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造模前喂养 I型糖尿病:大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两周后可造模。

II型糖尿病:高脂饮食诱导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前喂养高脂饲料,诱发出胰岛素

给药剂量    I型糖尿病:65~70mg/kg

II型糖尿病:25~40mg/kg

注射时用柠檬酸缓冲液以1的浓度溶解,按空腹体重静脉注射相应的链脲佐菌素(STZ),30分钟内注射完毕

(2)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特点

STZ是含亚硝基的化合物,进入体内可通过以下机制特异性的破坏胰岛β细胞

(1)STZ直接破坏胰岛细胞:主要见于注射大剂量STZ后,可引起β细胞内辅酶I(NAD)的浓度下降,NAD依赖性能量和蛋白质代谢停止,导致β细胞死亡

(2)通过诱导NO的合成破坏胰岛β细胞

(3)STZ激活自身免 疫过程,进一步导致β细胞的损害:小剂量注射STZ可破坏少量胰岛β细胞,死亡的胰岛β细胞可作为抗原被巨噬细胞吞噬,产生TH1刺激因子,使TH1细胞系占优势而产生IL-2和IFN-γ,在胰岛局部促使炎性细胞浸润,并活化释放IL-1、、TNF-α、IFN-γ、NO和H2O2等物质杀伤细胞。死亡细胞又可作为自身抗原,再次递呈给抗原递呈细胞进行处理,释放细胞因子,放大细胞损伤效应,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

(3)比较医学

四氧嘧啶进入体内后能迅速被胰岛β细胞摄取,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内ATP的产生,抑制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四氧嘧啶主要通过产生氧自由基破坏β细胞结构,导致细胞的损伤和坏死,从而阻碍胰岛素的分泌,使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因为四氧嘧啶导致糖尿病的同时也造成肝、肾组织中毒性损害并且部分采用四氧嘧啶制造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可自发缓解,因此目前已经很少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