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13载(754年)考中进士,唐代宗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唐德宗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与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他的诗集里十之八九是送行赠别或者唱和吟咏的诗歌,著有《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寒食》(《寒食日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王若水点评:
这首诗是韩翃写的寒食节的名篇。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之前三天(清明是冬至后的一百零八日),为了纪念被大火烧死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功臣介子推所设立,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唐朝曾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并有祭祖习俗。
春日的唐都长安,到处百花盛开,寒食节这天,春风吹拂着御道的柳树,柳枝在空中曼妙的婆娑。天色渐渐昏暗,因为禁火,全城一片漆黑,只有皇宫的特权(更多是为了安全),这一天才可以点火,而皇帝心中也惦念着亲近的大臣,将燃烧的蜡烛分赐给他们,让这些大臣也感受恩泽,一沾雨露。
这首诗我想说明两处与多数观点不一致的地方。
其一是“御柳”。或许我们只看到过现存的明清皇宫——故宫,里面的御道庄严肃穆,除了巍峨的宫殿,没有植被景观,我们就想当然的认为御柳说的是御花园的柳树。其实不然,大唐王朝的皇宫御道两边,是广种树木,鲜花盛开的,所以御柳应该指的是御道两旁的柳树,这句点出御道,才有下句“传蜡烛”的“传”,有了“传”,更自然地写出“散”,寓意恩泽广被。这样理解,这首诗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静态图画从长安城的全景,到御道的特写,进而勾勒出动态的图画,传蜡烛,散五候。而如果理解为御花园,前后两句的连贯性就不协调了。
其二是这首诗的整体思想是不是委婉的讽刺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我认为不是。多数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诗:“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人作此诗是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我是不同意这种解读的。
“汉宫”实指唐朝的皇宫,不错,但是以汉代唐的借指不一定就是借古讽今。古人由于对当代君主以及所尊敬的人不得直称其名,所以写本朝的事有不便之处,而且,唐朝人性格豪迈,渴望开疆扩土,建功立业,汉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都蓬勃发展,唐代人认为前朝能与唐代相类比的只有威名久远的汉朝,唐代诗人有很深的大汉情结,这才是唐朝诗人多用大汉王朝指代唐朝的重要原因。如白居易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长恨歌》,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全诗没有一点点讽刺的意味,柳宗元《古东门行》中“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指唐宪宗调兵遣将规模的庞大,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也是写唐朝将士的英勇气概的,这些汉唐的借指全无讽刺含义。
“五侯”指同时封侯的五人。两汉历史中五人同时被封侯的记载有三次:汉成帝封其舅王谭平阿侯、王商成都侯、王立红阳侯、王根曲阳侯、王逢时高平侯(《汉书·元后传》);汉桓帝封宦者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左悺上蔡侯、具瑗东武阳侯、唐衡汝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其子梁胤、叔父梁让及亲属梁淑、梁忠、梁戟皆封侯。(《后汉书·陈蕃传》),而诗中的“五候”应该泛指豪贵权门。中晚唐时期确实是宦官受宠、专政朝纲的乱象,但是不能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就牵强的解释典故。宦官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宦官既然时刻伺候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就一定会住在皇宫中,在宫外有家的宦官能有多少?何谈皇宫传的蜡烛散入宫外“五侯”宦官之家?这种将“五侯”曲解为五个宦官同日封侯的典故,可能是对汉朝其他“五侯”典故的无知,也可能就是为了批判中唐宦官弄权的解释而故意为之,如果是后者,这种行为与“文字狱”的曲解诗意的做法本质上是一样的:完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罔顾事实!无论自己的目的是“高尚”抑或卑劣。
再来说说普天下都严禁烟火的寒食节,皇宫中却有火点蜡烛的现象。我认为,这绝对不是皇帝为了区别于普天下百姓而拥有的不必要的特权,而是为了皇帝安全考虑所作的必须措施。偌大的皇宫,如果夜晚没有蜡烛照明,漆黑一片,那一国之主的皇帝的安全就无法保证了。
还有需要说明的就是皇帝传蜡烛给近仕大臣,当然彰显了皇帝的恩泽广被,有福同享的皇恩。更重要的是,这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忠心为主,居功不傲,隐不违亲的奉献精神和孝道品德,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汉儒文化所大力推行的伦理准则。皇帝也是借此告诫大臣们要向介子推学习,忠君,爱国,奉献,孝亲。这样解读更忠实诗人愿意,更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此诗的引申意义也更浓烈。
最后说一个事实,可以更进一步证明,这首诗不是讽刺诗,而是有着深深歌颂皇帝意味的诗歌。因为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广泛流传,并且受到的皇帝唐德宗的赏识。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承命为皇帝草拟诏令的人才缺乏,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同名同姓,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德宗,德宗说,就是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以诗句区分两个大臣,可见皇帝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
《章台柳·章台柳》(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柳氏)
杨柳枝 ,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李都蔚点评: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那是天宝年间的旧事了,彼时韩翃羁留长安,与李王孙交好。李王孙有爱姬柳氏,歌舞酒宴中与韩翃相识,才子佳人,一见倾心,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柳氏为人歌姬却不是妾室,古代达观贵人多养家姬,姬容颜姣好、能歌善舞、有的还能填词作曲,交际之时,这就是显示自己门第修养的方法之一)。李王孙也是个豪爽仗义的男子,宽宏大量,不以柳氏“移情”为忤逆。反而对两人都很负责,不但将柳氏赠于韩翃,更慷慨解囊拿出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两人成婚后的第二年,韩翃新科及第,按礼要回老家省亲,就将柳氏留在长安,不料安史之乱起,两京沦陷。这一番兵祸战乱,身历其中的诗人们无不痛苦不堪,从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可以窥见他们当时的感受。被留在长安的柳氏呢,可以想见一个柔弱的女子碰上战乱,说怎样担惊受怕都是不为过的,可以依靠的人不在身边,身边又兵荒马乱时时有人死去。说实在的,柳氏实在是一代奇女子,她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很冷静地剪去长发,穿上缁衣,寄居法灵寺,等待与韩翃的相聚。
战乱中,韩翃流落青州成为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府书记,与柳氏天各一方。这场战争,让很多人失散了。等到唐肃宗收复长安,韩翃便派人到长安四处寻访柳氏,并给她送去一囊碎金和一首《章台柳》,可见他的用情至深与体贴之情。(“章台柳”三字被后人用滥,其实当时它在韩翃笔下只是一个男人对妻子的思念而已,只是用来暗喻身在长安的柳氏。而“章台”亦不是娼家聚居之所,它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章台下有街名章台街,旧时常常用来代指长安。而后来不知何时,渐渐竟演变成了花街柳巷的代名词。)柳氏捧诗呜咽,深知男人对自己的爱意和怀疑试探。他既担心她的生死安危,又担心她红颜凋零不堪相看,更恐值此兵荒马乱之秋,她已为他人所劫夺占有。他的九曲心肠她都看的明白。肯定了韩翃对自己仍有爱意牵念的柳氏心潮起伏,再难像以前那样心如止水地待在寺庙里渡过余生。她开始蓄发等待和韩翃的团聚,但不幸发生,不久她便遭到番将沙吒利劫持。
韩翃回到长安,寻柳氏而不得,他在长安的街市上心灰意冷地行走着,而他的柳氏就在这时坐着马车轻轻的过来了。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韩翃喜出望外,柳氏也看见了他,她于是狠狠地落泪,心里怨恨着造化弄人。擦身而过的瞬间,她给他丢下一个装了口脂的小金盒,包着金盒的锦帕上写有给他的答赠诗《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韩翃得诗后百感交集,手捧香脂盒痛苦不堪又一筹莫展。他那时还不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未敢轻易得罪番将,后来得到有侠义心肠的人帮助,向肃宗禀明此事。这一场官司打到皇帝驾前才有个了结,肃宗下诏断柳氏归韩翃,离散多年的两人终于破镜重圆。
从此才子佳人过上了齐眉举案、赌书泼茶的幸福生活,这个大团圆的结局给这段颇富戏剧色彩的爱情画上一个完美的惊叹号,这两首词因此也被人广为传唱。最重要的是,她与他之间失而复得的情感经历无人可取代。谁丢失了谁,人生都是一种缺憾。
附: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大约农历三月,清明节之前三天(清明是冬至后的108天)。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减为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前一天。唐太宗时还曾下政令将祭祖定于寒食节这一天,曾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插柳、踏青、咏诗、秋千、蹴鞠、牵钩(拔河)、斗鸡、赏花、馈宴等风俗。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明清时期,“清明”之称多于“寒食”,呈取代后者之势,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寒食节的祭祖习俗与清明节合并(而寒食节渐渐被人们遗忘)。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和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更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
寒食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不言禄”,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禄”,成为我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屈原、西晋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及元曲也有一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