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纪》带来三重惊喜,每一重都值回票价

早在去年11月份就关注到了《荒城纪》,因此看之前调了一个很高的预期,没想到还是有了不小的惊喜。

惊喜首先是来自剧情,《荒城纪》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新生活文化运动背景下,小山村里保长趋炎附势,把女儿嫁给了县长的儿子,然后从女儿口中辗转得知了一条消息,只要在村里建个“李忆莲祠堂”,就可以获得县里发放的30万银元和救济粮,这根本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刚好村里有一个很漂亮的寡妇叫李忆莲,于是保长和族长就开始策划怎样集资、怎样征地、怎样建祠堂……而随着计划的逐步推进,电影的剧情也渐渐走向了失控的边缘。

小村子里的小人物的小故事,又是民国背景,看过预告片很容易就联想到《驴得水》。但是相比而言《荒城纪》的故事更大胆也更疯狂,把“礼义廉耻堂”理解成“李忆莲祠堂”看似荒诞,但是电影用环环相扣的剧情和缜密的逻辑让观众对故事信以为真,并且营造出极强的代入感。

90分钟的电影格外紧凑,每一处反转、衔接都恰到好处,同样是讲小人物的故事,这让我不由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三块广告牌》,其实观众期待的好剧本,是在一个有趣故事的基础上,能看到人性的批判、善恶的交锋、鲜活的人格塑造,不一定非要有多么大起大落的剧情,但一定要能在不经意间,毫无预期的打动人心。

其次,惊喜来自于影片有多层次的表达,不论观众理解到哪一层,都能收获有趣、有思考的观感,也都会感觉值回票价。《荒城纪》中,故事发生地的西北方言本就透着幽默感,在这个基础上导演又设计了很多极为有趣的桥段,比如礼义廉耻堂听成了李忆莲祠堂,不知蒋中正以为是讲忠贞,“你今儿咋硬了?”等等,影厅里的爆笑声此起彼伏,电影树立了轻松、幽默的调性,但包裹的其实是一个沉重又残忍的故事啊!《荒城纪》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枚胶囊,喜剧构成的表皮让电影容易消化和下咽,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

但稍稍深入一下,会引发一轮思考,村子里的人不了解时政,所以不知道蒋中正,像井底之蛙一般坐井观天;不知礼义廉耻,所以误以为李忆莲祠堂,说明愚昧无知甚至没有道德约束,这些是生而为人最可怕的一层,也是失控的事件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不同角色间一次次的选择中裸露出血淋淋的人性,保长只有虚荣和算计,好色的族长像个衣冠禽兽,从众的村民冷漠又自私,偏偏又那样写实,看的人脊背发凉。

而再往深一层,小村子里的小人物、小故事,其实是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荒诞的是电影构建起的故事,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建礼义廉耻堂就给救济本身就很荒诞,而这种至上而下的荒诞又一层层被放大,一直放大到魔抓申向寡妇李忆莲,为了利益侵占林硭加的宅基地,等到放粮发钱的师爷出场,没想到这场一直节奏在线的荒诞闹剧,愈发变得不堪。

另一处惊喜,是演员精湛的表演和精良的制作,当然,其实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荒城纪》的美术、服装、化妆精准呈现了年代感,和西北小村子的土腥味儿,演员穿上服装,哪怕不表演看上去都有戏,再加上除了斯琴高娃老师意外,都是观众不大熟悉的演员,所以在看的过程中能够完全沉浸在西北方言中不会出戏。并且演员们无论是台词功底、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的把握都非常到位,根本就是一群戏骨走进了角色,在过瘾的彪戏。也没想到电影会在美术、音乐、动作等方面有这么高的水准,本以为会是一部制作略粗糙的小成本电影。

所以,有必要谈一下《荒城纪》这部作品的意义,一直以来,我们的电影人总喜欢把商业片和小成本文艺片区别的泾渭分明,甚至站在各自的对立面,商业片就是卖座的爆米花电影、文艺片就是高逼格的赔钱货,但《荒城纪》显然兼顾了商业片的趣味性,和文艺片的思想性,在二者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在叙事上,《荒城纪》给我的感觉像是脱缰的野马,狂奔一个半小时过足瘾,也相信上映后它会是档期内的一匹黑马,能收获预期之外的票房,毕竟这部电影会得到观众们的广泛认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