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逐渐上升,面对结直肠癌我们该怎么做?专家指出两大方向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提升早期诊断率,提高结肠镜质控。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为2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而2020年最新数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到52万例。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超过胃癌,位于恶性肿瘤第二位。
没错,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十分常见和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将结直肠癌“扼杀在摇篮里”,保证大众的生命健康呢?
在2021年北京协和国际消化疾病论坛暨第28届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疾病与消化内镜研讨会上,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李延青教授就“探索中国结直肠癌筛查新模式”一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提升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李延青教授指出,对于消化道肿瘤,特别是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收益。70%的散发结直肠癌遵循传统“腺-瘤-癌”序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图1: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呢?
李延青教授表示,做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应积极开展结直肠癌筛查,这是目前在欧美国家较为成功的案例。对于开展结直肠癌筛查,需要明确几个问题:哪些人群需要筛查?筛查的时机是什么?用什么手段进行筛查?
问题一:哪些人群需要筛查?
40岁起对人群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40岁开始筛查;一般风险人群50岁开始筛查。
一般风险人群,不具备以下项目:
(1)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2)本人具有结直肠癌病史;
(3)本人具有肠道腺瘤病史;
(4)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5)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问题二:用什么手段进行筛查?
202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指南指出,结肠镜及定性法粪便免疫潜血试验(FIT)是最主要的筛查手段。其中结肠镜检查的病理结果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图2:结直肠癌筛查手段
但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尚不能满足人群筛查。这是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较快,据我国2018年人口状况数据显示,仅60岁以上人群已超过2.4亿,我国目前每年结肠镜检查能力仅为538万人次;此外,因结肠镜检查的侵入性、并发症、肠道准备等原因造成许多患者对结肠镜的接受度低。
“结肠镜检查一步到位,目前在我国还是比较困难的。”李延青教授说道。
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筛查参与率?
对于我国来说,可采取机会性筛查。
机会性筛查目标人群:(1)消化内科就诊患者高风险人群;(2)就诊科室(内分泌科、心内科、神内科)高血糖、高血脂、吸烟患者;(3)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
第二,采用最简单方便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粪便潜血试验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其中FIT结果准确,目前最为常用。加利福尼亚的一项研究显示,基于FIT的有组织筛查项目可以提高人群筛查率38.9%➡82.7%,有效降低了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率。
图3:FOBT
传统的gFOBTs的灵敏度相对较低,改良后的高敏gFOBT可以提高灵敏度,但对于更高的灵敏度的证据有限;定性FIT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效果不错,但定性FI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结果有差异,厂家、检出线、批次有差异;当前,定量FIT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结直肠癌检测;其次,近年来,定量FIT结合粪便DNA检测也已开始应用,但其检测效果还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紧接着,李延青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开展的研究:高敏定量法粪便免疫潜血试验用于诊断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结果显示,高敏定量FIT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都较好。

提高结肠镜质控——降低PCCRC

PCCRC指的是结直肠癌出现在阴性结肠镜之后的筛查间期内,占总体结直肠癌的3%-9%,可一定程度上解释为行结肠镜时漏掉的病变。通过以下结肠镜质控来降低PCCRC:
(1)内镜医师腺瘤检出率应大于25%;
(2)退镜时间至少6min;
(3)达盲率应大于95%。
如何提高腺瘤检出率?
李延青教授指出,可分次进行肠道准备、退镜时改变体位、二次进镜[有研究发现,二次进镜可提高右半结肠腺瘤检出率(33.6%vs 26.7%)]、使用辅助手段、人工智能。
保证退镜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退镜时间应大于6min。有研究显示,退镜时间9min能达到最佳的息肉、腺瘤、锯齿状病变(SSL)检出率;且随着退镜时间增加,PCCRC发生率逐渐降低。
保证达盲率同样重要,达盲率应大于95%。研究证实,达盲率与PCCRC呈负相关。李延青教授强调,看到盲部并不等于到达盲部,临床医生应保证达盲率,以减少漏诊。
此外,结直肠癌是一种高异质性的疾病,具有多种发病路径,近10年SSL逐渐引起重视。PCCRC不少发生于右半结肠,而SSL具有癌变潜能,好发于右半结肠且容易漏诊。
图4:SSL与增生性息肉区别
总结:
(1)区分高危人群,了解家族史,把握筛查时机,筛查手段。
(2)结合定量FIT进行医院人群机会性筛查,提高筛查参与率。
(3)做好结肠镜筛查质量控制:腺瘤检出率大于25%;退镜时间大于6min;达盲率大于95%。
(4)加强对锯齿状息肉的认识。
专家简介
李延青教授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山东大学消化病研究所所长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博士

  • 中华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副会长

  • 山东省微生态研究与诊疗中心主任

结肠镜检查你知道多少?

5分钟,带你看结肠镜检查全过程!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审核:李延青教授

本文整理:啊粥

责任编辑:Mary

版权申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