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的小学数学课堂分析

基于问题情境的小学数学课堂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应按照小学数学学科的逻辑系统进行,并能充分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了解其年龄段的智力发育水平,使其主动接受新识。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化学习的基础,应重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习氛围轻松有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一、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创设故事情境,并在故事中适时地添加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小学生喜欢听有意思的情节这一特点,要尽可能地设计更加接近他们生活的趣味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肢体的有效互动,营造出情境性,带领学生感受到故事的有趣情节,并增设有效的问题,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交流,建立一个活泼师生双边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加法》一课时,加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之后学习其他运算的基础,结合加法的特征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难以长时注意力集中的现状,在讲课刚开始设计出有趣的小丑玩气球的故事:“游乐园里,有一个可爱的表演小丑,他准备了好多个不同颜色的气球,要送给前来游玩的人,我们来看看他的两只手里分别拿了几个?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呢?如果他的两只手里的气球攥在一起,总共又是多少只呢?”通过一步步地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数的认识”逐步地回答问题,教师更好得循序渐进讲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验数学有趣的魅力。

二、立足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

抛出有趣性、生活化、已有经验的问题,让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解答的教学模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立足于生活经验的问题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例如,学生学习百分数意义这一课时可以创设演示实验的问题情境,准备两个杯子,标上“1”和“2”以做区分,在其中盛上等量的水,在标有“1”的杯中加入两勺红糖,在标有“2”的杯加入一勺红糖,然后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杯子中红糖水的颜色一样吗?此时大家认为哪个水杯的红糖水更甜?”让学生们通过这个直观的操作过程,认真观察并思考,选出小组代表尝一尝,得到结论:“在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红糖放得多的水颜色更深,也更加的甜”,然后再分组讨论:“如何表示出哪杯红糖水甜呢?”将问题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中,让学生更容易投入,找到问题解决办法。

三、创设操作实验的问题情境

结合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性格特征,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思维方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挑战、自我探究、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得感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应用,为了更好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创设了一个有效的学生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新学期开学,我们班上要选择一名数学课代表,我们全班全体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将这三名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再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将自己认为符合条件的数学课代表的名字写在纸上并折起来,进行投票,投票结束后,将选票进行统一收集整理,让我们的文艺委员唱票,让班长以“正”字的方式记票,待这个过程结束后,大家每人进行一下统计,班长在黑板上进行统计,并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印象深刻,并且在之后的投票场合中,也能熟练的操作,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有效运用。

四、注重过程评价的问题情境

教师应注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的有效评价机制,让学生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并对掌握的程度进行细化评价。评价方式又分为多种,例如像言语口头评价,作业评价,试卷的分析评价等等,在评价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动态,以便调整所问的问题。例如在一年级上册《8和9》一课中:小朋友们,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老师问问大家,在平时的生活里有没有好好爱护我们的环境啊?你们是怎么保护我们的环境的?这天阳光小学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在校园里护理花草呢,说说你们看到了几盆杜鹃花,几盆牡丹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在前两个问题上,学生说出自身关于保护环境的做法,都要给予肯定得目光,更不要吝啬赞扬的话语,这在情感态度上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后面的问题是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正确,要表扬和鼓励,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内心体验。教师要加强教学策略优化改进,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评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