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老城

斯德哥尔摩老城,是斯德哥尔摩最早建立的一个城区,它坐落在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萨尔特湾交汇处的斯塔丹岛上。斯塔丹岛的面积比上海虹口公园的面积稍微大一些,仅有33公顷。但不要小瞧这座小岛,瑞典的皇宫、首相府、议会上院、瑞典政府行政楼、最高法院、皇家货币厂等都在这里,另外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诺贝尔博物馆和蒂斯卡教堂也在岛上,老城里还有古老的住宅区。

老城的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当时瑞典的首都在斯德哥尔摩西部的锡格蒂纳。由于遭到武装团伙袭击,人们从首都逃到了梅拉伦湖下游的斯塔丹岛,发现小岛的地形利于防御,再加上人们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渐渐的斯塔丹岛上就形成了一个较热闹的贸易场所,人们于是纷纷来此定居。1296年建立斯德哥尔摩城,随着之后不断发展建设,成为瑞典新的首都。

为了便于了解斯德哥尔摩老城,我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张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地图,通过这张地图可以对老城内部的布局有一定了解。斯德哥尔摩老城所在的斯塔丹岛犹如水中的一道闸门,将梅拉伦湖的淡水和波罗的海萨尔特湾的咸水分割开来。

另外,还从网上下载了一张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照片。照片最下面部分是斯德哥尔摩北城,也就是北马尔姆区。中间椭圆形的小岛是圣灵岛。照片中央的大岛是斯塔登岛,可以清晰地看到岛上正方形的皇宫。照片右下角两座桥之间的是水流城堡,右侧是骑士岛,最上面是斯德哥尔摩的南马尔姆区,左上角的两个岛是船岛和城堡岛。照片下部从左到右的五座桥分别为:水流桥、北桥、国家桥、瓦萨桥、中央桥。

参观完瑞典皇宫,走入皇宫旁的老城,只见古老的城区内密布着一幢幢楼房,这些楼房呈方形或长方形的状态,色样古老新奇,使人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这里的房子大多建于17至18世纪,形状多样,各呈特色,有罗马柱式门面或巴洛克风格的墙面,墙面还装饰有独特线条,门窗或方或圆,屋顶呈现北欧式的梯形状,顶层一排排老虎窗格外耀人,房顶上还竖立着一个个烟囱,排列有序,几乎每幢房子的墙上都有古老精美的雕塑。

城内保存至今的中世纪小巷、圆石街道和古代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风格影响。据说,最早的老城只有两条长街,分别通向东西城墙,现在城墙已被拆除。后来由于城区人口的增加,房屋建筑不再局限于城墙以内,老城的面积开始扩大,终于形成今天的格局。

老城的路面大都由小块的花岗石铺成,几百年无数人的脚步已经磨得园润、光亮。在老城的街巷里行走,仿佛回到了上海六七十年代的弹硌路。顺着老城的主路西长街一路慢行,再往里深入走进去,豁然看见原来这个城市是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沿着狭窄的街道前行,每当走到街巷的交汇处,总会豁然开朗一番,路的两旁还有许多小巷,小巷窄的只能人走,而且有坡度,有的小巷坡度还是蛮大,像往上爬山似的。

在这里看不到平房,沿街的居民住房都是高楼,其实楼房也就四到五层楼,但每一层的高度好像比国内要高,似乎是为了满足北欧人高大的身材吧。老城中建筑的色彩斑斓基调,是让每位到此一游的游客印象十分深刻的记忆。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么一座城市几乎还是中世纪的建筑群占主导,让你在现代的今日仍能体会几百年前城市的古老风貌。

老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来到这里才能体会到建筑的拥挤。老城的街道在这些高楼下似乎成为了一条条沟渠,街道的宽度也就两三米左右,有的小弄只能两三人并排走。由于老城里面的小巷太窄,两面都是楼房,城内无法通行车辆,只能步行在超级狭窄的街道上穿行于古老的楼宇间。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使人摸不清东南西北,走着转着,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这座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中世纪小城,街道狭窄、弯曲、又有斜坡,两旁小巷横七竖八,交错交溶,古老的房子各有姿态,高低不一,体现了中世纪北欧风格的古色古香。我在这古朴的北欧小城里徜徉,静静感受到了一种身心的享受。头顶上的一线蓝天曲折变幻,脚下是湿润的花岗石小道,身旁是优雅文静的北欧古风民居,沿街琳琅满目的小小橱窗,满目赏心悦目是花草娇艳,还有溶合在空气中的咖啡香甜。

老城区地方虽小,但房子排列的井然有序,在街巷里穿行,观看小巷风景,所有的小巷,幽静有色,细心观察,不时地会发现一些小秘密,发现不一样的有趣的事物,使人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沿街的各种商店小巧个性,大多是手工艺品、古董、旧货和特色的小咖啡厅和小餐厅之类。斑驳的教堂,狭窄的弹硌路,配合着飘散在空气中浓浓的咖啡香,漫步在老城区,你会感觉到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老城的小街是一种文化与岁月的揉和,是北欧精典人文的气息洋溢。无意间,我想到了中国的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这里的老城古街远隔万里重洋,是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老城石块铺就的窄巷两边的商店、酒吧、餐馆等等元素,虽然形式各异,但在本质上却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相似的精华。走在街头,偶尔会有一阵咖啡香、面包香轻轻飘来,在这慢节奏的老城中,时间似乎在此刻停止了。

虽然下起了绵绵阴雨,老城内依然是人气不减,人头攒动。无数的各类小店,唯美的古老建筑,古朴的街道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和上海的老城厢一样,斯德哥尔摩老城如今已是游客的天堂,人们悠闲地逛着各式装修精致的特色小店。老城的大小商店推出了各种充满瑞典民族特色和中世纪古老文化的商品,街道两旁的商店、酒吧、餐馆、咖啡馆、街头艺人无不以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和消费为终极目标。

在皇宫附近的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是老城最古老的教堂,它的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它是老城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大教堂不显高大,但气度庄严。大教堂从前曾是瑞典皇室举行加冕大典的地方,也是老城里最古老的建筑。1907年,古斯塔夫五世决定终止加冕仪式后,昔日豪华隆重的皇室盛典就此走入了历史,只剩下这座大教堂留供后人揣度。参观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是要收费的,40瑞典克朗一张门票。大教堂内有历代皇家骑士的徽章,还有圣乔治屠龙的木雕。

老城的中心区有一个四方形的广场,这个广场是老城的交通要道,有四五条街道在这里汇合。这里在中古时期是老城的中心,广场周围环绕着色彩缤纷商铺楼宇。1520年11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就是在这个广场上屠杀了反对他的瑞典贵族,制造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惨案。这场屠杀激起了瑞典人的反抗,最终选举出古斯塔夫·瓦萨为瑞典国王,带领瑞典脱离了卡尔马联盟,并将丹麦人驱逐出瑞典。

在中世纪时,这个广场只是老城中心的一个露天市集,在经历了十五世纪初的一场火灾后,这个露天市集得到扩建,并逐渐被永久建筑物包围,从而发展成今天的广场。由于这个广场汇聚了老城的精华,每天都有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这里是老城最热闹的地方。广场边有典型的维京时期风格的楼房,有老城区最古老的水井,有世界上最早的国家银行,有古老的券交易所,还有诺贝尔博物馆。

广场向东的克普曼加塔街,是老城中最古老的商业街。在这条最古老商业街的尽头,耸立着一座青铜雕塑,这座雕塑与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中的圣乔治屠龙木雕是一模一样的,可以说是木雕圣乔治屠龙的青铜版。传说,一条恶龙霸占了城堡的水源,要城堡里的人献一名少女做祭品。民众通过抽签选择牺牲品,但却选到了公主。公主被送到龙巢之时,圣乔治旅行来到了这个地方。他凭借着信仰之力,屠龙救出了公主。

蒂斯卡教堂也称为德意志教堂,它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红砖白棱的教堂有座漂亮的绿铜尖顶。在中世纪,教堂所处的位置是德国民众的聚集区,而芬兰人在这里建造了同业公会会所,后因德国人在聚集区长期没有自己的宗教场所,1571年,瑞典国王约翰三世批准德国移民建立自己的教堂,这座教堂也就成为最早在德国以外的地区建立的德国教堂。1878年,教堂的塔楼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1887年教堂重建塔楼,这座教堂成为老城的最高点。由于教堂就建在街道边上,只能远远的才能拍到它的尖顶。

谷港广场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南端,它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尊手拿连弩的半蹲铜人塑像。广场边的楼房都被改成了精致的小店和温馨的咖啡馆,出售的商品充满了北欧风情。广场南面是蒙克布罗大道,一端通往斯塔丹岛最南端的卡尔约翰斯广场,另一端可以通往市中心火车站。谷港广场附近还有连接市中心的地铁车站,是交通比较方便的一个广场。

斯德哥尔摩老城并不是指斯塔丹岛的老城,一般意义上老城是由斯塔丹岛、圣灵岛和骑士岛三个小岛组成,在这三个岛中斯塔丹岛是最大的一个,而呈椭圆形的圣灵岛是最小的。圣灵岛也称海尔根德岛,它四面环水,国家桥和北桥分别穿过圣灵岛连接着老城和北城,岛上的主要建筑就是瑞典的国会大厦。在北桥下面还有一个斯德哥尔摩中世纪博物馆。

从这拱门下的Riksgatan路可以穿过议会大厦所在的圣灵岛,再走过国家桥就可以到达北城的王后街,王后街是斯德哥尔摩最热闹的步行街。在大拱门的上方有三王冠的瑞典国徽,代表了这里是瑞典政府的办公场所。

普及一下:瑞典的国徽和我国的不同,瑞典的国徽分为大小两种。小国徽为瑞典政府使用的,称为三王冠国徽,为蓝地的盾徽,盾面绘有三顶金冠,盾顶有一顶王冠。大国徽为王室使用的,图案带有中世纪色彩,饰有王冠的蓝盾放置在华美的帐篷中,盾面上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三顶王冠,代表着瑞典的君主立宪制;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着王冠的金狮,它象征古老的福尔孔王朝。大盾中有一小盾,小盾左面由蓝白红三色斜纹和一把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座水中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代表了瓦萨王朝及继承人伯纳道家族。盾徽两侧侍立着一头戴着王冠的雄狮。

瓦萨桥是连接老城和北城的一条重要通道,我住的酒店就在瓦萨桥北城附近,进入老城十分方便。有人说斯德哥尔摩群岛如一把晶莹璀璨的珍珠,散落在美丽的梅拉伦湖和浩荡的波罗的海的湖海交汇处,一条条玉带似的桥梁将这些岛屿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城市,它既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又有现代化都市的繁荣,被赞美为北欧的威尼斯,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在中央桥与瓦萨桥之间的水面上,有一座很小的小岛,这座小岛叫水流城堡。小岛上有一条小桥连接着瓦萨桥的中部,在岛上茂盛的树林中建有一幢三层的建筑。1740年,一个瑞典商人购买了该岛,在岛上为自己建造了一所石头房子。现在的水流城堡始建于1897年,1953年成为瑞典体育联合会的总部,从1996年以来这里是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的总部。

斯塔丹岛的瓦萨桥头两旁,分别是邦德宫和贵族宫。邦德宫是瑞典最高法院所在地,始建于1662年,是法国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建筑,中央建筑被一个高陡峭的铜制屋顶所包围,角落凉亭的圆屋顶环绕着铜质屋顶,凉亭间是一个小型巴洛克式花园。贵族宫,也叫贵族院,始建于1641年,现为瑞典议会上议院。西方国家的议会有一院制议会和两院制议会,在两院制议会中,一般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也有称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骑士岛也称里达尔岛,它是斯塔丹岛边上的一个小岛,但它也是老城的一部分,岛上拥有许多17世纪以来的私人宫殿。骑士岛大部分现存建筑都兴建于17世纪,当时该岛是一个贵族区,因此而得名。骑士岛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包括东南角的老议会大厦,东岸的旧国家档案馆等,岛上塔状的屋顶构成了斯德哥尔摩天际线的轮廓,如果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方向望骑士岛,骑士岛犹如海市蜃楼般飘浮在梅拉伦湖上。

连接斯德哥尔摩北城火车站与南马尔姆岛的中央桥从斯塔丹岛和骑士岛中间穿过,将斯塔丹岛和骑士岛完全分割开来。斯塔丹岛和骑士岛通过里达尔桥相连,站在里达尔桥上看从脚下急驶而过的车流,中央桥与远处南马尔姆岛上的古老建筑相互映衬,使这座历史悠久的“桥间之城”更显得美丽壮观。

骑士大教堂也叫里达尔教堂,它是骑士岛的主要地标,这座教堂非常古老,建造时间可以上溯到1270年。教堂原是方济会修道院,建成不久就被改建为哥特式建筑的教堂,以后教堂又经历了多次的重建和扩建。1835年,教堂的尖塔被闪电击毁,此后代之以目前的铸铁尖顶。骑士大教堂是瑞典国王举行葬礼的地方,从1632年到1950年间,从瑞典的君主都安葬在这里。

骑士大教堂墙边的小型尖顶建筑是放置去世国王的殿堂,很明显是后建的建筑物。教堂中建于1633年的中殿内,安放有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四世、古斯塔夫三世的石棺,另外还有王室姻亲的墓。建于1738年的中殿内,葬着国王卡罗十世、卡罗十一世、卡罗十二世和他们的王后,以及王室的王子。建于1858年的中殿内,安葬着现王朝的卡罗十四世及其妻子,奥斯卡一世及其妻子,古斯塔夫五世及其亲属。

在骑士岛中央的比尔格.雅尔广场,立有19世纪的比尔格.雅尔的雕像。尔格·雅尔是斯德哥尔摩的建立者,当初尔格.雅尔选择在这里建城,也是看中了斯德哥尔摩的位置处于梅拉伦湖的出海口,又是天然良港,适合船只停靠,在此建城可以抵挡外国军舰的侵犯。

在比尔格.雅尔广场周边聚集着三个宫殿,弗兰格尔宫位于广场西侧,这座宫殿两旁因设有中世纪的防御塔,最令人印象深刻;广场东侧有斯滕博克宫和黑林施泰因宫,广场北侧是Schering Rosenhane宫,如今这些宫殿都归瑞典上诉法院使用。

顺弗兰格尔宫边上的斜坡而下,来到骑士岛西侧的梅拉伦湖畔,这里是欣赏梅拉伦湖的骑士湾风景的最佳处。站在亲水平台上,眼前的梅拉伦湖如画般的奇妙全景,令人不禁赞叹这水城之大美。梅拉伦湖开阔的水面给沿岸的建筑群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舞台,欣赏着水面上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交辉的画廊,心中不禁想着这是城市和大自然结合得最完美的“楷模”,无论把视线投向那里,都是“满目皆风景,无处不风光”。

在这座充满了中世纪北欧风格的老城转角处,年轻的王子和公主依偎在那由大块的彩色铺成的墙壁旁,一起许下一生的承诺,从时谁也无法将海誓山盟的痴情所埋葬。邂逅在斯德哥尔摩老城,是一种惬意,一种向往。想象中他们若牵手一起漫步在这片复古风格的街道头,这是一种极致的唯美。

晚饭后,天暗了下来,似乎对白天的老城还意犹未尽,反正住的也不算远,我又来到了这座迷人的老城。在游历老城时,我发现许多的城市都保存着一个独特的区域,这些区域就像是藏着许多历史秘密的时光宝盒,被当地人珍藏着,这款独特的区域往往就在这座城市的老城。两百多年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瑞典,把整座美丽的老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或许内部的功用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但外观却和从前一样,数百年来未曾改变。

老城的房子都具有几百年的历史,临街的一楼都成为了店铺,随便走到一栋建筑的附近都能感到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时尚。漫步在复古风格的街道上,身旁是那种黄昏色的古老街灯,在迂回的巷子里,也许下一个转角就是瑞典的皇宫,或者便是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大教堂,也有可能转到了老城中心的大广场。总之,我很喜欢这里的小巷,走在或红或黄或绿的房屋间,一条石块铺成的小道会把我带到哪里呢?随它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