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江戸名所百人美女图

只为活在当下

凝视明月、白雪、樱花和枫叶

高歌,饮酒

尽情漂浮、漂浮

忘却眼前一切烦恼

如葫芦般随波逐流,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浮世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日语中“浮世”与“忧世”同音,读“うきよ”(ukiyo)。

“忧世”一词来源于佛教,本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有“人生是苦”之意。但随着佛教理念在日本本土的世俗化演变,此岸现实取代了彼岸理想,较之过去或者未来,此时此刻的“现世”享受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忧世”也由此被更为轻松明快的“浮世”所取代。

15世纪,“浮世”指繁华放任却又虚无短暂的尘世,泛指人间世相,社会百态。

16世纪之后,指妓院、歌舞伎等所有的享乐世界。

17世纪(江户时代),“浮世”是个十分时髦的流行词,在当时的报文上经常出现,带有世态炎凉、玩世不恭的嘲讽与享乐况味,也出现了相关的各种小说和器物,如“浮世袋”、“浮世帽”、“浮世发髻”等,而“浮世绘”也就应运而生。

太平盛世的经济腾飞

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掌权的武士阶层实行“闭关锁国”,日本国内得以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国内经济腾飞。这个时候的日本,民族意识高涨,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繁荣,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逐渐成为消费中心,发达的商业文化和成熟的市民阶层出现,浮世绘出自市井画工之手,表现百姓们喜爱的市井生活。

江户时期日本隅田川的市井生活

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间,浮世绘作为最接地气的绘画艺术,在日本民间广为流行,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庞大需求,浮世绘的发行量巨大,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浮世绘作品,因而它就像街头小报一样,传阅之后就成了废纸,大家开始关注下一批新的出版物了。

歌川国贞《士农工商》 商户们正忙着生产浮世绘作品

这些被丢弃的“废纸”被拿来当作向欧洲出口的陶瓷器的包装纸,漂洋过海到了西方,这才有了莫奈、梵高等西方艺术家以浮世绘作为重要参考改变自己的技法从而影响整个西方绘画艺术史的故事。浮世绘,无意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角色。

《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卡美伊》

克劳德·莫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