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人的存在是人之为人的前提条件。人的存在是人的意识的基础,人的意识不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虽然存在与意识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但起支配作用的是存在。许多时候,我们搞不清楚一个人在想些什么。不要说外人,就连他自己恐怕也未必清楚支配他的意识的真实原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行为来了解他的意识。事实上,一个人的行为是一个人的意识的最好解释。行为是由存在决定的,而意识只是潜在的行为。当我们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从意识本身入手,而是可以整体地考虑这个人的存在。影响一个人存在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他的意识也会随之而改变。

对于个人是如此,对于社会也是如此。在社会的意识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是让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什么因素决定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什么因素就是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力量。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告诉我们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想改造社会的意识形态吗?我们就需要抓住影响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而且,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总有主导这个社会的最重要的群体,也总有主导这个群体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将最重要的力量放在解决主要矛盾上,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无论是解决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存在先于意识”总是适用的,而这也就是唯物主义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试图总结一套逻辑规则,把这套规则生搬硬套到所有现实问题中。这样,失败是免不了的。一般而言,意识不能从意识本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获取关于存在的意识。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或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物质,始终处于变化的过程中。辩证法是以运动的思维来认识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辩证法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中不同事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为了认识这种联系,我们需要单独去研究许多具体领域。但是,对于这个细分领域,不仅要“扎得进去”,还要“走得出来”。如果用静止的思维去孤立地分析问题,就会只见树木不见丛林。这样被局限了的思维让我们迷失于一个又几个具体问题,但却难以整体地把握问题,从而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方面。

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有人说,只要数据量足够大,一切知识或信息都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这背后的意思是,存在着一个静止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从历史经验中被认识,并且会一直支配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不过是机械论罢了。现实情况是,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过程中,而世界背后的规律是运动着的规律,不是静止的规律。因此,从历史经验(数据)中发现的规律,提供给运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人,再由人来改变规律,进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经验(数据),才能形成不断发展的规律。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数据说“我就是一切”的时候,总有人会站出来,把数据踩在脚下。

由此可见,辩证法不是一套僵硬的理论,让我们用来生搬硬套,而是一套指导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在现实环境中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