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七反清时担任“青登莱道”的杨奇烈,莱州人对他很感恩

清顺治十八年,栖霞人于七在胶东半岛重新举起反清大旗。此时已经基本平定云贵的清廷,对“于七方面”不再采取招抚策略,而是腾出手调动八旗、绿营共数万大军,向登莱进发,意图一举荡平对方。
对于清军主力入境一事,时任登莱地方官们又喜又忧。喜的是,有大军作为后盾,他们守土之城被于七方面攻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忧的是,数万人马入境,地方不仅要供应大批粮草,并且武人素质不一,遇到骄兵悍将,很容易有扰民、殃民之举。轻则掳掠财物,重则扣上于七同党的帽子而“诛”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比较开明的地方官,就会在大军和民众之间“折冲樽俎”,尽量调和双方之间的关系。很显然,当时军强民弱,地方官的这种调和,对辖区内的居民更为有利。也正因为这一点,后世修撰的县志当中,对这样的地方官都会感恩戴德、大加称赞。
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时任莱阳知县邹知新。邹知新是湖广麻城县籍的举人,他在莱阳任职时,正好赶上于七第二次反清之战。清军到达莱阳后,听到传言说“当地有很多于七的同党”,因此准备大开杀戒。邹知新向主将再三恳请,保全了不少人的性命。后世莱阳人感念他的恩德,将他供奉在名宦祠中。
而在当时的莱州城内,也有一位类似举动的地方官。就级别来说,他比莱阳知县邹知新要高不少。他就是时任“青登莱道”的杨奇烈。
相对于“青登莱道”,现在的人们对“登莱青道”这个称呼更熟悉一些。实际上在清初的顺治、康熙时期,“青登莱道”的写法则更常见。在《清顺治实录》当中,就有不少记载。当然了,不管是“登青莱道”,还是“登莱青道”,指的都是以山东省东三府为辖区的道员。
杨奇烈的官职,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高不可攀,但对于清代正史编撰者来说,级别还是偏低。因此,正史当中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很少。
在《掖县志》当中,只提到他是正红旗汉军,顺治十七年,以副使分守海防到莱州赴任。此事在《清顺治实录》中也有记载,“夏四月丁酉山东济宁道副使杨奇烈、为山东布政使司参政、分守青登莱道。”(注:《掖县志》中记载杨奇烈的正式官职为分守莱州海防道,不过,《清实录》和《招远县志》中都写作“青登莱道”,本文即采用此称呼)。
杨奇烈作为“青登莱道”,驻地本在莱州。但在于七第二次反清期间,他离开莱州前往登州地界,作为大军的监军一起行动。登州期间的事情,《掖县志》记载不多。但在大军返回路过莱州(掖县)时,他的举动有浓墨重彩的记载。志称:
“寇平,班师,或议掖(县)之朱桥、王徐诸村,有于七党翼,欲尽歼之。奇烈曰:‘登寇跳梁,与莱民何与?请以首领保之。’师欲次于城,奇烈诣军前,力陈不便状,乃止。布袍敝冠,步巡街市,有不靖卒攫民食物,与军司马力争,置诸法。是役也,师行而民不扰。”
这段记载或许有溢美之处,但莱州城乡因此大体没有受到侵扰,也的确是事实。
经此一事,杨奇烈在莱州民间也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根据《掖县志》的记载,后来杨奇烈左迁(贬官)为胶州知州。当时胶州为莱州府下属七州县之一,杨奇烈贬官之后有时也要到莱州府城办事。志称:“(杨奇烈)过莱时,人见之必泣下。”
而杨奇烈担任“青登莱道”时的莱州知府穆尔谟,在保全掖县方面也出力不少。《掖县志》也说:“尔谟与守道杨奇烈,百计维持,民获安堵……人述之,皆坠泪。”
从杨奇烈的事迹不难看出:公道自在人心。为政者倘若真有惠民之举,口碑自然也不会差。朱万年为明朝殉难,杨奇烈为清朝效忠,虽各为其主,但都对莱州有德,因此当地对两人也都很敬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