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狂说徽州11】徽州(新安)文房四宝今安在?

【司马狂说徽州11】徽州(新安)文房四宝今安在?

司马狂/文

(竖版视频,请点击全屏播放,效果更佳)

笔墨纸砚是古代读书人文房中的四样宝物。南宋时,徽州府府治内便有“四宝堂”,盖因郡内盛产文房四宝。四宝堂创建者汪伯立所制之笔,加上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并称徽州文房四宝,此四物皆为贡品。

(图源网络,仅为配图用)

徜徉在徽州老街巷的石板路上,耳畔会传来阵阵清脆的金石撞击声,那是传承千年的匠人们在雕砚。徽州之砚,肇始于汉代,唐宋时声名远播,因彼时郡名歙州,故而得名歙砚。砚之首要为石料,歙砚之石,以龙尾山为最,所以歙砚又被称为“龙尾砚”。顽石成砚,全凭匠人之工艺,歙砚砚工名家辈出,尤以南唐李少微最负盛名。李氏雕砚,观石之脉络,胸藏腹稿,以雕刀为铁笔,在砚石上尽展山水之美。南唐后主李煜视其砚为至宝,擢少微为砚务官,总管全国砚务。清代乾隆皇帝嗜好收藏精砚,歙砚多被网罗至内廷。现今,徽人雕砚者中不乏工艺美术大师,代代相传,金石撞击声愈发清脆。

(图源网络,仅为配图用)

书画家大作得传,纸张至关重要。徽州一隅,文风昌盛,与之相伴的制作纸张的技艺亦曾名扬海内外。徽纸自唐始为历代君王之贡品,南宋和元代制造纸币,皆有徽纸征用。至明,科举发榜所用之纸,亦由徽州解纳。更有甚者,罗愿《新安志》载,黟、歙中有人造纸衣。此纸衣拒风而保暖。徽纸之绝品,当属澄心堂纸,该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南唐后主李煜独爱此纸,在宫内辟有一间专储此纸的宫殿,名为澄心堂,故此纸得名澄心堂纸。至北宋时,澄心堂纸已然一纸难求,苏黄米蔡四大家莫不以得此纸为荣,蔡襄存世《澄心堂纸贴》,现存故宫博物院。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直呼“此纸不敢书也”。至清代,徽纸式微,再无往昔辉煌。上世纪80年代曾恢复澄心堂纸,可惜十余年后,又遭停产。

(图源网络,仅为配图用)

徽有黄山,多古松,为古人制墨重要的原料。徽墨始于唐末,河北易水制墨名工奚超携子廷珪避兵燹于徽,复操旧业。奚氏所制之墨,坚如玉、纹如犀,利可削木,被誉为“天下第一品”,深得南唐后主李煜喜爱,赐奚氏国姓,后人称李廷珪,并擢为墨务官。李氏后裔皆承祖业,通称“李墨”。北宋自宋太祖以降,皇帝所写诏书,皆用李廷珪墨。至宣和年间,已然是“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有宋一代,徽州制墨名家辈出,同为易水南渡的张遇一门,因墨内添入麝香、金箔而成“供御墨”,谓之龙香剂。歙人潘谷,被苏东坡誉为“墨仙”。其余诸如高庆和、戴彦衡、吴滋亦为当世名工。明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邵格之并称明代徽墨四大家,清朝则是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徽墨四大家。徽墨不仅墨质好,一点如漆、万载存真,更将各式图案用于墨模,其中不乏书画名家之作,历来为收藏者所喜。可喜的是,徽墨传承,延绵不绝,现在在徽州还能随处买到上等徽墨。

(图源网络,仅为配图用)

徽笔产业多依附于徽墨业,鲜有独立成派者,如清之曹素功、胡开文,皆以墨起家,兼营徽笔。徽笔巅峰,乃南宋理宗年间,四宝堂创始人汪伯立所制之笔,时任徽州知府谢塈将其笔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明代文学家杨慎曾写文赞曰:跗齐则波制有凭,管小则用动省力,毛细则点画无失,锋长则洪润自由。四句道尽汪伯立笔的妙处。只可惜,徽笔自汪伯立后,难有圣品。今人虽有心恢复,却难以为续。

到徽州,怎么能不逛老街?逛徽州老街,又怎么能不被徽州的文房四宝所吸引呢?徽州文房四宝今安在?且看新人续诗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