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逃”(早逃)的隐喻

人生无处可逃的困境是人类集体的精神梦魇,这是人生意象的一种深刻隐喻。我国民间文学中许多传说故事,以隐喻的形式,展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承认有神,承认大自然巨大灾难降临时必有神的启示,但是人人对神的启示有一种普遍性的漠视。承认人的灾难是愚昧和作恶的结果,人在巨大的灾难中无处可逃。

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表示某一事物的词 或词组被用来表示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由“本体” (tenor)也称“话题”(toPie)、“喻体”(vehiele)和“喻底” (gr(〕und)三部分组成。如:她纯洁得永远像春天,像蝴蝶。 “她”是本体,“春天”、“蝴蝶”是喻体,而“纯洁”是“喻底”。隐喻不仅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概念体系根植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萌发于社会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喻无处不在,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还是建筑、器具等等物质产品,我们都可以看到隐喻的存在。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些经验和思维是共性的,即相同的喻体反映相同的文化隐喻;而更多的经验和认识则因文化不同而相异,即相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隐喻,不同的喻体反映相同的文化隐喻,不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隐喻。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与文化是不可分的,隐喻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所有的经验都在文化中呈现,我们在其中体验这个世界。

隐喻是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语音相似性、形状相似性和文化心理相似性的隐喻体来体现。例如通过马鞍、花瓶、苹果等来表示“平安”,就是利用谐音来表达人们希望生活平安的愿望。有的通过形状的相似性来寄托某种意愿,例如给新生儿挂金锁银锁,就是表达祈求锁住他的性命,不要夭折。而月亮的时圆时缺,则隐喻人的团圆和分离,则是以形状的相似性来体现隐喻的。

今天我们说的“枣桃”就属于语音相似性的隐喻。

甘谷流传的民间故事《李凤仙一夜变穷汉》《大地震山覆永宁镇》(请查看昆云山房的公众号文章)里,都出现了一个卖“枣桃”的道人,或者白胡子老汉,这个道人或者白胡子老汉就是地震和水灾发生前神对人的启示。可惜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人们,对神的启示无动于衷,根本无视这种启示和警告,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沉迷于眼前的生活。只有行善行孝的人们才能在大灾难来临时得救,只有阴曹地府还没有名单的人才能免于死亡。

枣桃隐喻早逃,不只是一个地方的民间传说中出现,许多地方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都出现过。下面我引用一个河南的民间传说,《神仙下凡卖“枣桃”,小孩孝敬奶奶得平安》:

很久之前,豫东柘城只是一个小村庄,庄主和他的五亲六故霸占着四周所有的土地。老百姓只好佃庄主的土地,为温饱没天没夜地给庄主劳动。

有一年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地上裂的缝子都能伸进去手,庄稼颗粒不收。可庄主带领他的狗腿子还是想每户人家收租,一连逼死了好几户人家。

这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白胡子老头。他肩膀上担个挑子,前面一筐枣,后面一筐桃。白胡子老头就是村庄四周转悠,绕着老百姓的破草房叫卖。“你还卖枣桃,我们连饭都吃不上,怎么买你的枣桃啊,你还是去其他地方看看吧。”老百姓无可奈何地告诉白胡子老头。

白胡子老头却意味深长地说:“枣桃好啊,大家快点枣桃啊!”老百姓渐渐悟出白胡子老头话中的意思,是让“早逃”。于是老百姓都扶老携幼,流落他乡。

庄主和他的五亲六故也听说这件事,但是他们家里囤的有粮食,不怕这个。再说,一旦离开,那些祖传的家产如何处理。他们要在这里等着荒年过去后,老百姓回来再帮他们种地。

渐渐地周边的老百姓都逃走了。村里只剩下庄主一帮人,一老一小的祖孙俩。老太太年事已高,身患重病,卧床难起。七岁的小孙子守护在床边,找些草药为奶奶治病。眼看着家里的一点糠菜都吃光了,只能等着饿死。

白胡子老头走的第六天,庄口又出现一个卖油的老翁。老翁说,谁要是能把他壶中的油取空,分文不收。庄主听说后,把家里所有的大盆小罐都带过来了。可是,那老问小壶里的油怎么都倒不光。庄主和打手知道那老翁的油壶是宝贝就商量把老翁打死,把那油壶抢过来。

在庄主他们商量的时候,草屋里七岁的小孩拿着两枚铜钱走到老翁面前,小孩说:“卖给我点油吧,我想夜里点个灯,再为奶奶熬一回药。”老翁听后看看小孩,面色很严肃,他问:“你们村里的人不是都走了吗?”“没有,就剩我家了,我奶奶病重,走不了,”小孩说。“那你家在哪里?”老翁问。小孩给老人指了指远处的草房子。老翁让小孩拿油赶快回家。小孩刚离开没多远,只见庄主带领他那群家丁赶了过来,而卖油的老翁却消失不见了。

小孩回到家,奶奶病已经好了,精神焕发,居然下床在行走。小孩拍着手很高兴:“奶奶病好了,奶奶病好了。”就在这时,忽听一声炸雷,震得茅屋上灰土像雨一样落了下来。祖孙二人赶快跑出屋门,只见外面雨下的给瓢泼似的。庄主家的大院子一片哭声,吵嚷声,呼救声……,雨下了一会,庄主家的院子渐渐下沉,庄主和他便一帮人都渐渐陷入地下去了……。

老奶奶看着这一幕,大声说:“老天有眼啊,老天有眼啊。”她就又拉着孙子回到草房子里。第二天,祖孙俩再出来时,全村就剩下他们家是高地,从他家向西全部变成大湖。后来人们就在祖孙的那边高地建了一座城,并给城取个名字叫柘城。

这个故事里,拓城村地陷前,也是一个白胡子老汉卖枣桃,许多人领悟了他的意思,纷纷逃走,只有庄主及其亲故和一户因奶奶有病而不能逃走的一老一少留了下来。这个时候,又有测试善恶人心的老翁出现,庄主和他的亲故商量打死老翁,而小孩子则用两枚铜钱买油点灯,给奶奶熬药。善恶立判,于是,地陷发生之时,只有小孩子和奶奶活了下来。

(0)

相关推荐

  • 欢迎加入‘桃园庄主VIP’粉丝群

    欢迎加入'桃园庄主VIP'粉丝群 自从有了投资农业.种果树.种桃树的想法开始,大家就踏入了桃的江湖! 在种桃的路上,您是否有迷茫过?彷徨过? 您是否为桃园千头万绪的工作苦恼过? 种桃的这几年,流转土地 ...

  • 邀请你加入‘桃园庄主’微信群聊

    长按二维码识别 目前,前6个群均已满员,'桃园庄主'粉丝群7群人数也近300人,欢迎您的加入 群规如下 一:1群.2群.3群.4群.5群.6群已满,此群为'桃园庄主'粉丝群7群 桃专业技术交流群,只讲 ...

  • 如何选购优质桃树苗

    各位桃友大家好,我是桃园庄主,最近此时11月下旬,全国各地桃园基本落叶完毕,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定值苗木的时候,动手早的桃友有可能已经开始着手购买苗木了,这里庄主会陆续为大家整理一下桃苗.苗木有关知 ...

  • 桃价格历史新低,你怎么看?

    桃价格历史新低,你怎么看? 各位桃友大家好我是桃园庄主,专注分享桃技术.桃知识.今天咱们来猜猜今年的桃价格吧. 历史新低 说桃价之前,咱们先来看看设施大棚桃:黄肉油桃最高10元/斤(可能有12-13元 ...

  • 民间故事:小孙子在浅水坑里丢了命,只因老妪的一次恶行

    作者:小田 常听身边人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话听起来很江湖,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别总做坏事,老天爷的账本可都记着呢!欠了人家的早晚得给人家还上,这便是因果报应的老理儿了. ...

  • 枣桃(早逃)——关于灾害的民间传说中的一个重要母题

    先说说流传在甘谷的两则民间传说.这两个传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文化馆搞民间文学普查的时候搜集上来的,后来我编辑了<甘谷传说和故事>一书,收集在里面,现在有人不断在网上发表,也不注明出处 ...

  • 刘伯温“早逃”

    朱元璋刚平定天下,坐在金銮宝殿,享尽人间富贵,不久就逐渐忘记了当年的放牛娃,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患难弟兄,甚至听信谗言,疏远了开国的功臣勋将,后来对国师刘伯温也事事怀疑,时时猜忌. 朱元璋 那时后,刘伯 ...

  • 老婆闺蜜讲的事:缘分真是天注定,有些人难遇,逃都逃不掉……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神奇故事. 湖心亭看雪客公众号推荐搜索 因果 福报 感应 前世 放生 婚姻 我老婆闺蜜讲的事. 我老婆初中高中的同学也是她的好闺蜜.她闺蜜有个发小,发小父母是开饭馆的.虽然她家是开 ...

  • 蜜蜂一逃再逃,原因无非3个,找准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蜜蜂一逃再逃,原因无非3个,找准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养殖蜜蜂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曾遭遇到蜜蜂逃跑的现象,一般来说,蜜蜂在春季逃跑的并不多,反而在夏季的时候逃跑的却比较多,有的逃跑比较严重的蜂群 ...

  • 邓超看见孙俪的针灸人体模型 在线问网友“逃不逃”

    2021.4.19日,邓超晒出针灸所用的人体模型,并发文:"出差刚回到家,看到桌上孙老师新入手的国际针灸经穴奇穴人体模型,有些不知所措,行李箱还没打开,逃不逃? " 网友纷纷在评论 ...

  • 一群女学生围着金毛摸它,它想逃却逃不掉,金毛:做狗真是太难了

    养了只性格比较温柔亲人的狗子,也会比较烦恼吧,因为太遭人喜欢了,总是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摸它,狗狗不能反抗,也只能是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真的是幸福的烦恼呢!尤其是遇到一群特别喜欢狗狗的孩子,那是想躲也躲不 ...

  • 身心若被铁索横江,逃也逃不了多久!

    有人说, 西藏人虽物质匮乏, 但是精神依富足, 对富足的定义与我们大不同. 不求物质丰足, 而求内心平安喜乐. 恕我不敢苟同.   就如同当年传言, 英法人人都在地铁读书, 国人都是手机党, 说国人整 ...

  • A395:逃也逃不了多久!

    有些人说,西藏人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精神上很富足,人家对富足的定义与我们不同.人家求的不是物质满足,而是内心的平安喜乐!我听后哑然失笑.这就如同当年有朋友跟我说英国和法国人在地铁上都看书,只有中国人在地 ...

  • 公孙胜用半生的苦修告诫我们这种“富贵”不能要,不然逃无可逃!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被许多人称为水浒高人, 素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赞.但在笔者看来,却要打上一个问号.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先看下公孙胜的两大标签. 第一:会法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