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做乡村公益阅读推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自己。
我曾经迷失了自己很久很久。
少年离家,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城市,那时,只有少年对异地的憧憬和满肚子的好奇。
去到我的第一个异地他乡,是一座正在逐渐被纺织业吞没的小镇,也是在那里,我二十二年生活中所以为的一切一切,被狠狠地扇了一个大耳光。
小镇正在被现实的浮华一点一点地侵吞,大工厂、小作坊、办事处、加工厂……谈的不是生意,是利益。三角债、私吞公款、空手套白狼、坑蒙拐骗……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年少的我,迷失了。
我渐渐地疏远了热爱的书籍,渐渐地学会了花天酒地。偶尔清醒的时候,一刹那的瞬间,也会问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还没等回答,就又陷入了下一场酒局。
尽管后来经历了为人夫,为人父,却始终摆脱不了也回答不了:我到底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直到2010年,事业再度陷入低谷,婚姻走进了坟墓,这个问题更是日夜萦绕,困之不去。我毅然背上背包,这一次我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
近一年的时间里,从福建到浙江到江苏到山东到东北,从南到北,又从北回到南。只为寻找一个心中的答案。然而:没有!没有!没有答案!
2011,我几乎已经放弃了这个寻找,我回到家乡,将自己关进了一个与世隔绝只有网络游戏的世界。也是在这一年,一群年轻人,因为一个年轻人,聚到了湖北的蕲春,他们一起读诗,一起唱歌,一起谈理想,一起做教育。当我读到《读者》上的“大学在人间”时,陡然就象一道闪电撕开了遮住我天空的阴霾,又如在无际的阴暗大海上,看到了一座灯塔。
2012年起,开启了我人生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回到了乡村,回到了书籍的怀抱。一个人一下子轻松了。我恣意地说,恣意地笑,恣意地率性。身边是一个又一个,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她们的纯,她们的真,让我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就如同那个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又象是把魔瓶扔回海里的老头。
我必得感谢英强,不是因为他开了教育先河,而是他让我打败了心魔。
2015年,麦芽成立,没有喧闹,没有鞭炮。依旧在乡村,依旧是公益。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没有人是单独的孤岛,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进化的。因人才构成了社会,因社会才有了生活,有了生活,就有了教育。
人是教育的根。
而教育正在迷失自己!
更勿用说乡村教育。
硬件、软件、制度的不平等,让乡村教育正在走向一条死胡同。
表面上光彩迷离,五色缤纷,往里一看,静如死水,波澜无惊。
一个人是无法改变社会的,社会本身是一个具有无限大群体功能的群体。
舵手,本身是无法让船行驶起来,即便是船长,也不行。船上所有的人,只是船的载体,是船载着人在行驶,人只是在尽量把握着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能自己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正确地使用自己的知识、力量;不因职能的分工,不因个人的高矮胖瘦而被歧视;不让后天伪造的“先天说”,左右所有个人的认知。
“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落了一条“平等教育、自主选择的权利”。
(麦芽儿,慢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