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修炼,你就是下一个网前“雨刮器”
一、封网的大前提:举拍(架肘)
(1)抬肘 保持手肘高度
(李老连续封网,一直保持抬肘的状态)
(抬肘=举拍)
这其中有一个比较微妙的概念。封网的前提一定是举拍的(拍头大方向向上),但是封网发力之后拍头有可能掉下来。微妙之处就在于拍头掉下来不等于手肘也要跟着掉下来。手肘在连续的封网过程中始终是维持在一定的高度的。手肘固定的高度反过来也会限制拍头活动的轨迹,避免发力动作过大。
(2)手肘的位置 调整
(手肘的初始位置以肩膀高度为参考,根据个人习惯略低或略高)
(手肘的高度在发力之前是有调整的,根据来球的高度升高或降低)
注意可以动手肘一定是在发力之前,发力的过程中动手肘会导致击球点的涣散。而且手肘只是微调,太大幅度的调整会影响击球的准星。
(同样是架肘,肩膀紧张会导致发力僵硬)
(肩膀放松,会让封网的发力很轻松)
(肩膀放松,发力会很轻松)
肩膀紧张往往是太想发力导致的,肩膀一紧整个手臂也会跟着紧张,导致封网发力很僵硬。其实一拍球拍只有80多克,完全可以用放松的姿态轻轻拿起。
二、握拍准备及发力过程中的手指细节
(1)另一派:“一把抓”
(一把抓:发力前和发力后,五根手指都是抓紧的)
“一把抓”指的是发力前、发力击球瞬间和发力后五根手指都处于握紧的状态,很像是粗暴的一把抓死球拍。李老的手法正好是相对于“一把抓”的另一种存在,发力前部分抓紧 部分放松,发力瞬间五指压紧,发力后部分抓紧 部分放松。
(2)正拍的“手指组合” 杠杆原理
(前三指贴紧拍柄,做杠杆的支点,手心留空,后两指先松后紧,撬动“杠杆”)
(食指根部紧贴拍柄,是发力过程中传导力量的关键点)
(正拍的手指挤压过程)
李老的正拍封网抽压,手指组成了一个“杠杆”。通过手指的挤压形成拍面的前后闪动,动作小、速度快。
(3)反拍的“手指组合” 杠杆原理
(反拍发力前,前三指压紧球拍做支点,后两指撬动拍面形成“杠杆”发力)
(反拍的手指挤压过程)
反拍封网抽压的过程中,大拇指是传递力量的关键点。同样利用了手指组合的“杠杆”协调发力,动作小、速度快。李老的握拍方法相对于“一把抓”手指更加灵活,特别是对于正反拍面的转换很方便。
三、正反拍面转换
(李老示范正反拍面转换,后三指一松拍面就换过去了)
(注意在换拍面的过程中,手肘要维持稳定)
(有球示范,正反拍面转换封网)
在实际封网的过程中,来球不会一直固定在右侧或左侧,所以就需要球员具备快速正反拍面转换的基本功。其诀窍就在于后三指的“放松”,后三指一松 前三指(中指即参与前者工作也参与后者工作)的捻动,拍面就换过去了。注意一个关键点,正拍面食指握拍较高,反拍面大拇指握拍较高。
五、封网过程中脚步的调整:调脚步=调重心
(往右前封网,意味着重心偏右前;往右侧封网意味着重心偏右侧;往左侧封网意味着重心偏左侧)
(到每一个不同位置封,网重心都会放出去一次;封网之后重心又会调整回来准备下次的启动)
(注意李老的脚,始终处于“调整”状态,即使没击球的时候,也没站死)
脚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站死了”,这种一“停”下来就会有影响下一拍的连贯速度。好的封网步法随时都在“动”,一直处于启动状态。
五、封网的常见错误
(1)动手腕
(封网的过程转或压手腕,都易导致回球失误)
在封网的过程中一旦动手腕,容易引起拍面的“颠簸”,导致击球点的丢失,容易打杆、打下网、打出界。
(2)拍子连贯慢了
(封网动作过大,特别是打完一个球之后手肘放下去等一下再打,明显会拖慢连贯速度)
(封网需要的连贯速度很快,一旦手肘放在下面,往往来不及准备下一个回球)
封网拼的是“手速”,一旦前一个挥拍动作打过大,会拖慢下一拍球的处理。封网的整个过程中,手肘都是架在一定高度的。
(3)举拍“举过头了”
(封网举太高,反而不好发力,容易压手腕)
(手臂打直往往不利于发力)
俗话说过犹不及,虽然“举拍”是封网的关键,但是如果像排球拦网那样举拍就过头了,手臂绷得太直往往难于发力以及挑球击球的准星。
彩蛋
(小练习:通过连续打网带,来模拟封网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