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想迁都洛阳,皇弟赵...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想迁都洛阳,皇弟赵光义极力劝阻。宋太祖解释:“开封无险可守,而洛阳、长安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更适合作为国都。”不料赵光义说道:“国运能否长久,在德而不在险。”宋太祖无言以对。
数月前,宋太祖封次子赵德芳为贵州防御使,标志儿子已成人,可以担当重任了。同时,宋太祖昭告天下自己将西巡西京洛阳,但与此前其亲征时让皇弟赵光义留守京城的做法不同,此次他任命宰相沈义伦为东京留守。
对于宋太祖这次的反常举动,让不少大臣感到忧虑。起居郎李符知道宋太祖想迁都洛阳,便上书提出八大反对理由,但宋太祖对此置之不理。另外,宋太祖还命赵德芳的岳父、知河南府焦继勋提前修缮洛阳的宫殿。
三月初九,宋太祖率百官离开开封西行,数日后来到其父赵弘殷陵墓前祭奠。祭奠完毕后,宋太祖或许有预感,痛哭道:“此生不得再朝拜于此也!”而后登上阙台,向西北射出一箭,指着箭落之处说:“我死后当葬于此地。”
宋太祖到达洛阳后,见到洛阳宫殿壮丽,甚是高兴,当面称赞焦继勋,并加授其为彰德军节度使。宋太祖随后又将沈义伦召到洛阳,于四月举行了祭祀天地的盛典。祭祀完毕后,宋太祖仍未有动身东返的打算,百官这下断定皇帝是铁了心要迁都洛阳,所以都不敢劝谏皇帝。
某日,李怀忠找了一个机会进谏,他指出开封漕运发达,利于运粮,而洛阳就不行了,另外大宋定都开封已有多年,匆忙迁都没好处。这确实是宋太祖所担忧的,也是他逗留洛阳却未正式宣布迁都的原因,但他仍不想放弃。
某日,李怀忠找了一个机会进谏,他指出开封漕运发达,利于运粮,而洛阳就不行了,另外大宋定都开封已有多年,匆忙迁都没好处。这确实是宋太祖所担忧的,也是他逗留洛阳却未正式宣布迁都的原因,但他仍不想放弃。
见他人劝说皆未奏效,一直躲在幕后“静观其变”的晋王赵光义决定亲自出马。宋太祖对弟弟说:“迁都洛阳并非终点,最终还是要迁都长安。”接着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开封城位于中原腹心之地,四周河流纵横,沃野陂泽相望,物产丰富,有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四条河可通漕运。其中汴河连接黄河、淮河,自隋唐以来就是中原最重要的漕运交通干线之一。
开封城正好处于汴河的中枢位置,向西连接黄河、渭河而直达洛阳、长安,往东南经淮河、京杭大运河抵达长江,连通江淮、两浙、荆湖,确实是四通八达。
中唐之后,经济重心南移,定都关中的唐朝对漕运的依赖越来越大。开封作为水陆枢纽,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唐朝也在此设立汴宋节度使,开封由此成为经济发达的商业大都会。因此五代除后唐外皆定都于此。
但万事有利必有弊,开封仅城北有一条黄河,四周无山川之险,实乃四战之地。尤其辽朝占据燕云之地后,辽军骑兵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任意驰骋,可长驱黄河北岸,而一旦突破黄河防线,就可兵临开封城下。
洛阳北靠邙山、黄河,南据伊阙,西控潼关、崤山,东接嵩山、虎牢关,位置优越,形势险要。古语云“王者治天下,设险以安万国”,从军事上考虑,洛阳确实比开封更适合作为宋朝的国都,长安亦然。
但洛阳也存在明显不足,那就是漕运条件不如开封,其一旦成为国都,城内外就会居住着数十万军民,物资消耗也会倍增,本地根本无法满足,来自江南的物资也一时难以到达,极易产生“断货”危机。长安也存在同样问题。
宋太祖对以上利弊心知肚明,所以在赵光义离开后对左右叹息:“晋王所言固然有理,如今暂且先听他的。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就要耗尽。”定都开封,必将屯重兵守卫,由此造成的冗兵现象,会加重宋朝的财政负担。
所谓“在德不在险”虽然有理,可谁又能保证历代皇帝皆为有德之君。赵光义并非庸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既然如此,那赵光义为何要极力反对迁都呢?这或许和皇位之争有关。
当初,杜太后与宋太祖定下金匮之盟,宋太祖只能不断提拔皇弟赵光义。因此赵光义担任开封尹长达十多年,开封尹在五代宋初就是储君人选。赵光义借此地位,拉拢了不少大臣,形成了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
宋太祖此时想传位给儿子,所以就想通过迁都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打压赵光义的势力,以及培养自己的势力。从知河南府(洛阳)焦继勋乃赵德芳之岳父以及让沈义伦留守京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这种可能性颇大。
赵光义在开封苦心经营多年,自然不肯乖乖就范,于是就极力反对皇兄迁都。而那些反对迁都的官员也多数是为了保住权位,如李符后来就被宋太宗任命为知开封府。宋太祖其实是迫于各方压力,最后只能放弃迁都。
国都的选择是百年大计。从长远考虑,洛阳、长安确实比开封更适合当宋朝的国都。按照宋朝后来的经济发达程度,在洛阳或者长安周边疏通河道、修建运河并非难事。然而赵光义等人为了私利,竟罔顾现实,给后世埋下隐患。
宋太祖在数月后离奇死去,再也没有迁都洛阳的机会。而赵光义则成功继位,是为宋太宗。
参考:《宋史》、《续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