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到,害虫肆虐,惊蛰前,害虫都去哪了呢?2个去处

惊蛰一到,害虫肆虐,惊蛰前,害虫都去哪了呢?3个去处

今年是我国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日——惊蛰。一说到惊蛰,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万物复苏。的确!惊蛰属于一个万物复苏的节日,不光是植物苏醒,动物也苏醒了,还有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细菌,其实也在这个时候苏醒了。

我们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植物的害虫出现,也是从惊蛰后开始的,一般在冬季的时候,害虫非常少,除非家里保温好,否则很少有害虫,比如我们常见的蚊虫,在冬季的时候就非常少了。

到了惊蛰以后,新的植物生长出来的同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害虫几乎和植物一同生长出来,很神秘的出现在了植物的叶片上,根部,枝干等等部位。当然,害虫出现的同时,益虫也会出现,什么青蛙、蟾蜍、长虫、短虫之类的,也伴随着一声惊雷而出现。

这里很多朋友就有疑问了,既然在惊蛰前害虫非常少,为什么惊蛰一到害虫就多了呢?那么在惊蛰之前,害虫都去哪了呢?今天蜂部落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这几个问题。

动植物与环境的适应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需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相对来说环境是稳定的,如果我们无法去适应环境,那么我们就得被淘汰,所以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进化出了适应环境的各种能力

比如我们人会在冬季的时候穿厚的衣服,烤火,吹空调,盖好大被子,到了夏天的时候要多喝水,洗澡、吹风扇等等,其实都是为了适应环境,但是世间万物,并不是每一样都和人一样有着超高的智慧的,但是为了适应环境,他们总会进化出一套自己的能力,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惊蛰前动物的去处,其实就与动物和环境的这种适应有关。

惊蛰前的昆虫去了哪?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环境是相对不变的,所以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只能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像我们的春耕秋收一样,这就是农作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如果反过来,我们将颗粒无收,而惊蛰前害虫的消失,也是这个原因。

一般来说,受到温度的影响,动植物就会有应对的办法,一般常见的有冬眠、休眠、不眠三种情况。

①冬眠:这种比较常见的有青蛙、蛇类之类的动物,这些动物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活动方式的, 在24节气中其实还有一个节气与惊蛰是相对应的,所谓的惊蛰指的是万物复苏,其实指的就是冬眠的动物苏醒,那么对应的就应该还有一个动物开始冬眠的时间,在24节气中把这个时间叫做入蛰。

害虫也是一样,由于天气冷,有的害虫在这个时候就进入冬眠,或者死亡了,于是在惊蛰前我们根本看不到害虫,但是惊蛰一过就又出现了。

②休眠:所谓的休眠我们可以理解为生长的暂停或者生长极其缓慢的意思,这种休眠和动物的冬眠类似,动物的冬眠也可以说成是休眠,只是应该在动物和植物间进行区分,还应该根据不同的种类来进行划分。

如果植物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生长几乎停止,到了温度变好只有又开始生长,这就算是一种休眠,而种子在环境条件不好的时候不会发芽,在外面雨水变多,温度升高的时候发芽生长,这期间其实也是一种休眠,还有动物把卵产在地里或者一些物品上,然后死亡或者越冬,到了第二年温度升高之后,这些动物或者昆虫自然孵化。

这中间也是休眠过程,之所以在惊蛰前看不到害虫,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害虫在这个时候已经冬眠或者还只是卵,到了惊蛰以后卵孵化了,害虫苏醒了,需要产卵的很快产卵,于是就出现了昆虫肆虐的现象。

③不眠:这种一般常见于高等动物,越是高级的动物,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越强,就像我们人类一样,那可是不用冬眠的,到了冬天咱们有的是办法对抗寒冬,还有很多社会化的群居昆虫。比如蜜蜂,冬天也不冬眠,而是通过存储大量的蜂蜜以后,在冬天的时候大量进食蜂蜜,集体抱团,加强新陈代谢来产生温度,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