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一言不合就摔东西、打人?

前两天逛街,在超市儿童玩具陈列区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想要某一个玩具,在被妈妈拒绝后,便开始大发脾气,动用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武力方式”:

咬妈妈的衣服、打妈妈的肚子、大声哭喊、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看着围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年轻的妈妈有些尴尬,再加上孩子实在闹得厉害,最终买下了玩具。

看着孩子破涕而笑的小脸上,微微透露着得意,妈妈很是无奈。旁边一位阿姨感叹道:

“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个个人小脾气大,我家孙女也和个爆竹一样,有点不顺心就炸。本来和小朋友玩得好好的,一转眼就干上架了,现在小区里的好多小朋友都不和她玩,看着又可怜兮兮的。”

听到这样的话,不了解的人便会觉得,孩子会这样,还不是家长惯的。其实这些总让人“扫兴”的孩子也没少挨打。

比如,孩子企图用自己的暴脾气控制父母的时候,一部分父母会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希望可以用父母的“威严”控制孩子。

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孩子的脾气会因此更加暴躁。

其实,面对孩子不可控制的情绪,不管是妥协还是硬碰硬,都是不可取的。想要让孩子乐观开朗,远离“脾气大王”的称号,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总是会情绪失控。

人天生受到攻击本能的控制。

首先,我们要明白,会让孩子有失控行为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符合人的本能,比如对恐惧和需求的本能。

同样,孩子不能控制脾气引起的行为,也是属于攻击本能。

攻击本能又分为情绪攻击和行为攻击:

情绪性攻击常常伴随着比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样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情绪变化快,一不如意,就会大喊大叫,或者摔玩具,也常常会为了争夺玩具而攻击其他小朋友。但他的行为是和恶意攻击别人有本质区别的。

行为性攻击一般是由孩子的肢体语言不当引起的。比如孩子对自己的控制感比较差,本来只是想和对方开个玩笑,却因为“没轻没重”弄疼了对方,一场冲突便开始了。或者是孩子想要和你亲近,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便有了具有攻击性的行为。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所具有的攻击行为的本质也会慢慢改变;

比如,有的孩子会通过攻击的行为,来达到寻求关注、泄愤的目的;

有的孩子则会通过攻击性行为,在同龄人中找到优越感;

还有的孩子则是因为认知的局限,觉得自己先攻击别人,别人就不敢攻击自己。

孩子在这个时候的攻击性行为,已经和之前的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善意的攻击行为。

如果不及时矫正,攻击性便会慢慢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也曾指出:攻击性是先天的,但外部环境影响着婴儿处理自己先天攻击性的方式。

在好的环境中,攻击性会成为一种有用的能量,为工作和游戏、学习做出贡献;在不好的环境中,攻击性便会变成暴力和破坏性行为。

所以,虽然孩子与生俱来就会受到攻击本能的驱使,但让它如何发展,则和后期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攻击性?

有人觉得孩子性格不好,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最直接的关系,是父母提供的教养环境,比如父母的这三种行为,便会给孩子的攻击行为提供了不好的“繁育”条件。

1、父母缺乏原则,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

古话说:“田是别人家的好,娃是自己家的好。”当孩子含着眼泪,为了某样东西或者某个目的和父母发脾气的时候。

有的父母的心便碎了,赶紧妥协,帮孩子达到目的,希望孩子早点展开笑颜。这样的有求必应,在父母的眼里是爱,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一种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

父母这样没有原则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孩子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探测父母的底线。长此以往,孩子便会用自己的情绪和攻击作为手段,企图控制父母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不够细心,总是忽视情绪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孩子从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会有自己的思考,父母的忽视和缺席,都会造成缺乏关爱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的孩子,便会发挥自己的攻击本能,表达自己的抗议。在家庭剧《小欢喜》中,已经上了高中的季扬扬,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情绪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对同学、对父母都有很大的攻击性,尤其表现在情绪上。

3、父母对孩子总是暴力相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缺乏安全感。

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严厉教育,一直都是被追捧的。从小接受这种教育的父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方法嫁接在下一代的身上。

而研究表明,父母的体罚越严重,儿童攻击性行为就越多。也就是说,父母的这种教育,会加剧孩子的攻击行为。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或者自身的脾气等,也会把自己的暴脾气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感受不到安定性;

一方面便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把攻击性传播出去,逐渐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则会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情绪不稳定,对身边的人进行无意识的攻击行为。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攻击行为?

好的父母不会去控制孩子的行为,但却会在无形中纠正孩子的“旁枝偏叶”,让孩子茁壮成长。

所以,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用这三个方法来“无声润物”,改变孩子。

1、让孩子明白用语言表达负面情绪,而不是用行为来发泄;

一个人会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比如愤怒。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很好的处理负面情绪,当负面情绪给孩子带来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时,便可能会用攻击的行为表现出来。

所以,教会孩子识别负面情绪,并懂得用语言表达,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哪怕一开始孩子只会说“我生气了”这样简单的语句,孩子的情绪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这时,父母可以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并多教孩子一些表达情绪和情感的词语,比如“吓了我一跳”、“我感到很孤独”、“这样真惨”等。

在孩子第一次接触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多点耐心,给孩子恰当的说明解释。

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情绪的负面值,比如用“非常”、“有一点”等词语,也可以用1到10的数值来表达。

这样,孩子就可以具体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2、父母在提高和孩子亲密度的同时,给孩子做好示范;

父母和孩子建立足够的亲密度,孩子对父母便会有足够的依赖性,这也会体现在“听话”上面。这个时候,父母便可以很好的对孩子做示范。

比如父母表现出合作、谦让、分享等亲社会的行为,孩子则会在遇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想起父母的做法,并用此解决问题。

此时,父母依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认可这种行为。这样的互动过程,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和孩子做一些调节情绪的游戏,并让孩子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

除了慢慢培养孩子的行为意识,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来改善孩子的攻击性。

比如用暗示的游戏来调节一触即发的情绪:让孩子想象自己乘着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然后在太空中对自己说“这点小事,根本就不用生气”。

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让孩子想象,除了用攻击的方式发泄情绪,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多种方式,有利于面对同样问题的再现。

当然了,适当的惩罚也是可以实施的,当孩子在父母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又作出了攻击性行为,可以用“隔离反省”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冷静和思考的空间。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呵护和严厉,都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而学会有技巧的亲子互动,更是爱的体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