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楼》唐·李商隐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译文】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鸿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悠悠茫茫!

【注释】

夕阳楼: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中国唐宋八大名楼之一,曾与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等齐名。

荥阳: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一带。

是:指夕阳楼。所知:所熟悉的人。萧侍郎:即萧澣。《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833)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花明:九月繁花凋谢,菊花开放,特别鲜明。柳暗:秋天柳色深绿,显得晦暗。绕天愁:忧愁随着天时循环运转而来,秋天有秋愁。

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

【赏析】

这首诗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艺术的手法来诠释心中的愁绪和感慨,读起来沉郁真挚,依稀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楼独立、孤鸿飞翔的画面。李商隐用他生动的笔墨,既写出了夕阳楼的真实风景,也尽情倾诉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首两句”是倒装语。“花明柳暗”的风景是在“上尽重城更上楼”后所见。但第二句对于第三句的“欲问孤鸿向何处”,又是顺叙。可见诗人构思炼句之巧妙。像《登乐游原》一样,诗人的身心异常疲累,灵与肉遭受着痛苦的煎熬,心灵的宇宙愁云密布,内心深处感到异乎寻常的压抑与孤独。所以诗人“上尽重城更上楼”时,不愿,不甘,乏力,又无可奈何,“上尽”,还要“更上”,成了一种负担,一种难以承受的体力和精神的负担。这与王之涣“更上一层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诗人登楼所见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二曰悠悠孤鸿。众所周知,任何诗人描摹景物,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选择,并把选择对象在自己的心灵中加以主观化的熔铸。成为诗人自己的经过改造了的景物。《夕阳楼》诗中所出现的“花明柳暗”,说明时值春色烂漫的季节,大自然本应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天地。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峰回路转”、“又一村”的那种感觉,而是把弥漫在诗人自己胸际黯淡的愁云,又转而弥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使如许春色也蒙上了一层万里愁云万里凝的黯淡色彩,而且诗人胸际的愁云又放而大之,弥漫充塞到了天地间,成了“绕天愁”,此愁不同于它愁,此愁悠长、纷乱。李商隐诗在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讲究的,同一事物,他不说“柳暗花明”,而写成“花明柳暗”,词序排列由明而暗,而愁,以显出情绪变化的层次,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说法,便乱而无序了。由此可见诗人对意象的关注,造境的巧妙。

  诗中三 、四两句专就望中所见孤鸿南征的情景抒慨。仰望天空,万里寥廓,但见孤鸿一点,在夕阳余光的映照下孑然逝去。这一情景,连同诗人此刻登临的夕阳楼,都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被贬离去、形单影只的萧澣,从内心深处涌出对萧澣不幸遭际的同情和前途命运的关切,故有“欲问”之句。但方当此时,忽又顿悟自己的身世原来也和这秋空孤鸿一样孑然无助、渺然无适,真所谓“不知身世自悠悠”了。这两句诗的好处,主要在于它真切地表达了一种特殊人生体验:一个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未有意识到他自己原来正是亟须人们同情的不幸者;而当他一旦忽然意识到这一点时,竟发现连给予自己同情的人都不再有了 。“孤鸿”尚且有关心它的人,自己则连孤鸿也不如。这里蕴含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冯浩说三四两句“凄惋入神 ”,也许正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而“欲问”、“不知”这一转跌,则正是构成“凄惋入神”的艺术风韵的重要因素。此诗体现了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大和九年(835)秋。据作者自注可知,萧澣正在遂州。夕阳楼是大和七年(833)萧澣在郑州任刺史时所建。李商隐昔曾投靠萧澣为其幕僚,因为才华过人深得萧澣赏识,可以说有知遇之谊,故称“所知”。

携愁以登高楼,种种愁情,王璨赋中已备尽。本待销忧,终增悲伤以自退。人情有相似,毕竟要自己承受,不能相替代。仿佛历史不断重演,而我的终究是我的,他人终归是他人。也不用寻求慰藉于同病之古人,惟释放我自己的愁怀已足。

人生多不遂意,吟万千愁句,终不能遣尽愁情。忧愁的人,忧愁的心,忧郁的双眼,触目无不尽含着愁。柳暗花明,让人无处逃避,绿水青山,以逼人之势来袭。不断的登高,直到最高处。眼睛转向天空,尚有飞鸿,尚有白云。白云无心,任意飘荡。孤鸿何意,将往何方?呜呼,我尚不如孤鸿!孤鸿纵然离群,纵然迷惘不知飞往何方,但它仍能任意地飞翔,可以寻找美好的所在。而我,却哪里也去不了,一点也不能自由,也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侥幸,没有奇迹,前途一路幽暗。

立在半空中,也逃脱不了忧愁的缠绕,反而缠绕地更加厉害。没有地方可以再逃避,哪里都一样,姑且待在此处,直到不得不离去为止。

生而为人,何以有如此多的愁恨?这断不是我所追求的。我说追求的却渐行渐远,直到变得微茫,不见了踪迹。多么想无知无识,鲁鲁愚愚,庸庸碌碌地过往一生。纵然那样,已然做不到,不是不愿意,而且已经真的可望而不可求。

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做不到,仍然要一直漂泊下去,不知将往何方,不知何日是个终止。写愁写恨,岂是抚慰人心?只是这愁太多了,太沉重,积压得太厉害,不得不释放出来一些。

(0)

相关推荐

  • 诗词 |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111 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 译注 花明柳暗,忧愁绕着天时转.登上了高高城楼,又上高楼. 要想问孤飞的 ...

  • 葛晓音:从情景关系的处理,看“小李杜”七绝的艺术创新

    文/葛晓音 杜牧和李商隐在晚唐以诗名并称"李杜",后人又称"小李杜".这两位大诗人因性格和诗风完全不同,各自的特点极为鲜明,几乎无须比较.但是由于二人都以七绝见 ...

  • 李升华七律诗 低心

    低心 几十年中不入流,既无喜庆岂无忧. 低心且惑羁如马,举步维艰困似囚. 踽踽多逢晨雾路,惶惶几梦夕阳楼. 倘如不遇邓公起,此日可还存骨头? [注释]读唐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

  • 《木兰花》唐·李商隐

    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 ​注释 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 ​征帆,指远行的船.何逊<赠诸旧游>诗: ...

  • 《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

    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 ...

  • 《无题两首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唐·李商隐

    唐·李商隐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注 ...

  • 《柳枝五首》唐·李商隐

    序 柳枝,洛中里娘也.父饶好贾,风波死湖上.其母不念他儿子,独念柳枝.生十七年,涂妆绾髻,未尝竟,已复起去.吹叶嚼蕊,调丝擫(yè)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居其旁,与其家接故往来者,闻十年尚 ...

  • 《无题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唐·李商隐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译文一] 东 ...

  • 《风雨》唐·李商隐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翻译] 我虽有<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 ...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唐·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

  • 《代赠二首》唐·李商隐

    代赠二首·其一 唐 ·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黄昏时分,一名女子登上高楼,想要眺望远方,却又怕苍茫暮色触动愁绪.玉梯横断,天上一弯新月洒 ...

  • 《春宵自遣》唐·李商隐

    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译文]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