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伤寒论9

海阳中医老庞

本文为《老庞白话 伤寒论 》视频讲座文稿,视频连接在文章底部,结合文字与视频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本节条文内容:

9、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10、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11、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12、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3,14、病人身大熱,反欲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 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5、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16、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回到老庞白话 伤寒 论,我是烟台海阳中医老庞,今天我们讲第三节,就是第9到第16条,从这一节开始,有一个名方就出现了,《伤寒论》第一个方, 桂枝汤 就会在这一节出现和大家见面。我们闲话少说,开始今天的条辨。

第9条说: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第一句很好理解了,病有发热,恶寒,就是说得病了有发热和恶寒的这种情况。发热是正邪交争,恶寒是水停于皮表,我们前几节都讲过了,那么“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什么叫发于阳呢?发于阳有好几种说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论,一种说法认为发于阳是白天得到的病,就是说他这种伤寒是因为白天感受了寒邪。还有个观点认为发于阳就是说它是发于阳经,它是发于阳经的病,不是说它是发于阴经的病。还有人说发于阳是发于表。就是说这个病是从表得来的,这几种说法都是历代的中医大家的说法,但是哪种说法是最准确的,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所以说大家理解就行了。知道发热、恶寒有人说他是发于阳,但是发于什么阳,咱现在也猜不到 张仲景 先师具体当时是怎么认为的?

同样下一个“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是说没有发热,只有恶寒的情况,张仲景认为认为它是发于阴。那么后世的这些大家对于发于阴也是有几种看法。阳是白天得病,他们认为发于阴有可能就是夜间得病,还有人认为发于阴是因为发于阴经得到这个病,再有人认为就是发于里,并不是发于表,至于哪种说法是张仲景的想法。现在咱也没办法去问问他。

张仲景又说了,“發于陽七日愈。發于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这个字面上理解就是张仲景认为发于阳的疾病7天就好了,发于阴的6天就好了。为什么发于阳7天就好了呢?他说因为7是个阳数,6是阴数,他认为发于阳的病在阳数的这一天他就会好,发于阴的病在阴数的这一天它就会好。这一条咱们猜仲景先师当时的想法,确实是没有猜到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们看下一条,第10条,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那么 太阳病 头痛,这个情况我们以前也说过了,还记得“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个情况,然后有头痛的症状。到了7天以上这个病自然就好了。

张仲景说了为什么他好了,叫“以行其经尽故也”。什么叫行其经尽故也。咱们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说这个病它的自然病程已经结束了。为什么结束了?其实太阳病很多就是感冒。感冒发烧。感冒这个情况在西医来说,一般来说就是一周,一周感冒你就是不吃药他也应该就好了。如果说一周还没有好,那肯定是转成其它的支气管炎、肺炎这样的情况。

所以说中国古人他也知道,到了7天的时候,这种太阳病它一般的就好了,这种叫什么?这种就叫做自限性疾病。就是说你不去治他,他也就好了,所以张仲景说了到7天以上这个病自己就好了。

那么“若欲作再经者”,什么叫欲作再经者呢?就是说这个病它没有好,欲就是想要的意思,他想要继续往下传变,传到阳明,或者传到少阳,若欲做再经者怎么办呢?咱们肯定要阻止他,就不要再继续往下传,让他好了最好。

所以张仲景说针足阳明,足阳明是什么?足阳明是胃经。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针足阳明胃经,强你脾胃的运化,把自身的机体抵抗力培养起来,叫经不传则愈,传不下去了,这个病自然就好了。

咱们再看11条,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什么叫欲解时呢?太阳病都知道了,不用说了,欲解时就是说这个病快要好的时候,什么时候好呢?就是从巳到未时,巳时就是9:00~11:00,未时就是下午的13:00~15:00。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这个病比较容易好,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天太阳东升西落,9:00~13:00的时候,上午9点到下午1点的时候,是不是太阳阳光最足的时候,这个时候阳气是最旺的,阳气旺以后可以驱邪外出,所以说太阳病欲解时都是从巳至未上。咱们中国古代的时候,他讲时辰跟现在的时间不一样,它是子、丑、壬、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讲这12个时辰,这12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都是多少呢?子时就是23点到次日的1点,丑时就是1到3点,以此类推每个时辰2个小时。

我们再看下一条: 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什么叫“表解而不了了者呢?”表解。就是说这个表证已经没了。表证已经没了。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这些表症已经没了,而不了了者,什么叫不了了者?就说这个疾病虽然说它表症没有了,但是他精神和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那么没有完全恢复怎么办?让这些人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然后清淡饮食。到了12天左右的时候,体力也就恢复了,这个病也就好了。所以说咱们精神也是很重要的,《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得病也要保持一个好心情,病愈之后可以喝一些稀饭,油腻的东西就尽量不要吃,还是讲恢复我们脾胃的功能,这一条也比较简单。

下一个说的13和14这两条放在一起, 病人身大熱,反欲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什么叫身大熱,反欲近衣者?你摸摸身上它是发烧的,身上很热很烫,可是他就想要欲近衣,就是想要穿衣服,想要盖被子,身上很烫了,正常情况下你是不是不应该穿衣服了?可是他就想要穿衣服。张仲景说了这样的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就是说里边是寒,外边是个热的。

那么这个人身大寒,你摸摸身上是凉的,凉的以后他还就不想穿衣服,也不想盖被子,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都碰见过。身上体温不高,但是自己觉得热,不喜欢盖被子,不喜欢穿衣服,那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呢?张仲景说了这就是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第一种情况身大热,欲近衣者,它就是中医上讲的一个叫真寒假热症。他真正的人体是个寒的,但是表现出来是一个热像,所以叫真寒假热,后边这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这个就叫做真热假寒症。也可以叫做表热里寒,就是说外边是热的,里边是个寒的。

那么如果是寒热错杂的治疗起来怎么治呢?我们应该就是寒热药并用,你该清热的清热,该温补的温补,寒热药,你开到一个方子里面去,很好用。不用考虑其他的东西,只要是寒热错杂的,咱就寒热药并用效果就不错。

我们再来说一说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他怎么区分呢?我们先看真寒假热,一个是从面色上看,这样的人了。很多都是两颧色红在这个地方,颧这个地方发红,而且界限很分明,不红的地方它白的里面带一些青紫色,青紫色就是它寒的情况,他喘气是这样的喘气。就是说他呼气是不温不急,而且也没有味道,没有说很臭的味道。

舌质是什么样的?舌干、或者是淡的。还有一些舌质是红或者是润,这样的舌头。那么脉象虽然说浮数,浮数是它表现出来的一个假热的情况。但是重按却无力,脉没有劲。很多人在胸腹部这一圈,你刚一摸一下觉得发热,但是你把手放在上面,时间长了一点,你觉得也不是很热。

那么真热假寒应该跟真寒假热正是相反的。真热假寒面色虽然说不发红,但是眼睛是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东西觉得神气很足,呼吸喘气是比较温,喘气的时候有温度,而且有一部分人喘气会有发臭的感觉。

舌质是个干燥的,没有津液。这种热症它津液已经被蒸发掉了,舌苔是厚的,再有一些黄腻。齿枯,什么叫齿枯?就是说牙齿没有光泽。平常来说。你看到谁的牙齿还有光泽吗?其实你仔细看一看好多人他牙齿是有光泽的,有些体质特别差的,你看他牙齿他就没有光泽,看着很晦暗。脉虽然沉细但是却有数、急的时候,四肢它是寒的,他这个情况四肢手脚末端这些地方它是凉的,但是胸腹是热的,你把手放上去之后,它有一个蒸腾的感觉,把手放下去自己感觉这个地方是越来越热,放的时间越长,感觉越热,这就是真热假寒症的问题。

第15条,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太阳中风这咱不用说了,太阳病中于风,阳浮而阴弱,阳脉是哪个脉呢?阳脉就是寸脉,阴脉就是尺脉,阳浮而阴弱就说明他得到了一个表证,是个太阳表症,热自发就是说在太阳表证的时候正邪交争而出现发热。阴弱者汗自出,他为什么汗自出?因为它素体虚弱,素体虚弱的时候,正气很虚,没有办法固表,就是这一条实线它变成虚线了,没有办法固表里面的水。水通过皮表跑出来了。所以说正气虚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固汗,阴弱者就开始汗自出了。

那么“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什么情况呢?嗇嗇惡寒,说白了就是一阵一阵的怕冷,淅淅惡風也就是一阵一阵的怕风,翕翕發熱是一阵一阵的发热,这三个词。你别管他什么嗇嗇,淅淅的,这都是古人表示一阵一阵的拟声词,不是说持续性的。鼻鸣就是鼻子发干,鼻子不舒服,干呕这就不用说了,这是恶心的情况。

伤寒论第一个方桂枝汤出来了。桂枝汤-万方之祖小阳旦汤出来了,桂枝汤什么样呢?我们等会再说。

我们再看一下第16条,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太阳病不用说了,表证的头痛发热、汗出。头痛怎么说的了?头痛是阳气循环于头部,受寒了以后阳气循环受阻。还记得我们第一节讲课的从风池和风府进去之后,寒邪阻滞了头部,我们就出现头痛的情况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发热正邪交争,这些概念一定要有,无论是现在还是往后这些东西都是要用到的,汗出咱们就直接说他是表不固,恶风就是感受风邪,风邪入中了,还是桂枝汤主之。

下面我们好好看看桂枝汤,汗出这一定要记住。桂枝汤、麻黄汤主要鉴别就看汗出, 有汗出是桂枝汤,没汗出是麻黄汤 ,不要搞错。好,咱们看看桂枝汤,桂枝汤也叫什么?也叫小阳旦汤。《辅行诀》里面,他就管桂枝汤叫做小阳旦汤。阳旦汤是什么?就是桂枝加桂汤。桂枝汤里面加上牡桂。 桂枝汤,就简简单单的这几个药,桂枝、芍药、 甘草 、生姜、大枣。

很多朋友问我伤寒论的剂量的事,我上学的时候,当时老师讲伤寒论说一两等于三克,我们那时候教科书上都写的一两等于三克,其实这个是完全错误的,汉代的一两等于15.6g,换算成现在的克数就是等于15.6g,但是你不要把15.6克放到伤寒论这个方里面,就简单的去套用,你桂枝三两15.6×3,你弄一下桂枝弄了45,你芍药也弄到45,剂量就太大了。

我现在换算成什么?我一般的感觉我常用的就是一两等于5,对于现在平常人和普通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你也要每个药它辩证的分析,因为有一些药你就是换算成一两=5g,它也是不行的。

我们再说一下桂枝汤几味药它都是干什么的?那么第一个肯定就是 桂枝 了,桂枝和 白芍 是等量的,那么说桂枝的时候就要把白芍也加上去。

张仲景说的芍药就是白芍,张仲景基本上是不用赤芍的。只要是伤寒论里面出现的芍药就是白芍,桂枝它有什么?它有壮心阳的作用,它属于一个阳药。桂枝汤调和阴阳,桂枝是阳药, 白芍 是一个阴药。白芍为什么叫阴药?它具有敛阴的作用。咱们看看张仲景的《伤寒论》,他讲的这些药,它的药理作用不要看现在的教科书,中药学也不要看《本草纲目》,它的药理作用都来自于《 神农本草经 》。

要是想看哪个药是什么作用,就要看《神农本草经》,千万不要去看《本草纲目》,看现在的中药学,讲的都是扯淡。

壮心阳我们怎么理解它,他是推动阳气的循环。我们正常人体有阳气,用桂枝补充和推动阳气的循环,白芍敛阴。敛阴它是什么呢?他是推动阴气的循环。如果说这样你还是理解不了的话,你就把阳气理解成动脉,阴气你就理解成静脉,动脉和静脉叫它循环开。动脉和静脉的循环速度增快了以后,他就可以及时的将外邪排出。桂枝汤是怎么调和阴阳的?就是桂枝和白芍两个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增强周身循环,及时将外邪排出,可以把汗发出去,让外邪随着汗出。我们 甘草 是干什么的呢?咱们以前说它是解百毒的,其实它主要解的毒是肠胃里面的宿食之毒。你得到外感病以后,在肠胃里面都有宿食存留。解肠胃宿食之毒。那么 生姜 是干什么的?生姜刺激脾胃,它起到一个升阳的作用,升阳的作用,增加桂枝的压力,叫做行阳的力量。行阳的力量更强。

那么我们 大枣 是干什么的?大枣其实在这里面它就是补充我们肠胃的津液,为什么要补充我们肠胃的津液?你桂枝汤发汗出去,本来这个人就是汗出,然后一个发汗出去,把这个病邪通过汗带出了。那么通过汗带出了和他本来就汗出,我们体内会缺什么就缺水。用大枣来补充肠胃的津液,水其实也是津液。所以说用水来补充肠胃的津液。你看张仲景这个方子和温病派完全不一样,人家治感冒有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就这么五味药,效果很好。好了,这节我们就讲到这。下一节我们再说,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给老庞留言,如果有什么其他的观点,或者说哪里面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一起提高,好不好?谢谢大家。谢谢。

既往文章地址:

1伤寒论概述 六经辨证是咋回事 通俗讲述伤寒-老庞白话伤寒论

2伤寒论1-8条 开始讲述太阳病-老庞白话伤寒论

本文视频专栏,视频讲解已更新完,共70节 ↓

中医老庞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0)

相关推荐

  • 论《伤寒论》太阳中风属外感阳邪(上)

    李宇铭 摘要:太阳中风证在<伤寒论>第2条的四大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均是由风邪所致.风为阳邪,故亦主热,因此太阳中风亦可理解为表热证.若按表虚表实而言,太阳中风相对于 ...

  • 白发伤寒论|第三十二讲(148)

    第三十二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 ...

  • 灵素之问 | 从阴阳五行到《伤寒论》六要素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5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 灵素之问 | 伤寒论得名及其概念演变与误解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4月22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quo ...

  • 《伤寒论》治疗阳明病多用方药,针灸如何治疗阳明病?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总结了六经病,阳明病是其中之一.为了治疗阳明病,仲景创制了不少方子,临床效果甚佳.若换一种思路,如何从针灸入手解决阳明病呢?著名针灸医家单玉堂先生的总结如下-- 阳明包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通俗伤寒论》——阿胶黄芩汤

    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陈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 ...

  • 中风、脑梗的根源都在血液微循环,读懂伤寒论,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中风、脑梗的根源都在血液微循环,读懂伤寒论,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读懂《伤寒论》之辨寒热

    导读: 本文来自老中医座谈会内容纪要.参加人员有刘力红老师及热爱中医学的其他老师及其同学. 听李老讲用药体会 1 李老聊学习<伤寒论>体会 刘老师:今天下午人比较多,多通知两三个人,这么多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