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臭的盐湖:臭味飘到10公里外,俄乌两国互不相让

2014年,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以超过96%赞成的全民公投结果,正式宣布脱离乌克兰成为新的主权国家,随后再以新联邦国家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随后拒绝承认,两国关系自此降为冰点。

随着2018年克里米亚大桥的开通,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已成定局,克乌之间的边界也早已划定,双方军民也早已不再来往,唯独被边界线一分为二的西瓦什盐湖,两国工人至今仍在融洽合作。

西瓦什盐湖在苏联时期被认为是克里米亚与乌克兰的天然分界线,东部临近亚速海的堤岸长约110公里,西部濒临黑海佩雷科普地峡,中部以盐湖、湿地、沼泽地貌为主,粉红色湖泊就是西瓦什盐湖,一座贮藏有2亿吨盐的大型盐湖。

俄罗斯地质学家考证过,西瓦什盐湖曾与亚速海、黑海同属一处内陆海,大约在900万年前,地球板块挤压将西瓦什区域凸起,亚速海与黑海分离,曾经是内陆海一部分的西瓦什成了陆地,厚达数百米的海底淤泥就这么暴露在阳光下,经年累月风吹日晒后才变成盐湖。

西瓦什盐湖水位最深的也只有3米,多数区域仅0.5-1.5米水深,但令人吃惊的是,这片水域下面还有一层5-7米厚的淤泥层,稍有不慎就会踩空陷入泥底。至于淤泥层的来源,地质学家至今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只是猜测其中部分泥层来源于当初的海洋生物分解物,而湖水泛红则来自于藻类丰富的亚速海。

每年雨季时,俄罗斯顿河会将丰富的水藻带入亚速海,而北高加索最大河流库班河则负责将大量水源注入亚速海,在短时间内就将亚速海的水位大幅提升,迅速上涨的海水漫过堤岸将水藻带入西瓦什盐湖。

在高盐度湖水与阳光的作用下,只有少量高度耐盐的杜氏盐藻能活到最后,而杜氏盐藻只会分泌β-胡萝卜素,久而久之,西瓦什盐湖的水体越来越红,只有雨季海水倒灌期间呈微红色,其他季节均为深红色。

作为耐盐微生物家族中的特例,杜氏盐藻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功能,其分泌物携带的气味十分难闻,再加上西瓦什盐湖本身就是海底淤泥堆砌而成,而雨季倒灌的海水中不仅有海洋生物和植物,也有各种动物的尸体,这些生物进入盐湖后很快因无法忍受高盐湖水而死亡,使得整座盐湖都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起风的时候在10公里外也能闻到臭味,西瓦什盐湖就这么被当地人称为“腐海”、“臭湖”。

虽说难闻,但这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盐却深受欧美高端人士青睐,上个世纪80年代末突然爆火的“玫瑰盐”,其实就是产自西瓦什盐湖的有机盐。1994年,日本科学家现场提取无化学/热处理的玫瑰盐,带回检测后宣布:西瓦什盐湖的盐能扩张人体毛细血管,使得营养物质或药物成分更深入渗透并清除人体毒素,同时在抑菌与治疗传染病方面的效果也远远比普通的盐要好。

于是乎,西瓦什盐湖从早期的人工采盐,一下子变成乌克兰盐业公司年产7000吨、克里米亚年产上万吨的中型盐业规模,其中超过90%销往日本。

然而,1996年乌克兰批准新宪法承认克里米亚自治地位时,耍心眼加了一句“同时也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举令俄罗斯大为不满,因而封锁克里米亚盐业的销售渠道,使其通往日本的铁路运输线中断,而空运的成本又十分高昂,“玫瑰盐”的采购热潮昙花一现归于平静。

采盐搁置不到10年,没有撤走的设备以及运输轨道等等全部被侵蚀废弃,年复一年的海水倒灌再蒸发,令西瓦什盐湖愈加的恶臭熏天,沿线居民纷纷迁走。

2014年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重新开采“玫瑰盐”的决议再次被提起,俄罗斯的回应是:尽快修建铁路将克里米亚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连通,往西可抵欧洲、往东则达日本海。

在2018年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通车前,西瓦什盐矿已经开采了数万吨“玫瑰盐”等待运走,而开采这些盐的只有少部分是克里米亚盐工,绝大多数都是乌克兰过来的工人,因为乌克兰没有廉价的运输渠道,同时也因俄罗斯的压制而无法将盐卖给日本,工人们为了生活只能放弃乌克兰那一面的盐矿,跑到克里米亚工作。

虽说木已成舟,乌克兰人在采盐方面已经尽失先机,但他们并不准备妥协,当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后,乌克兰先是不断抗议俄罗斯擅自开采盐湖,被无视后又在2015年通过欧洲各国的推荐,将西瓦什盐湖以湿地保护区的名义加入《拉姆萨公约》。

按照拉姆萨公约的规定,凡是缔约国推荐的湿地被公约组织认可,即可享受联合国环境署、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世遗公约、全球环境基金会、多边开发银行等近百个合作组织的保护,使其不被人为的破坏湿地环境。简单说就是,乌克兰认为西瓦什盐湖是湿地保护区,而不是俄联邦随意开采的工业盐湖。

既然我开采了也卖不出去,那你也别想轻轻松松就把这个钱赚了,乌克兰的做法可谓是损人不利已,但俄联邦真的在意乌克兰“湿地保护”的“善举”吗?说白了,俄罗斯人连看都懒得看,该开采的继续开采,该出售的一直没停过,按照克里米亚能源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开采量为1.1万吨(出口0.9万吨),2020年0.9万吨(出口0.8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西瓦什盐湖在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共同努力下,旅游业的潜力也逐步被挖掘,大桥开通后,不少欧洲游客还特地从俄罗斯中转克里米亚,前来瞻仰这座传说中全球最臭的盐湖,其中不乏有知名影星与模特的身影。

(纪实类旅游长文不好写,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与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