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并不是改变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点
“近年来,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近视率不断增高,都和体育教育缺失直接有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直言,“重视体育教育,首先要保证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倪闽景认为,孩子天性好动,只要为其提供充分的运动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运动起来,产生愉悦感,而这是孩子们保持并形成体育运动习惯的根本原因。“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应该明确规定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并尽量提供专业的运动场馆设施、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运动后的条件保障。”(3月10日上观新闻)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从整体看,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近视率不断增高,这都和他们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一方面,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家庭的溺爱,他们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从不做家务和参加劳动。平时的时间,不是被禁锢在课桌边看书做作业,就是守在电视、电脑旁看电视,玩游戏,基本上缺乏运动锻炼。另一方面,学校为了抓升学率,只关心学生成绩,忽视体育工作的开展,仅有的体育课有的也名存实亡。尽管现在体育项目已进入中考,但很多学校却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学生仍然缺乏全方位的身体锻炼。
在这种情形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学生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并尽量提供专业的运动场馆设施、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运动后的条件保障。这个建议的确很好,对改变学生运动量不足等现实,的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从目前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并不是改变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点.
学生每天至少安排一节体育课,这个愿景很好,但不够现实。一是学校场地、师资无法满足。每个班每天一节体育课,在很多年级班次较多的学校,会出现一节课有很多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这难免会出现场地不足、教师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原本体育场地、师资等资源就严重不足的农村中小学,问题会更为突出。二是学生每天至少安排一节体育课,会导致学校无法按照部颁计划开设课程。比如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段、年级每周的课时是固定的,再加上廉政文化进校园、书法课程进校园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进校园课程,很多课程出现了分单双周安排教学的现状。按照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无形中每周将增加2—3课时,学校其他课程如何安排,将成为一个无法两全的难题。
其实,解决中小学生运动量不足,身体锻炼不够的困难,并不仅仅在于增加学校体育课课时,关键应从转变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面发力。
一方面,家庭应转变“育才”观念,从单纯重视孩子考试成绩转变到关注孩子全面发展上来。 家长要身先士卒,和孩子一道养成“早睡早起,参加运动”的习惯,早上早点起床,带孩子到户外跑跑步,活动活动身体筋骨;如果离学校不远,提倡让孩子步行上学;教育引导孩子平时放学回家帮助家里做点洗衣、拖地、洗碗等家务;双休日、节假日等,多带孩子一起在家里开展床上仰卧起坐、各种滚翻、野外爬山等运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让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深入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体育运动精神入心、入脑,形成时时勤锻炼,处处强体魄的体育锻炼新观念。
另一方面,学校要系统地开设并上好体育课,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化的运动锻炼。按照部颁计划开设体育课程,开足体育课时,按照教材要求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身体素质训练;多渠道开发体育游戏项目,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健康锻炼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创新学校大课间、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等活动形式,开展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简单武术等教学、比赛活动,开展趣味体育、跳绳、踢毽子等学生喜欢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锻炼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等实践能力,开发学生体育心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改变现代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下降的现状,关键在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关键是如何让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对“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形成共识,让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健身锻炼。否则,观念没改变,安排再多的体育课也不起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