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价值:知行合一(谨以此文献给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人)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系统学习心学理论时,看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第一感受便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这些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一定没有体现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精髓。如果仅仅是“实践出真知”的话,宋代的陆游早就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上,“知”并不仅仅是指理论,“行”也不仅仅是指实践。因为理论虽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它本身并不是实践;实践虽然来自理论,但它本身也不是理论。所以,当我们把“知、行”理解成“理论、实践”的时候,其实已经把“知、行”当成了两种不同的东西。那知行是什么,先卖个关子。


一.格物致知

要弄清“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就必须回到儒家经典《大学》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组概念。其中“正诚格致”是指工夫手段,“心意知物”则是工夫对象。宋明时期理学大行其道,为了能“格(探究)物(事物)致(获得)知(知识)”,从外界事事物物中找到一个天理,找到这个外在的天理(知),然后形成社会的道德价值标准再去践行(行)。结果就是“先知后行”“知而不行”,知行决裂。决裂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知从外界而来,并行成强制性的道德规范;而不是由心而生,必然不为人心所认同,也就不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去行(践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阳明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意之所着为物《传习录》上,第78条)。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王阳明《大学古本傍释》)

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本体是“良知”(内在的道德标准),当心感应到“事物”(客观存在、被感应到一切对象)时,良知就会对事物产生评判,评判的结果就是“意”(意识、意念、念头),注意,如果良知被私欲遮蔽,那么也就产生不了正确的“意”(有善有恶意之动),当意识发挥它的能动性指导行动时,善意就会善行,恶意就会恶行。可见“诚意”(循天理,不欺骗自己的良知,按良知去行事)的重要性。这里最难理解的就是良知(注意:朱熹认为知是知识,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最大的区别是,知识是外在的,良知是内心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良知呢?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所以在孟子看来,这里的良知良能是指上天赋予人的道德标准。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天理之照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上》)

“你那点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此处是何等的稳当快乐!”

“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继承孟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将“良知”升华为“心之本体”,与生俱来(先验的,所以是下意识的)具有判别一切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良知既是道德感知,也是道德主判断。这里的是适度、中庸的意思。中就是所作所为恰如其分不走极端,庸就是所用之道平平常常而不唱高调。中庸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怎么合适怎么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则是过和不及,被私欲蒙蔽的结果。

分析清楚了什么是良知,我们也就理解了,在王阳明眼里的“格物致知”。

”是端正或者纠正(前文引用王阳明的话“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对待事物的念头(意之所着为物)。通俗的说,我们意识到一件事物时,就一定存一种念头。念头好,就要维持;念头不好,马上纠正。格物就是在每件事上端正念头。保持这种好的意识就能达到、恢复做为意念本体的良知,所以“”就是达到、恢复,“”就是良知、至善。合起来解释就是:靠良知的指引在每件事上端正自己的念头,从而实现、光复自己心中本有的良知。这是个正循环,所以“格物致知”又可以称作“致知格物”。所以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良知”。实际上,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就是一件事,因为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你去做事时,事就在你心里,还是在心中光复良知。

二.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有其针对性的,针对的就是宋理学对待“格物致知”根本性的错误:“知先行后”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知而不行”错误现象。阳明先生认为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只有先打破“知先行后”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知而不行”的现象,“知行合一”正好对正下药。所以上文阐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就是“知行合一”的理论来源,也是“格物致知”的必然要求。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 ——《传习录·上·徐爱录》

阳明先生举的这个例子非常生动,看到美女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好hào好hǎo色),在厕所中闻到臭味立刻就会皱起眉头(恶wù恶è臭xiù)。看到美色是知,喜欢美色是行;闻到臭味是知,讨厌臭味是行。我们可以看到当感知(知)的同时就做出了判断(行),不可能看到美女还去想一想我该不该喜欢,也不可能闻到恶臭还去想一想我讨厌不讨厌。同样如果你是瞎子、嗅觉钝化,你还能感知嘛,你还能相应的做出判断嘛?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角度解释“知行合一”:

①知行本体

“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工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王文成公书·答陆原静》

“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工夫;则始或未变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王文成公书·答友人问》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中》)

知和行是良知(天理)一体两面,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都统一于良知。不能单独理解知或者行,只有既知又行才是良知,“良知”是“知行合一”认识的主体,也是知行的标准;“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源头,也是归宿作为知行本体的良知则会表现为知和行的一体性。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述说,但是不能分为两个方面去做。两者互相并进不可分开。他反对“心外求理”的“知先行后”,主张“悟理于心”的“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上·第26条)

“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165)

②知行过程

知和行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又有行,知和行的关系是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我们常说想知道螃蟹的滋味你就必须去尝尝,只有尝了你才知道。想知道螃蟹的滋味这是“知”,也是“行的开始”,你亲自去尝尝这是“行”,也是“知的完成”。所以“知行是一个工夫”的开始和完成,如果将知行分做两截开,则“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知虽有指导意义,但是行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人们总是认为我应该先学习后实践,等学习完了再实践,我只能呵呵,最后你根本不实践,最后只能流于空谈。因为你如果真的发自肺腑觉得你所学习的那么重要,你就恨不得立刻去实践,这样就能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因为你不是真的认为你的学习的知重要,所以无所谓。此时知就是知,行就是行,知和行是必然决裂。说白了,只有你的心告诉你的知才是真知,你也必然会去行,否则知不是真知,行不是真行。

③知中有行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行本是同一件事,而且感知这个行为本身也是行,同样在你做出判断的同时就是知了,因为你的判断抉择是由你的知决定的,服务于知。所以知行互为表里,知行本就同一件事,换句话说:一念发动便是行了。以此类推,我因为挫折情绪低落于是有了轻生的念头,但是我实际却没有轻生,这也是错的?我看到美女,于是有了龌龊的想法,但是我并没有付诸行动,我就想想也不行?首先我要告诉你就是不行,不为别人,只为你自己,你可以想像一下,一个人脑子里天天装的都是这些负能量,久而久之,你能保证量变不会成为质变,用毛主席的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怎么办?当它们一出现时,良知自然会告诉我们这是恶的,我就应该立刻把这种念头扼杀在摇篮里。

④心学体系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传习录》《答陆原静书》133)

仁,内心的恻隐之心,属于知;义,外在表现处事得宜,属于行。如果将仁义分别从心内和心外探求,显然就是“知行不一”,故而违背了“知行合一”,也就违背了“心理合一”(“心即理”)。换言之,“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也是内在要求,“知行合一”则是“心即理”的必然结果

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所谓“知”,重在改造旧有的意识结构和内容,建立一套符合圣贤之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就是价值的寻求和确立,本身就是一种行动;所谓“行”,重在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落实、深化你的认识和观念,这就是价值的展现和完成,因而也就离开不了知。究其实,二者本来就是对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依旧把“知”和“行”简单地理解成“理论和实践”,那让王阳明情何以堪?因此,只要你懂得了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是什么,你也就走在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