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漂的本质是找底,如何判断是否到底?是钓组什么部位到底?
各种调漂方法其实都是有公式的,并且公式之间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调漂的方法虽然多,但是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钓浮,调漂比较容易,简单到挂双饵有目数就行,想要行程时间长点那就钓个低目。钓底的变化就非常多的,所以说调漂的本质就是找底。如何判断是否到底?是钓组什么部位到底?都是可以参考公式的。
如何判断饵料是否到底?或者钓组什么部位到底?这个其实很简单,也是找底的入门而已。调漂都是在半水状态下进行的,有带饵、空钩、无子线等多种方法,但是判断到底的公式是一致的。空钩调漂时,在半水状态下达到平衡,比如调4目,找底时钓目大于了4目,下钩触底;带饵调漂时,半水状态挂上双饵,假设是2目,找底时钓目大于2目,那下饵触底;空钩调漂之后挂双饵,这个俗称称饵重,这个步骤其实跟挂饵调漂一样,目的就是确定挂饵之后的目数,找底时钓目大于挂饵目数下饵肯定是触底的。
无子线调漂,半水状态下达到平衡,找底时钓目大于调目,铅坠触底。所以找底最简单的公式就是,当钓目大于“调目”时,可以确保钓组已经到底。所以说找底其实很简单,实在不明白为何不少新手存在找底困难的情况。为何钓目大于“调目”时就钓组一定触底呢?从原理的角度来说,原本半水状态下是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当钓组触底时就多了水底的支撑力,导致浮漂受到的拉力变小,破坏了原本的平衡,钓目变高,自然就是找到底了。
那如何判断双饵、双钩、子线、铅坠在水底是哪种状态呢?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当水底的支撑力抵消了钓目某个“配件”对浮漂的拉力时,这个配件就处于完全躺底的状态,对浮漂变得没有拉力。看似不好理解,其实初中的物理知识而已,只是比较绕而已。假设空钩半水调8目,挂双饵之后还剩下2目,去掉双钩之后浮漂是10目。我们可以根据称饵重、称钩重来确定“配件”压下浮漂的目数。那就是一个鱼钩重量是1目,一个饵料重量是3目。
挂上双饵找底,当钓目开始大于2目时,下饵开始触底,这个就是刚找到底的状态,用公式表示就是钓目开始大于半水挂双饵调目了。当钓目达到5目时,也就是下钩饵的重量完全被水底抵消了,浮漂受到的拉力少了一饵钩饵的重量,自然就是下钩饵完全躺底的状态。继续增加钓目,水底的支撑地继续变大,浮漂受到的拉力开始变小。所以看似增加水线长度导致了钓目增加,其实本质上是浮漂受到拉力变小,从而出现了钓目增加的情况。
那什么时候双钩饵完全躺底呢?完全躺底,就是对浮漂没有拉力,这时候只要钓目达到10目即可,也就是调目+双钩重量。所以说从钓2目,到钓10目,是双钩饵从触底到完全躺底的变化,如果只考虑铅坠悬浮的状态,这是从钓最灵到钓最钝的变化。不少钓友喜欢2个太空豆标记出最灵和最钝点,浮漂座在这个区间移动,俗称钓区间。如果使用空钩找底,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空钩半水调8目,空钩找底时钓目大于8目下钩就开始触底,钓目达到10目双钩就完全躺底。其实找底这事,确实很简单。
不过以上都是“理论”或者就像物理公式一般,是在理想状态下,是忽略了一些条件的。比如饵料是会雾化变轻的,子线粗的话就很硬,水底对硬线也会有支撑力。所以理论上钓10目双钩完全躺底,实际上可能钓11目双钩才完全躺底。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