托市价 优质麦却飙升——小麦托市到底要怎么收
转眼之间,2018年新小麦上市已经一月有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从贸易商角度来看,市场价格飞速上涨,行情扑朔迷离中却也蕴含巨大商机;而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讲,价格上涨却不见得收入增加多少,当然,更多的是地头卖粮价格远低于市场报价。
小麦单产预期减产像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此前农业主管部门给出了今年夏粮整体丰收的消息,但从个体小麦生产情况来看,今年的小麦单产情况不容乐观。
据悉,由于今年小麦单产及品质出现双降,当前河北、山东大型制粉企业国标三级与二级新麦到厂价在1.23—1.25元/斤,部分粮库国标二级储备小麦轮入价已达1.28元/斤,已经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格。
同时,虽然小麦收购有一个后熟期,但今年的行情却也不得不让用粮企业提前加大采购力度。当前河北邢台某大型制粉企业陈小麦进厂价格为2460元/吨,新季小麦进厂价格为2430元/吨,差价为30元/吨;山东德州某大型制粉企业陈小麦进厂价格为2410元/吨,新季小麦进厂价格为2390元/吨,差价为20元/吨。
尽管对对数农户来讲,家里也就几千斤小麦,多个一两毛也多不出多少钱,但在用粮企业来讲,一年至少几万吨的采购量,那就是上百万资金的支出——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可查看之前文章。
而小麦单产预期下降就显得似一把双刃剑,剑锋的一边割掉了农民的整体种植收益,另一边则割掉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官方数据折射小麦托市收购进度缓慢原因
湖北省截止6月25日购进新小麦11.85亿斤,同比少购11.08亿斤。国标三等达标新麦收购均价在1.10元/斤。
河南目前全省收购均价1.17元/斤。
山东省截至6月25日,共收购小麦239.56万吨,同比减少45.06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92.04万吨,同比减少25.39万吨。全省小麦收购价格(中等)为121.25元/百斤。
安徽省截止目前累计收购小麦184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0万吨,市场收购均价1.11元斤。
目前河北地区小麦收购均价为1.185元/斤。
从以上官方发布数据来看,大部分地区小麦收购价格是高于托市价的,同时,我们再来看一组市场数据:
当前河南南部的等外粮价格基本在1700元/吨徘徊;襄阳、随州等地等外小麦收购均价在0.75-0.85元/斤;安徽蚌埠地区芽麦车板价1800-2100元/吨。
我们将安徽、湖北两省的等外麦和该省托市均价一结合就会发现,这两个省收购均价之所以低,是因为受等外麦收购价格的拖累,而考虑到等外麦不列入托市收购序列,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结果是:若剔除掉等外麦市场,多地小麦收购价格已经高于托市收购价,所以托市收购进度缓慢!
小麦托市依旧只为丰收而来
其实,今年的小麦收购进度不仅仅托市收购进度缓慢,整个小麦收购市场收购进度都不快!
此前,每日粮油就曾撰文指出——小麦托市不能只为丰收而来,但从今年的收购状况而来,小麦托市依旧只为丰收而来(注:以下部分数据来自官方公开数据)。
由于单产减产、加质量下降,今年很多农户的种植收益要大打折扣。但现实问题是,往往减产和品质下降是相伴相生的。这也对我们的小麦托市收购带来了新的考验。
若不开展托市收购,从今年各地传出的小麦单产下降的消息来看,估计很多农民的卖粮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若开库收粮,则会进一步造成市场优质麦供应紧张,导致优质小麦价格进一步飙升。
怎么为小麦单产下降贴上一道保护标签?
我们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小麦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但对于个体利益我们同样需要进行保护。
从每年出现局部地区产量、品质双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是新小麦收购初期,会出现农民无处卖粮、大量超标小麦低价销售。
了解情况我们的应对措施可能也会更加简洁:小麦托市启动之前,就应该公布超标小麦收购库点和质价标准,让卖粮农户有地方卖粮,有参考价格可以参照,而不是等出现卖粮难的时候,再匆匆忙忙的出台临时收购措施。
同样,对于丰收年份的托市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单产减产年份对农民个体种植利益的保护,商业保险做不到的就应该由管理部门进行解决。对于这个超标粮收购价格,有些人可能觉得质量差异太大,不好定,但想来,至少不应该在在1.15元的托市价下,出现两三毛的小麦销售价格,主管部门完全可以为超标小麦定一个价格下限,在这个价格底限的基础上再按质论价。
如果觉得此文有价值,欢迎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