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踏赣粤闽三省,乡村医生翻山越岭巡医42年,至今住破旧老屋

62岁的潘昌荷,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项山乡福中村的村医。项山乡,位于赣南大山深处,而潘昌荷所在的福中村位于赣、粤、闽交界处,他在三省交界区域行医已有四十二年,常年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致力于为这里的村民解除病痛。三省交界处各村的村民都很熟悉潘昌荷,对他都交口称赞。图为潘昌荷外出就诊。

潘昌荷生于1957年4月,是土生土长寻乌县人。1974年,当时十八岁的潘昌荷参加了寻乌县人民医院举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第二年又在吉潭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习,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福中村的农村合作医疗站,开始了他的“赤脚医生”生涯。图为潘昌荷在诊所里给孩子诊断。

当年的“赤脚医生”,就是如今的村医。其时,年方二十的潘昌荷正式选择了这个职业,之后四十二年一直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时间年复一年,医事桩桩件件,似乎都在见证这位即使放眼全中国来说都绝对“老资格”的乡土村医在这个岗位上的无私奉献。图为42年,潘昌荷踏遍了三省交接的角角落落。

在这个三省交界的地方,无论在赣南的寻乌项山,还是在福建的武平,抑或是广东的平远,村民们随口都能随口讲出潘昌荷对自己、家人或左邻右舍的医治故事。他们对潘昌荷毫无保留地夸奖与感谢。图为潘昌荷在给一个孩子检查。

七十七岁的村民潘其荣说:“不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来。潘医生医术精湛,周边山村的小孩生病了,都会找他看。他看病收钱少,几十块钱就能治好病。前段时间,我生病走不动了,他接到电话后立即赶过来,连出诊费都没有收。”潘其荣还说,不管是福中本村,还是属于福建省武平县民主乡辖下的坪畲村、高书村、高横村、林荣村,都离不开潘昌荷这个“跨界”村医。图为潘昌荷给一个老人检查。

提起潘昌荷,七十岁的潘其和竖起了大拇指。他患肺气肿已经好几年了,曾经连续三天没有进食,又在起床时跌倒,摔断了左手前臂,多亏了潘昌荷后来的悉心照料,身体才慢慢恢复。他的儿子潘向阳说,这几年,他的父亲主要靠打针吃药来控制病情,都由潘昌荷医生负责,而当他们这些儿女不在家的时候,潘昌荷也会主动义务照料他们的父亲,对病人就像对自己的亲人,真是没得说。图为潘昌荷准备给病人注射。

潘其和说:“潘医生给病人看病,不但送医还送药。在我看来,这样的乡村医生少之又少,出诊看病不收出诊费,护送病人到医院救治不收护送费。很多人都欠过他的医药费,但他好像从来不主动向病人要看病钱!”图为潘昌荷随村民去出诊。

福建武平县民主乡辖下的坪畲村有个村民叫何国栋,母亲患上了尿毒症,经常得请潘昌荷上门看病。而潘昌荷只要一接到电话,就会尽快赶过去,为老人打针、配药。一去一回就是几天,最后却只收取极少的药钱,令何国栋感动不已。图为潘昌荷在诊所给村民检查血压。

与何国栋同村的何方远,骑摩托车摔伤了腿,打电话请潘昌荷去治疗。虽然山高路远,但潘昌荷一口应承下来,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一连六天上门给他疗伤。后来潘昌荷的“老爷车”坏在了路上,花了四百元才修好,而他向何方远收的治疗费加药费总共才一百二十元。图为潘昌荷和他的“老爷车”。

潘昌荷自家所在的福中村里,有许多村民已经盖起了砖房,还有一些村民已经进城生活,而潘昌荷因为经常贴钱上门给人看病,四十二年过去依然清贫,至今他和家人仍居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的土坯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直到2004年,潘昌荷才自己拿出积蓄四千元建了一间三十多平方米的诊室,目的是为了让村民们看病有一个好环境。近几年,当地卫计委拨款给这位远近驰名的老村医新建了一套面积达一百一十平米的专用卫生室。图为潘昌荷在称中药。

行医这么多年,潘昌荷一直坚持命比钱更重要的行医准则,熟记村里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清楚每个村民是否有药物过敏,认真对待每个病人,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尽快治好每个病人的病,如果自己治不好,就立刻转诊。图为潘昌荷废弃的药箱,42年废掉的药箱不计其数。

因为经常贴钱给村民看病,1994年,潘昌荷欠了福建省武平县医药公司五百多元药品费,而欠他医药费的村民又一时无法偿还,于是,潘昌荷一边给病人开处方治病,一边养羊挣点钱补贴生活,来还医药公司的药品费。图为潘昌荷。

“为病人垫付医药费,不是潘昌荷傻,他做生意也能赚钱,只是,他心里放不下那些病人。”潘昌荷的老伴说。这些年来,老伴和几个已经长大了的孩子承受着家庭各种艰辛和委屈,也数落过只顾村民不顾家的潘昌荷“没出息”,但说归说,为了支持潘昌荷行医,她们只能尽力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图为潘昌荷和老伴,他说这一辈子感谢老伴对他的支持。

善良而要强的潘昌荷,也有他不得不面临的困窘——他有一辆旧摩托车已经骑了15年之久,每天就靠它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辗转于各个村组、各个病人之间,但这辆太过老旧的“老爷车”经常抛锚,甚至有时候坏在半道的山路上,必须推着摩托走好几里。他有个小小的心愿:凑上六千元,买一辆新的摩托车(加上牌,办保险),让他能够更快地抵达需要他的山村患者身边。图为潘昌荷和穿越大山出诊。

2015年11月,潘昌荷入选“中国好人榜”。为了支持潘昌荷,我们将为潘昌荷列为“致敬行善者”项目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他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回馈。图为潘昌荷杵着木棍出诊。(阎志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