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尖(jiǎn)”的讥嘲

尖,是一个描述形状的词。锐利的末端,谓之尖。用在人身上,尖脸,尖头顶子,尖嘴猴腮,也都说的是形状。

皖北村人也这样用“尖”的同时,又把它的意思,向外作了一下延展。比如他们说的“尖头鼠”,即是一个典型。

鼠,即老鼠,人所厌恶甚或是害怕的一个小东西。有的人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但偏偏惧怕老鼠。而皖北人的观念中,尤以“尖头鼠”为厌。他们也许以为,“尖头鼠”可能是鼠类中的极品了。

关于“尖头鼠”,皖北人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尖头鼠,鼠头尖,关上大门吃干饭……这个,我在本号的《歌谣小品》中,已经品过。此番拿来,只是想说一说“尖”。

顺口溜中的“尖头鼠”,已经离开了鼠类,实则说的是人了——就是那种吝啬到极致的人。人家的孩子到他家,他舍不得施舍一粒糖果——前提是他家就有存货;在一些场合之下,人家都是热情有加,他却向后退缩——他怕的是“假套局”,弄成了“热沾皮”。老鹰叼了一粒米,他都能撵几里地去,何况从他口袋里掏出来东西?

这样的“尖头鼠”,乡人习惯上简称作“尖”。在从前的皖北地面上,这个“尖”,几成一户人家门前无形的标牌了。为人小气,处事不大方;只许“进”,不许“出”,人就把“尖”写在那一家人的脸上。

而且还不是一写了之。那个“尖”字,是讥讽,是嘲弄,是基本的人品问题。说白了就是看笑话。那一户人家的儿子大了。找对象,女方在打听的过程中,听说了那一户人家的“尖”,这一门亲事,就会划上问号。人来世上,都有个三朋四友。在交朋结友的事情上,也少有人愿意跟“尖”的人结交的。他只能自己占便宜,不能吃亏的手,谁愿意跟他来来往往呢。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到,写了这么半天的“尖”,已然很难找得到现实中的“尖头鼠”了。这个“尖”字,俨然成了古语古字。“尖头鼠”,那是啥时候的老黄历了?今天的皖北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一派景象。无论城乡,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是昂扬向上的劲头。哪还有“尖”的影子呢?

我在老家池家岗,亦或是在沿淮蹲点时的余庄,见到的都是村子里平整的水泥路,一栋一栋的农家楼房。来客来人,都是拍桌满盘。孩子到谁家去,都是超市里新买的糖果饮品。都很大方。“尖”,真的叫他们一下子,撂回从前的九霄云外去了。

与此相对应,“尖”的话,也听不见了。村人的舌头,只顾着品尝美食美味,“猛一碰”有人说了“尖”,旁的人都会作听不懂的茫然迷糊状。他们可能怀疑,是不是又穿越回去了。

(0)

相关推荐

  • 村庄物语︱听“候(hóu)”的尴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04篇原创推送 候,这个字跟时间有关.所以有时候,也有等候之意.等候,其实就是候着. 皖北乡间的一个典型场景是,较为隆重的请客饭桌上,端杯喝酒,拿筷子夹菜,主人家和陪客人,都是要& ...

  • 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

  • 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 ...

  • 村庄物语︱听“串(chuàn)”的本事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0篇原创推送 很长时间了.我在串,窜,蹿,几个字之间纠结.皖北村人说的那个"chuàn",该写成哪个? 这个也会意,那个也有道理.最后我选的是"串& ...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

  • 村庄物语︱听“馕(nang)”的过量

    馕,从食.望字生义,该与吃饭有关.嗯.这已经贴边了. 皖北村人说的馕,一般有两个音调:náng,nǎng.我且逐一说说. 孩子挑食,可能是一种常见现象.挑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 ...

  • 村庄物语︱听“搲(wá)”的抓紧

    这几天已是中伏了.热浪扑面. 我想起来,刚入伏的那几天,天气并不热.单位的王磊,还问过我:这都入伏了,还是这样的天气,说好的伏天呢?我当时说的是:别急,在路上. 这不是嘛.说来就来了,而且来势凶猛. ...

  • 村庄物语︱听“拌(bán)”的舍弃

    时间真"潲"! 2019年的这个时候,那个叫"贾君鹏"的少年,以一种偶然的姿态,从线上风靡到线下.10年过去,他已经长大了. 谁叫"贾君鹏" ...

  • 村庄物语︱听“泡(pǎo)”的虚空

    那天,我在PC端操作.在后台,有一位@王允的网友,点关注了.还给我发来了"您好!"的消息,又提了一个建议.我得赶紧接茬啊.要知道,这个,涉及到--粘性. 第二天,我又在后台给TA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