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近总结娃的寒假时👉【过年放飞?魔都三年级娃的寒假是这样过的】,提到过我们假期中坚持完成得较好的一项内容:小古文背诵。整个寒假一天都没落下,目前《小古文100课》这套书的上册50课已经全部背完。
很多朋友告诉我:小古文类的书在我们的推荐下也早就囤了,但总也没时间、没计划带孩子学过,诗词背诵尚且坚持不了,何况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古文?就算撸起袖子尝试背了几课,发现每次都得花上1小时,费妈费娃,立刻劝退了,该如何坚持?(PS:本文为个人经验总结,不提供价值引领。分享内容如有不当,也请各位大牛批评指导。)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比如,孩子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长》《郑人买履》《狐假虎威》,熟知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课本里学过的古代人物故事《破瓮救友》《王冕好学》《李广射虎》等等(PS:以上部分篇目分布在部编版三~五年级课本中)。此外,还包括孩子们不是那么熟悉的古代圣贤语录、经典篇章,以及诸如描写四季、山川等的优美短章。怎么说呢?如果拿果宝来举例,她从会说话开始我就带她坚持学习古诗文到后面变成了热爱,目前的感觉,就是脚踩风火轮,轻松且愉快。论小古文的话,目前也就是诵读一遍,她自己翻译一遍,再看一遍就可以开始背,背第一遍会有些磕巴,到第二遍就能顺利过关,整个过程也就是10来分钟。有朋友问,小古文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合适?我的建议是,从你认为合适的时候。全国统一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从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开始初次出现小古文,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提前,也完全可以在古诗词启蒙、诵读的过程中穿插进行。当然,这个”合适的时候“还是要建立在孩子有一定古诗文词汇量积累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孩子对诗词古文、成语的接触很有限,上来就是文言文,哪怕再浅显的,听起来也是鸟语。如果不知道意思的音节太多,孩子就会不想听。大家脑补听到一堆自己不擅长外语的感受就知道了。如果一个孩子读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对于“严霜既降,百花零落,唯菊独盛”的小古文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读过“儿童急走追黄蝶”,也会更容易理解”兔走触株“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所以一定的古诗文的积累还是需要的,至于这个量是多少,倒是没有那么明确的KPI,几十首的诵读量是最基本的吧。另一个,是孩子日常要积累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小学课本中关于自然的描写很多,如果只是从书本上去接触自然,会觉得较难记忆。只有真正到自然中去观察、体验了,才能够记住。比如小古文中写景文章状物的文章,在阅读的前后,亲眼去看看“细雨如丝”是什么样子的,“荷梗直立”又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孩子只要理解了,并不会去刻意分辨这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他能够直达语言要表达的内容去感受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开始的小古文学习,也因此而容易获得对文言文的亲切感。2、小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汉语言的典范,能增加孩子的汉语语汇和语感。孩子会将书面语言顺利迁移到作文中,并注意说话、写作的简洁明快、声律和谐等。3、因为读、诵、熟,小古文里的那些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情怀、中国美感、中国气派、中国意识,就随同文章一起内化为了孩子的中国灵魂。4、可以有效避免孩子进入中学文言学习后的畏难情绪。大家知道,增加古诗文比例是如今语文教材和中高考的趋势。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上海市中考语文卷的文言文部分为40分,占比27%,各省高考卷文言文占比也在22%以上,会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古诗文的综合素养,难度不小。👇以下摘自上海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不是只有简单的默写和翻译而已。而在我的生活中见过一些中学生将文言文学习视为畏途,别说深入理解,连背诵都是生无可恋,着实可惜。如果儿童时期有积淀打底的话,相信后面可以从容许多。如果一个孩子幼时读过“与父母之爱子无异”,那么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时就很容易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背过《雪夜访戴》,就会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对东晋士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有很好的理解。5、符合我家经常参加课外比赛的要求。去年娃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类官方认可的两项重要比赛:一项是”雏鹰杯“红领巾国学达人挑战赛,在区级复赛和市级决赛的试卷上都分别遇到了一篇小古文的考察,她告诉我答得很轻松,而当时在课内她还从没有接触过文言文;另一项比赛上海市小学生古诗文大会前几年的真题中也出现过小古文的篇目考察。小伙伴@布蕉绿童鞋随后会有专文讲述她学习朱文君老师教案的心得,“小古文”这个词就是朱文君首创的。她多年一直推崇和研究、实践小古文教学,已经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选材和方法。本文我只分享一点我自己的观点:首先家长不要对文言文发怵,否则肯定会影响孩子对它的心态。其次,学习古文,如果光只是“读”,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背”。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有人说,今天背完明天就忘了怎么破?我是没有要求孩子滚动复习小古文的,它只是我们通往长篇古文甚至文言原著阅读路上的一条拐杖,就像拼音一样,会读写汉字后迟早会扔掉它,虽然它还会和汉字并行一段时间。我只是觉得打好了小古文的底子,前路就会非常通畅,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脚踩风火轮的感觉。至于什么时候停止,没有一定的量化,可以随性为之,当然也可以和不“小”的古文穿插进行学习。比如果宝一年级听到三年级的姐姐在背《爱莲说》,她就顺便跟着背下来了;看到《汉声中国童话》里桃花源的故事,也就来了兴致把《桃花源记》背完;《岳阳楼记》,是听了央视Boys的歌,好听,连听6遍,找来原文背完!《孟子离娄章句》《小石潭记》《黄鹤楼记》《核舟记》是参加比赛指定用书上的篇目,背~在儿童时期开始小古文学习并不是必须的,毕竟零基础交给学校老师,跟着教材一路学上去的还是大多数人。有这些时间,学点数学、英语、音体美,也很香。不过如果想学了,就开心一点,虽然是要应试的,但是学的时候,还是当作是陶冶情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