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的应用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当归:“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与木气相宜,酸则郁而辛则达,寒则凝而而温则畅,自然之理也。血畅而脉充,故可以回逆冷而起细微。木达而土苏,故可以缓急痛而安胎产。
诸凡木郁风动之证,无不宜之。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组成: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炙甘草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量大)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按语: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主方。因其具有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营卫以通阳气的功效,与本病病机吻合,且标本兼顾,故移用治疗本病获得良好疗效。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义:
本方多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疗当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临床运用:
对于血虚寒凝的关节痛,冻疮,痛经首选此方。治腰腿疼血虚寒凝者,可加川断,牛膝等活血祛瘀;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加吴茱萸,若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加乌药,茴香,香附等理气止痛。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
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
胡希恕医案:
郝某,女性,30岁,1965年12月6日初诊。
四肢关节疼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润,舌质暗红,脉沉细。
分析:脉沉细,四肢关节疼冷,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润,太阳太阴合病。舌质暗红,里寒血虚。
辩证:此属外寒内饮、血虚寒凝,爲当归四逆汤方证。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10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5枚
结果:上药服3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痛消除。
杨兆林主任医案: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冻疮
王某,女,11岁,学生,郑州人。瘦小,每年手脚都严重冻伤,皮肤暗紫,个别地方溃烂,手脚冰凉,怕冷,月经初次还没有来,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外 用“冻疮膏”无效。家长为防止孩子冻疮再次发作,所以请求提前预防治疗,舌淡苔白,脉细微。
病机: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
治则: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5g、通草10g、吴茱萸10g、生姜10g、仙灵脾15g、炙甘草10g、大枣10枚。十付水煎服,、,同时告诫患者家属,体寒血虚需要一段时间治疗,不能着急,患者运用此方调理近两月余,患者怕冷减轻,冻疮没有再发作,月经也来了,家属很是高兴。
按:沉寒需要疗程治疗,年少肾阳虚,故加仙灵脾治疗。
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辽宁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自厚生”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