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男排历史上进攻威力无比强大的三大"黄金组合"

在排球运动中,世界很多劲旅都将二人组合攻击战术作为重点研究课题。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队友马上心领神会。特长互补、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心到神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二人组合,往往灵活机智、变化多端,其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进攻往往会轻而易举地突破对方拦网和后排防守,所向披靡、一锤定音。令人望而生畏、防不胜防。世界排坛在几十年的网上搏击中,曾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攻击组合。以下三大"黄金组合"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一,亚历山大.萨宾(AIeksandr.Savin)、维亚切斯拉夫·扎伊采夫(Vyacheslav Zaytsev)。

前苏联男排的主力副攻手和二传手。是前苏联队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包打天下的超级利器,堪称为世界男排历史上的第一进攻组合。

萨宾,出生于1957年,身高2米,摸高3、62米,曾被誉为排坛第一攻球手。扎伊采夫,1952年11月12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身高1米91。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著名的二传手。

前苏联男子排球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排坛的第一强队,曾夺取前6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中的5届冠军,及1964、1968年两届奥运会和第1届世界杯冠军。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由于过分依赖单纯的高举高打的落后战术,逐渐被捷克斯洛伐克、前民主德国、日本及波兰队超过。1977年曾率队连续夺得三届欧洲青年男排锦标赛冠军的前苏联青年男排主教练普拉托诺夫受命于危难之中,走马上任国家队主帅。二传手扎依采夫头脑冷静、足智多谋,手指柔韧性极佳、手腕灵活,善于准确及时恰到好处地传出各种攻球手所需之球。副攻手萨宾弹跳好、滞空力强适合打短平快、空间差。适合打平拉开和位置差。普拉托诺夫巧妙地将这些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发挥到了极致。当年,一贯以快球著称的日本、韩国和中国队在4号位的平拉开扣球,一般要用1.2秒的时间。而师从于日本和中国队技术的扎伊采夫与萨宾只需要0.9到1秒即可完成,几乎达到了这项运动的极限。前苏联队凭借压倒性的优势鹤立鸡群,成为了战无不胜的梦之队。先后毫无悬念地夺取了1978年第9届世界男排锦标赛、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1981年第4届男排世界杯及1982年第10届世界男排锦标赛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支男排五连冠球队。球员扎伊采夫、萨宾也多次荣获世界优秀运动员、最佳运动员、最有价值球员、最佳防守奖、最佳进攻奖和最佳拦网奖等荣誉称号。二人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双双入选世界排球名人堂。

二,汪嘉伟、沈富麟。

前中国男排的主力副攻手和二传手,是中国男排巅峰时期最锐利的进攻王牌,同时也是中国排球历史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汪嘉伟,1955年9月27日生人。身高1、94米。著名的"网前飞人"。沈富麟,1955年1月出生。1981年第四届男排世界杯最佳二传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队开始崭露头角。主教练戴廷彬率领中国男排,将快攻技术演绎得淋漓尽致,掀起了世界排球运动史上的快攻技术革命。

被誉为"网前飞人"的汪嘉伟和世界杯最佳二传手沈富麟技术娴熟、配合默契,"拉三"、"拉四"、"前飞"、"背飞"、"双快一游动"、"短平快"、"背快球"、"时间差"、"空间差"、"位置差"等快速多变、层出不穷的凌厉进攻精彩纷呈、美妙绝伦,令对手眼花缭乱、防不胜防、难以招架。特别是"拉三"、"拉四"、"前飞"、"背飞"、"双快一游动“全部都来源于中国队的首创,后来被前苏联、美国、意大利、巴西、古巴、波兰等世界强队所纷纷效仿。

中国男排因此也取得了两届男排世界杯第五名和两届世界男排锦标赛第七名,并在1982年巴西"小世界杯"赛上,战胜世界头号强队前苏联队。而当时中国男排巅峰时期的真正实力,世界专家普遍认为应该排在世界第二名,仅次于前苏联队。由于三个意外情况,导致成绩未能"更上一层楼"。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由于政治原因,中国队抵制参赛;1981年第四届男排世界杯,第一主力球员汪嘉伟在第一场比赛中扭伤脚踝,不能继续参赛;1982年第九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中,中国队大意失荆州,意外败于弱旅。尽管如此,当时的中国男排仍然创造了迄今为止40多年来,一直无法超越的历史最好成绩。

三,查尔斯·凯拉里(Karch.Kiraly)、史蒂夫·蒂蒙斯(steve·Timmons)。

与前面两对二传和攻击手所形成的传攻配置有所不同,他们二人都是前美国男排的主力主攻手。一前一后的立体交叉火力配置,始终保持场上强大、持续、没有死角的无敌进攻威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战术变幻莫测。一个以假乱真、虚张声势的佯攻配合,一个不失时机、快速准确及时的重磅扣杀。令对手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凯拉里,出生于1960年11月3日,身高1、88米。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排球运动员之一。蒂蒙斯生于1958年11月24日,身高1.96米。进攻凶猛有力,被誉为“重磅炸弹”。

凯拉里技术全面,发球、传球、扣球、拦网、鱼跃救球样样精通。特别是在进攻上球商极高,扣球的时机、角度、位置、速度和力量掌握得恰到好处。将凶猛有力的高点强攻和迅雷不及掩耳的快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面开花、无坚不摧。同时,既能冲锋陷阵,又能服务全局。凯拉里在比赛中的核心作用非常突出,他的接发球是全队最多和最好的,能源源不断地为全队组织进攻创造条件,堪称是美国男排"推土机"和"发动机"的双料王牌。美国队教练比尔特别形象的比喻:“只要凯拉里在场上,其他队员就能被带动起来。"更为有趣的是,在沙滩排球第一次成为正式比赛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36岁的凯拉里成功转型,为美国队夺取首枚奥运会沙滩排球金牌,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个项目中都获得过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

无独有偶,蒂蒙斯具有极佳的身体素质,速度、力量、弹跳都特别惊人,而且技术全面,扣球和拦网都极具威力。特别是后排进攻,既高又猛,使对手防不胜防。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排决赛中,蒂蒙斯的后排大力扣杀成功率高达68%,创造了世界之最。蒂蒙斯的最大亮点,是以善于对付前苏联队而著称。在有他所参加的对阵前苏联队的比赛中,全部都取得了胜利,堪称是苏联男排的“克星”。

在时任美国队主帅道格·比尔的率领下,由凯拉里、蒂蒙斯两把利刃所组成的立体进攻体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仅一举将世界排坛"巨无霸"前苏联队掀翻在地、取而代之,并且,囊括了这个时期的奥运会男排比赛、男排世界杯和世界男排锦标赛的全部四个冠军。

凯拉里于2001年入选排球名人堂,并被国际排联评为“20世纪最佳排球运动员”,是唯一一位获此荣誉的男排运动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