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碧绿苍翠的江中浮玉
位于江苏镇江的焦山,因为地处偏僻,平时只有一些樵夫在山上砍柴而得名樵山。东汉末年,名仕焦光隐居于此,他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人们为了纪念他,把樵山改称为焦山。焦山与我游过的名山大川相比并不出众,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除开美丽的自然风景外,还有千年古刹定慧寺和江南第一的碑林。
在没来焦山之前,就听说焦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去焦山必须借助渡轮才能到达。驾车来到渡轮码头,车还没进停车场,管理人员给我指了一条路,说可以直接开车到焦山脚下。原来长江中的泥沙经过千百年的堆积,焦山已和南岸的陆地接壤到了一起,焦山已经不再是长江中的岛屿了。
焦山自古以来名称很多,有樵山、谯山、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这些名称是根据当时特定的情形或山体的特点命名的。如樵山取自于樵夫砍柴,谯山因此地建有军事设施,狮子山、狮岩、双峰山取其形命名。只有焦山之名来得最具有传奇色彩和人文情趣,因而千百年一直沿用。
行走在景区的行人步道上,两旁的绿树密密匝匝,毫无规律地生长着,枝条恣意地向着四周伸展,把林荫布得浓浓密密的。一座座石桥横跨在景区纵横交错的河道上,河岸边的青草发出阵阵醉人的大自然的清香,星星点点的野花以各自的色彩装点着林间空地。
在焦山东侧的山脚下,八座用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口,这是著名的焦山炮台。整个炮台为椭圆形暗堡式,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大弹药库在炮堡南端偏西处。炮台整体用黄土、石灰、细砂配糯米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浇灌而成,坚固异常。
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率军驻扎焦山堵击金兵,元宋大军也曾在焦山一带的江面上进行过惊心动魄的战斗。焦山炮台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防务,在焦山、圌山、象山、江都等地都建造了炮台。1842年,英军舰侵入长江,焦山炮台守军进行了殊死抵抗。
沿江边木栈道前行,江水不停的拍击着山边的石崖,放眼四望,山环水绕,山托举着水,水放形于山,山的倩影在水波上盘桓如眉黛。古时的焦山因四面环水,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浮于江中,被誉为“江中浮玉”,而今日的焦山依然如故。
木栈道把我引进一座曲廊,曲廊耸立在一片绿意中,一间间缘水排列,任清凉的风在古朴的廊间穿行,让我生出一种怀旧的情绪。坐于廊下,藤蔓和横柯在廊外轻飏,凉意如花,在这初夏的时节融入江南的小景中,心绪很有一种宁静。
焦山西侧刀削般的山崖石壁上,环集着历代文人墨客和旅者留下的摩崖石刻。其年代包括了六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字体上有正、草、隶、篆等各种书法,内容丰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犹如古代书法的天然博物馆。在这些石刻中,以北宋书法家米芾和南宋词人陆游的真迹尤为珍贵。
一座小亭包裹着一块巨石,石上陆游的“踏雪观瘗鹤铭”题名石刻真迹清晰瞩目,这就是被后人称为史上“最短、最精、最美”的散文。细细读来,其石刻字迹墨饱词丽,言简意骇,刀锋犀利,用笔圆润,书法提顿刚劲有力,擗捺笔锋雄浑,虽经千百年岁月风霜雨打,仍然镌刻清晰。
三诏洞又名焦公洞,位于焦山西麓的山路旁。相传东汉末年,学士焦光,不愿做官,隐居樵山。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为周围民众治病。每天靠卖柴度日,生活十分清贫。汉献帝刘协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樵山改为焦山,这座山洞称为三诏洞。
据说,焦山原建有焦公祠,清顺治十年,和尚兴上将祠内的焦公像移入三诏洞中,焦公祠改为伽蓝殿。三诏洞在清光绪二十四年,由焦光的后人重新整修过,洞中有一尊石刻像,在七十年代被毁。现洞内的焦光像是1979年塑成的,身着隐士服,脚穿草鞋,右手执书卷,仪态大方。
过三诏洞,沿石阶而上,半山腰处是建于明朝天顺年间的壮观亭。亭名取自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诗意。登亭引颈四望,只见白水青山,江山景色荟萃于此,自然壮观美丽。亭柱上刻有三副楹联:“江天共一览,心迹喜双清”;“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金山共此一江水,王母来寻五色龙”。焦山的景色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
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塔高42米,建筑面积583平方米。万佛塔是一座明清式具有江南风格的仿古塔,七级八面,上有天宫,下有地宫。塔内设两套楼梯上下分流,外有栏杆相倚。每层回廊四通,八面有景,凭栏远眺,江天景色,尽收眼底。
万佛塔塔院设前后门厅、左右碑廊、厢房,错落有致,与塔相映成趣。前后大门两侧墙上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八个苍劲有力的石刻大字,更加体现了万佛塔庄严盛瑞的英姿。若到了夜间,万佛塔向天空中放射出八束光柱,为过往船人指引迷津。
别峰庵位于焦山双峰之间的别峰上,它是绿树环抱之中的一座别致方形四合院,别峰是指该处有别于焦山东峰和西峰之意。别峰庵始建于宋代,宋代高僧佛印法师有诗云:“绝顶无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
深山孤寺,人迹罕至的别峰庵,庵内北侧有小斋三间,天井中有一花坛,桂花树两株,修竹数竿,环境清雅幽绝。这里可称为佛家善与风景纯的完美融合,无论山、水、湖、寺,还是神、韵、风、采,都使人情不自禁把心悦,心悟。
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于雍正年间曾在这里读过书,别峰庵也因此名闻遐迩。通往小书斋的过道门头上题有“郑板桥读书处”的横额,门上还保留着当年郑板桥手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小书斋里陈列着郑板桥的生平,屋外设有郑板桥的雕像。
定慧寺在焦山渡轮码头旁,初看定慧寺,似乎不同于其它寺庙,其山门、钟鼓楼皆建于放生池上。据说,原来的山门建于清康熙年间,经过数百年风雨的侵蚀已破损残缺。在茗山法师的主持下,重建定慧寺山门,为使山门与寺内主要殿堂处于一条中轴线上,就将山门建在了庙前的放生池上。
穿过山门,眼前是三座连接天王殿的白玉桥,在中间主桥两侧的副桥上分别立着两座小巧玲珑的亭子,它们分别是纪念茗山大师的“茗山亭”和纪念焦山始祖焦公的“焦公亭”。茗公亭的对联为“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焦公亭柱上的条幅对联为:“静老追远千里而来,焦公隐居三诏不起。”
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唐朝玄奘大师的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后毁于火,明宣德年间,觉初心大和尚重建焦山寺。清代康熙南巡游焦山时才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
定慧寺在佛教禅寺中有着显赫地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私心杂念,集中思想;“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之纲领,可见“定慧”二字颇有深意。定慧寺在明代为全盛时期,其寺庙两旁还有18个庵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
定慧寺现在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整座庙宇香烟缭绕,显得庄严肃穆,古刹空灵。古刹的飞檐、斗拱、雕龙描凤的藻井在建造时没有用过一颗钉子,全部都是用小方快的木头拼合而成的,制作的工艺十分高妙,在国内的庙宇建筑中极为罕见。
天王殿前有一座木结构的方亭,上盖琉璃瓦,亭中竖立一块石碑,上面碑文是乾隆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因是皇帝手书刻碑建亭,所以称御碑亭。诗中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认为焦山在山水本色方面更胜金山。
镇江流传着“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的民谚,焦山的寺庙大多掩映于山荫林丛中,金山则以辉煌的寺庙建筑为长。《水浒》第九十一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中写道:“金山上有座寺,绕山起盖,谓之寺里山。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两座山生在江中,正占着楚尾吴头,一边是淮东扬州,一边是浙西润州,今时镇江是也。”
三诏坊是为纪念在此隐居的焦光而建的,当年汉献帝刘协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焦光三次拒不应诏,人们称之为“三诏不起”。第一次下诏时,他说家人生病需伺候不能出远门。面对第二次诏书,他则出门远游回避。第三次诏书到来,他说自己年迈多病不宜为官。
茗山纪念堂是为纪念中国佛协原副会长、高僧茗山法师而建造的。茗山法师是江苏盐城人,自幼随母信佛,十九岁剃度出家,二十岁在定慧寺受具足戒。茗山曾在湖南办理佛教会会务,创办佛学讲习所,并出任衡阳、来阳、宁乡的寺院住持。回到定慧寺后,先后任监院、佛学院教务主任、定慧寺和栖霞寺方丈、中国佛协常务理事、副会长,2001年6月圆寂。
在放生池附近有一座四柱半敞开,园锥顶的花岗岩石亭,这是镇江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东洋书道艺术协会合建的破体碑亭。破体是指独创的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多体兼容式的“行草书”和“一笔书”,它源于中国而盛行于日本。亭内石碑上刻有日人松本筑峰书李白《焦山望松廖山》“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亭的后壁嵌有10块破体书石刻。
走过一排枫树,有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一株四百多岁的古枫杨挺拔秀丽,这里是乾隆南巡时的行宫,行宫为两层建筑,据说在长江泥沙还未堆积成沙滩前,楼外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故名观澜阁。于楼上观赏江景,视野开阔,近看花木扶疏,远眺江潮汹涌,白云飘逸,群山秀丽,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据史书记载,焦山行宫建于乾隆二十六年,当时有焦山行宫、东行宫、上行宫三个部分,因战火先后被毁。现在的焦山行宫是在自然庵和五圣庵旧址上改建而成,为典型的江南小庭院,面积不过二千平方米,却有竹园、桂林,布置得十分紧凑、典雅。
从观澜阁穿小桥,过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银杏树下的焦山碑林,碑林院也叫宝墨轩。轩内的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在中国的书法界有:南有“瘗鹤铭”,北有“石门铭”的说法,而有着“碑中之王”之称的“瘗鹤铭”就收藏在这里,它与陕西汉中博物馆中的“石门铭”一起成为中国书法的奇碑。不巧的是碑林正在维护中,成为此次焦山之行的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