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的古戏楼里,一出好戏!

说起江南,不知道大家心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也许是一首落花时节的诗,也许是一幅山川秀美的画,又也许是一个烟雨迷蒙的梦,但不论每个人对江南的幻想如何,心中那份对于江南的情怀和热爱都是共通的。

在我们上海的繁华都市中,也有一方静谧的净土,在喧嚣之中为我们留存着心底的江南情结和美好幻想——一座名为“瑜音阁”的古戏楼就坐落在宝山顾村的龙现代艺术中心里。


龙现代艺术中心

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建立于清朝中叶的“瑜音阁”是一栋典型的江南建筑,也是上海目前唯一投入运营使用的古戏楼。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我们来到了拥有300年历史的“瑜音阁”,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梦里水乡,众多的文人和艺术家在此一起走进江南的风韵。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随着采莲姑娘的一曲《采莲曲》,整座瑜音阁便被引入了江南烟雨间。

秀美的江南风景绮丽,吸引着各个时代的文人前来游历,由此诞生的江南诗文在中国诗文中占了半壁江山,久而久之也融入了江南人的生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为我们展示了一份特殊的菜单——长相思、点绛唇、鹊桥仙……

一个个词牌名组成了一叠别有韵味的食谱,在优雅的江南氛围中,连美食都染上了诗词的温婉柔情。


从兰亭雅集、西园雅集到现代文人的雅集,江南诗文已经彻底成为了江南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连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江南人更是用智慧把它们变成了一件件和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物件。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兰亭雅集

宋代的西园雅集
胡建君教授就带了一支盛放信笺的银筒,她讲述着缤纷的信纸和信笺的典故,江南诗文的浪漫也在其中从文字升华到了生活,也铸就了一颗颗江南之心。





阎华 胡建君
意犹未尽之时,评弹表演艺术家陆锦花带来了一曲《江南诗韵》,弦音流转,江南的诗文之美跨过岁月,让每个人都深深沉醉。

评弹表演艺术家陆锦花
从书卷走向画卷,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邵仄炯上台与我们分享起画笔下的江南文脉,一幅幅经典作品的鉴赏之中,江南绘画虚实相生的唯美意蕴已然在每个人的心中暗自横生。

邵仄炯
作为江南绘画的代表作之一,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尽管所画的不是江南风景,但却是身在湖州纵情所绘,每一滴水墨背后都流淌着化不开的江南情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这种写意的笔法让江南绘画成为画家心境的诗意表达,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随性挥毫却又柔情似水,充满了自由的文人气息。
随着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舞蹈艺术家吴佳琦用曼妙的舞姿诠释了江南的丹青之美。
▲▲点开视频▲▲
画家乐震文上台回忆起自己与龙现代艺术馆相遇的缘分。

画家乐震文
当他来到这里时,就感觉来到了江南的故乡,于是这份浓厚的情感让他创作出一幅巨作——《空谷传声》。
荷塘、戏楼、远离城市的宁静,这里的一切都与乐震文心中的江南印象相吻合,所以画作中青绿色的山水也传达着典型的江南韵味,更寄托着希望更多人爱上江南的期待。

乐震文《空谷传声》


乐震文作此画时
诗文,丹青,带我们领略了一幕幕不同的江南风景,而最终要抵达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江南。
作为江南建筑的瑜音阁,如今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进行余脉传承的宝地,她感概到在这里找回了幼时记忆里的江南印象,也希望京剧能够在这里绽放出属于它的江南色彩。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

上海书协主席、书法家丁申阳
兴盛之际,王珮瑜在这座古戏楼演绎了京剧唱段,戏台上的咿呀声律雄厚而悠远,一抹江南气韵悄然潜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江南如梦,梦是江南,在这片土地上,处处有诗情,有画意,也有浪漫,当我们的心里安放了江南的寄托,那么这所有的美好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期而遇。


如果你也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一丝疲惫,不妨就来这座古戏楼听一曲唱词,赏一幅画卷,享受一段江南的慢时光,揭开上海别样的柔情。


就看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以下文字直达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