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含钢量、含混凝土量!

含钢量、含混凝土量一直作为开发商限额设计的重要指标,是所有限额设计中最早出现的标准,也是房地产成本控制初期阶段最为成熟的内容。随着房地产成本控制进入价值创造阶段,各种限额标准逐渐形成成本控制的组合拳,含钢量、含混凝土量的渐渐的成为广大业内人士“诟病”,控制含钢量、含混凝土量被认为是降低安全储备的“优化”,各种讨论甚嚣尘上,结构优化是否等同于降低安全储备,我一直不敢苟同上述观点,我们一直认为优化=合理化,尤其在地产进入横盘时代下,成本控制一直重中之重。
结构的限额设计通常采用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两个指标来衡量,其基本内容包含地下指标、标准层指标两大块限额设计,以标准层指标控制为主要内容,基本定义为标准层含钢量和含混凝土量=上部标准层的钢筋重量(混凝土的立方量)/(计容面积+不计容面积),上述面积为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基本区别在于建筑面积中有些不计容的部位结构面积统计时都需要统计进来,如下图所示。(衔接进入:建筑赠送率10% ,结构成本增加上百万!)。
注:有些开发商为了简单计算统计,直接用建筑面积来衡量含钢量

建安成本中,知晓含钢量和含混凝土的成本占比有多少,有助于我们知道开发商为什么要控制这两个指标,我们以济南某项目具体案例来说明上述问题。

案例一:济南7度设防,住宅项目,地上11层(层高2.9米)、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天然筏板地基,2016年开工,2017年竣工,地上含钢量28Kg/m2,地下含钢量161Kg/m2(含二次结构砼),地上含混凝土量为0.25m3/m2,地下含混凝土量为1.750m3/m2,简装标准。

备注:商砼按平均330元/m³,钢筋按平均3500元/t

(1)整个项目建安成本为1572元/m2;其各分项建安成本占比如下:

(2)主体工程中包含二次砌体、混凝土工程及钢筋工程,其成本占比为:

混凝土工程及钢筋工程成本约260元/m2,占整个建安成本的16%~17%。

案例二:济南7度设防,住宅项目,地上33层(层高3米)、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钻孔灌注桩,2017年开工,2018年竣工,地上含钢量33Kg/m2,地下含钢量372Kg/m2(含二次结构砼,综合地上地下),地上含混凝土量为0.348m3/m2,地下含混凝土量为8.4m3/m2,简装标准。

备注:商砼按平均330元/m³,钢筋按平均3500元/t

(1)整个项目建安成本为2046元/m2;其各分项建安成本占比如下:

(2)主体工程中包含二次砌体、混凝土工程及钢筋工程,其成本占比为:

混凝土工程及钢筋工程成本约400元/m2,占整个建安成本的20%左右。

对于毛坯住宅(公区简装),其主体结构成本占建安成本的比重最大,而含混凝土成本及含钢量成本又占到主体成本的比重最高,含混凝土成本及含钢量成本占建安成本的20%左右,这些成本因素决定了开发商不得不重视含混凝土及含钢量的成本控制,成本永远是开发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而这几年,国家政策、规范的调整,都无疑增加了含混凝土及含钢量的成本,

如 2016年6月1日, 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正式实施,七度区面积占比由49%提高到58%,八度区面积占比由12%提高到18%。

如 结构荷载分项系数提高,成本增加与否?荷载分项系数提高。

如 装配式建筑对含混凝土及含钢量增量的影响。

 |各大房企含钢量、含混凝土量限额| 

含混凝土及含钢量作为开发商限额设计的最基础数据,基本上人手一册,无一例外,只是各大开发商关注的角度有所不同,优秀的开发商如万科、中海等含钢量、含混凝土量控制精细化,还有一些开发商对上述指标没有做到精细化,但是也从大面上做到了限额设计。

笔者也一直关注上述指标的统计,但是各大开发商在数据统计、计算方式等千差万别造成了很难横向对比,但是为了清晰的认识上述两个指标的差异,我们不妨简单对比看看,强调一点:只做分析使用,忽略掉了各家开发商的差异性,不做为开发商控制成本的好坏依据。

来源:万科地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