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你...
在纸上画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圆,是行动半径,中间的圆,是能力半径,最外面的圆,是认知半径。
圆外面的,是未知世界,也就是“我不知道”。
中间层能力圆圈,和最外层认知圆圈之间就是“我知道我不知道”。
很多时候,我们扩大认知半径,大概地了解陌生领域,是为了明确自己不懂哪些东西。比如,一个人没学过股票,大致了解一下后,就知道自己很难在上面赚钱,以后就不会碰它了。
再往里看一层,在最内层行动圆圈,和中间层能力圆圈之间是保护层,或者叫“安全边际”。
这就像我们要建造一座桥,假如需要让5吨的车辆通过,那最好让这座桥有10 吨的承重能力。
反过来,在承重能力(能力半径)为 10 吨的时候,就该把 5 吨设置为车辆的重量上限(行动半径)。适当留有“安全边际”,能够为你的人生提供一道保障。
行动圆圈以内,是我们应该集中资源,花最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的领域。
了解三个半径的概念,对每个半径采取不同的做法,就是半径算法,它能帮助你认识自己,找准人生定位——
1 扩大认知半径。
认知决定眼界。一个人,只有眼界提升了,才能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行动。
更何况,我们生活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高速迭代的世界。过去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过时。如果我们不去主动扩大认知半径,我们的认知半径,就会被高速发展的世界压缩,最终被时代淘汰。
2 明确能力半径。
几个年轻人赚了一笔可观的钱,向一位拥有亿万资产的前辈请教:“有钱后,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前辈回答:“一年之内,不要做任何投资。你们这群家伙,年纪轻轻就有钱了,现在肯定都自大得一塌糊涂,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时,任何投资决定,都是在自信过于膨胀的状态下做出的。”
人们经常会混淆认知半径与能力半径,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认知,只要看了一本书,一段视频,一段谈话,就能获得。
但能力,必须要进一步经过实践,行动,把认知转化为习惯,转化为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成为能力。
能够明确边界的能力,才是能力。
3 缩小行动半径。
美国盖可保险公司,就是主动缩小行动半径的典型例子。
这家公司成立于 1936 年,它的商业模式非常特别。
首先,不同于一般保险公司广泛的业务定位,盖可只为政府雇员这个特定的群体提供汽车保险。由于政府雇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其他人,保险的赔付率,自然就小得多。
其次,盖可在营销模式上,采取保险单邮寄的直销方式,不依靠代理商。这样就可以节省 10%~25%的代理费。而且,因为没有代理商强行推销,盖可收到不合适保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通过缩小行动半径,盖可得以将客户群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依靠代理商的营销模式同时规避了旁枝末节的产生。依靠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盖可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行动半径涉及对规模的理解,通过盖可公司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大规模”本质上不是“强能力”的结果,而是由一个简单动作大量重复带来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都是快餐企业,主要原因就是菜单上的菜品少,经营方式更容易被复制。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若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到一定规模,就得主动缩短行动半径,做少而简单的动作,进而在资本、人力、技术、时间空间、文化甚至梦想层面大面积复制。
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就是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最终不断缩小自己的行动半径,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
你有陷入半径陷阱吗?
学生,读书人,面临最大的陷阱,就是混淆认知半径和能力半径,把认知与能力混为一谈,光说不练,眼高手低,沉溺于那些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的知识集邮,用认知幻觉替代行动。
商人,面临的最大的陷阱,就是混淆能力半径和行动半径,偶尔获得成功,便觉得无所不能,结果,靠运气赚来的钱,凭实力亏掉。
笨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笨,并且停留在自己笨的半径内,就是聪明的。聪明人如果高估了自己的聪明,或者仅仅混淆了三种半径,就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