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跳灯,这台本田Prelude依然咸湿

Prelude如何以“咸湿”一战成名?

点击这里回顾。

凭借着性感(?)的造型,不俗的性能表现,当时少有的标配天窗,以及极为咸湿的副驾驶座椅,本田Prelude成为了日本年轻人心中最适合撩妹的车型。一直发展到第三代初期,它仍然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Date car。

第一代Prelude在4年间售出超过17万台。它的最大卖点,是当时少见的电动天窗。

卖得最好的Prelude当属第二代,4年的生命周期居然卖出超过33万台。

第三代Prelude在初期仍然有着不错的销量,3年时间总销量超16万台。它也是史上第一款搭载机械式4WS的量产车。

直到S13型Silvia的出现,本田Prelude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FR布局对于血气方刚的男性消费者有哪些副作用暂且不说,凭借着更具未来感的线条,S13在当时甚至还吸引到很多女性朋友。

正如当时的日产社长久米丰所言,S13型Silvia是用来干掉Prelude的。

面对此等情况,本田自然也想了办法去补救,1989年,他们推出了第三代Prelude之中期改款,除了一系列的小修小补以外,最为突出的,大概就是Prelude inx这一衍生车型(下简称inx)。

inx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抛弃了跳灯设计,而改为更为传统的明灯,当然了,与同期的一些本田高级车一样,它的明灯也是细长条状的造型。参考了不少资料,都指出inx的推出,其实是为了对应北美部分地区对于头灯的新规(头灯常亮义务化),但其实这台车的出现,也是本田应对S13的一个手段,按照本田的想法,他们打算将Prelude的受众群年龄进一步扩宽,而inx的定位,其实会较Prelude高,或者说更适合年纪相对较大的人群,当然,价格也会稍稍上升,贵大概40000日元左右。

当然,本田还是会想办法让你觉得,这折合2555块人民币是值得的。所以除了改为明灯以外,inx的车头造型也有一些变更,车内虽然和标准版本的设计并无差别,但是用料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譬如它的座椅采用割绒面料,遮阳挡以及车顶内衬也采用了布质包裹,相比较之下你甚至会觉得Prelude会有点简陋了,配置方面本田也对两车作出了区分,Prelude的最低配车型XL,到了inx则被取消,另外最高配的Si,两者也有不同,Prelude的顶配为Si TCV,标配了LSD,而inx的顶配是Si SRS,标配了驾驶席安全气囊,或许从这一点看来,两者在定位上的差距会更为明显。

当然,撩妹无关年龄,像是天窗,以及安置在副驾驶位,但靠近驾驶席一侧的咸湿拉杆(スケベノブ)等等设备,在inx上面都会有。

至于动力,嗯,也是跟同年代的Prelude一样,全系搭载B20A机器,当中的Si版更拥有145ps/176Nm的不俗输出(最后期的参考美规设计的Si States则配备B21A 2.1L机器),与发动机匹配的同样是5MT/4AT(4AT输出调低至140ps)。操控性能方面自然也不用担心,Prelude的4WS,在它身上同样有配置。

虽然动力看似较以前少了20ps,但实际上是因为测量的方式发生了转变。1985年以前的日本车均采用所谓的“グロス軸出力”的方法测量输出,之后才改以“ネット軸出力”法测量,笼统地说,两种方法差别在于,前者更像是在测试发动机本身的数据,而后者则会将发动机实装到具体车型上,整体而言测出的数据会更贴近于实际情况。

虽然本田已经很努力了,但最终依然未能挽回劣势,虽然这一代Prelude依然拿出16万的销售成绩,但隔壁日产的S13型Silvia却卖了30万辆(5年时间),差异之大让人泪目。而Prelude车系,也在这场“战争”后一蹶不振,昙花一现的inx,或许只是当时本田不服输的挣扎罢了。

Prelude inx型录

“大人要有大人的样子,inx”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