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贵能“知命”,而不是“认命”

孔子在《论语》中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一个不知命的人,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其实,孔子“五十以学易”之后,他是有发现:人是有命运存在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使命。

所以,孔子“五十知天命”以后,便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属于他的“人生之路”,开始周游列国,承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很多人,可能以为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认命”。

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认命”是一种对现实茫然之后的“听之任之”,而“知命”则是一种对自身天赋的把握,对自身使命的豁然,是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人能知命,便是至幸

古书上讲:“人能知命,则营竞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贵穷通寿夭之遭,皆听之于天,而循循焉各安于义命,以共勉于圣贤之路,岂非士君子厚幸哉!”

人如果能知命,那么很多的机利营巧之心,就可以平息,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就可以摒弃。

一切的富贵穷通寿夭,自有定数,顺承天意,进而步步坦然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

并且时刻勉励自己,向圣贤之路靠拢,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丈夫,这难道不是一个人真正幸运的事情吗?

可以说,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幸运的事情,便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然后做着与自己的天赋秉性相匹配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活不出自己,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没有认清自己的天赋,然后很勉强的做着与自己的内心相违背的事,所以必然会痛苦。

术业有专攻,成就各不同

每个人天生的材质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天赋也是千差万别。

别人所擅长的东西,你不一定擅长;而你能做到的事情,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到。

毕竟,训练的再出色的猫咪,也不可能变成雪豹,雕刻的再精美的鹅卵石,也不可能替代翡翠石。

人生“知命”的价值,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找到自己的天赋点,然后在先天的框架内,做精装修,做极限的弹性发挥,这才是重点。

这和“认命”是大有不同的,很多人上了年纪,经历了各种挫折与打击,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然后就很消极的面对人生,这是“认命”。

可是,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认清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有拷问过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

而真正“知命”的人,他不是这样的,就像孔子,在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之后,那种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出来,他就会更加无惧而勇敢的面对,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

所以,人在“知命”之后,获得的将是一种“平和而又无畏”的心态,这不是积极,也不是消极,而是坦然,是从容,是“独立而不改”,是“风霜而不移”。

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大学》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先让自己静下来,或者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与自己的内心,说说话。

或者是通过打坐、冥想等方式,让自己回归一种先天的清净状态。

只有内心平静了,所有答案才能清晰的显露出来,人生天赋和使命的寻找,也是如此。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只能依靠自己,而不是他人。

五年磨一剑,十年可造神。

人生拼的就是短短几十年的造化,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是悟性。

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毅力。二者合一,功到自然成。

所以,有时候选择确实大于努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的确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