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中小学教师职称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矛盾点和痛点。在两会上,有很多教育界的代表委员对此表示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就建议说,要下放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评审权到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中级职称乃至高级职称的评审权下放,是不是解决当前职称问题的关键?我们都知道,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权,是初级在县区,中级在地市,高级在省里。以高级教师的评审为例,一般要经历学校推荐,县里审核,市里审核,最后到省里统一评审。这个过程周期长,事情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由于环节太多,还可能会增加腐败的概率。事实也证明,学校推荐上去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成功晋升,即使个别不通过的老师,很多也是淘汰率的原因,因为存在“硬伤”被卡下来的教师并不多。把评审权交给学校,省去后面的重复劳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老师的负担。实际上,现在学校虽然没有评审权,但学校的推荐过程,事实上已经相当于评审,只不过需要上级层层确认而已。不过,如果真的把职称的评审权下放到学校,有没有弊端?前面说了,学校目前向上级推荐参评名额的过程,已经相关于一次评审。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学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因人设限”,决定名额的归属。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有两位教师,一位常年当班主任,但任课量比较少,一个任课量比较多,但从未当过班主任。如果想让第一位老师评上,在方案里增加班主任经历的权重、减少任课量的权重即可。当然,如果想力保第二位老师,增加任课量权重,减少班主任经历权重就行。不管怎么规定,都符合上级的文件精神,但结果会完全不同。前一段焦作十七中姚燕燕老师举报学校评职黑幕的事件,就非常典型。姚燕燕老师认为,学校通过投票的形式改变最终排名,让一个不教课的老师评上高级职称,让她这个常年教毕业班、当班主任的教师落选,并不公平。对此,有人指出,学校的评审方案是事先公布的,相关老师也是举手表示同意的,不应该事后反悔。在公布方案的时候,谁也不会在不能预知结果的情况下和领导唱反调。而且,一时之间,很多人也难以算得清楚其中的奥妙所在。只有最后真正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才会明白过味儿来,才站出来表示反对。而这种操作的微妙之处在于,即使想实现某种目的,也完全都可以在正常的程序下进行。姚燕燕老师只是觉得自己评不上不合理,但她也找不出特别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应该上,别人应该下。还是以姚燕燕老师所在的学校为例,姚燕燕和把她顶下来的那位老师,乃至所有参评的十几位老师,其实都具备了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明明大家都符合条件,却只能推荐少数几个人,这才是造成矛盾的最直接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只是把评审权下移,个人觉得用处不大。而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评审权在哪儿,其实并不重要。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