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能治疗哪些疾病?

在临床上,对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及其加减方,除了治疗外感热病因邪热郁于里而致的四肢逆冷证候外,更多的是用于各种内、妇科疾病。

现将孟教授多年来所治诸病的经验概述于下。

消化系统疾病

利用四逆散的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作用,治疗多种肝胆脾胃病证。

一、慢性胃炎、溃疡病(肝胃不和证)

因肝胃不和,肝气犯胃而导致胃脘作胀疼痛,牵引两胁,嗳气泛酸,大便秘结或不畅者,用四逆散,以枳壳易枳实,加延胡索、乌贝散、半夏等。

如嗳气频甚者,加煅赭石、橘皮;伴有呕吐恶心者,加姜竹茹、姜川连;若胸中有火热感,可加蒲公英。

二、慢性肝炎(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失于条达,症见两胁作痛,右胁尤甚,腹胀,食纳减少,体倦乏力,肝肿大,舌红苔黄,性情多急躁者,用四逆散加赤芍、延胡索、川楝子、丹参、干地黄等。

如牙龈常出血,加桑椹子、大黄炭;口干口苦,小便黄,加黄芩、芦根;如有轻度黄疸,湿热较盛者,可加茵陈、栀子、猪苓、茯苓、车前子等。

三、慢性胆囊炎(肝郁气滞证)

肝胆枢机不利,症见右上腹疼痛,或胀痛或钝痛,或牵及肩背部,胃脘部每有灼热感,或嗳气,呕恶,饮食减少,厌进油腻食物者,用四逆散加延胡索、炒川楝子、鸡内金、木香、郁金等。

如呈急性发作而见上腹痛甚,寒热时作,或有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蒲公英、银花、大黄、黄芩等;如伴有结石者,可加金钱草、制大黄、虎杖、鱼脑石等。

四、慢性肠炎(肝脾不和证)

因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木乘脾而致胸胁不舒,腹中隐隐作痛,甚至胸中鸣响,大便溏,日二三行,食纳少,食后作胀,易躁多烦,肢倦乏力者,用四逆散加青陈皮、怀山药、白术、煨诃子肉。

如久泻不止,食油腻则便溏加重者,加土炒防风以鼓舞胃肠之气;如腹痛较甚,痛则作泻,泻后痛缓者,可加防风、陈皮、白术、白芍;如时有形寒,肢体欠温者,加桂枝以温经和营。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每可通过四逆散疏理气机、恢复升降以调整机体脏腑功能而获得效果。

一、功能性低热(肝脾失调、营卫不和证)

因病久气血两虚,并有肝脾失调、营卫不和而致长期低热不退,下午形寒恶风,面色淡黄,精神倦怠,心慌,纳差,睡眠不实,口干不欲多饮者,用四逆散,以枳壳易枳实,加生黄芪、防风、白术等;

如下午恶寒较甚者,可加桂枝、生姜、红枣等。

二、精神抑郁症(肝郁气滞、心脾郁结证)

因情志不遂而导致精神抑郁症,患者以更年期妇女为多,症见精神抑郁,终日寡言笑,多疑虑,心中惶惑,惕惕欠安,时感胸闷胁胀,或善怒,或常欲叹息者,治用四逆散,加龙齿、酸枣仁、柏子仁、香附、郁金。

若神思不定,精神恍惚者,加百合、知母;如大便燥结难解者,加生地、火麻仁。对此类患者还应配合心理疏导、调畅情志之法,则药物治疗的效果更显著。

生殖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多与肝、肾、心、脾有关,而四逆散善调肝脾,长于疏理气机,故孟教授常用以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

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证)

因肝气郁结每致月经经期或超前或落后,或先后无定期,胸胁不舒,经前乳房作胀,少腹胀痛,经色紫黑有块,烦躁,脉弦者,用四逆散加赤芍、丹皮、当归、制香附等。

如月经下行不畅,脐腹满痛者,用四逆散合《济阴纲目》玄归散(当归、延胡索);如肝郁而有瘀热者,用四逆散加延胡索、刘寄奴、赤芍、丹皮等;如肝郁而有瘀血致经少、经闭,或经行腹痛甚者,加入制香附、川芎、红花等;

如月经持续多日不净,属血热者,四逆散去枳实加丹皮、赤芍、生地、黑山栀;如属冲任不固者,则加潼蒺藜、菟丝子、川断等,还可选用棕榈炭、蒲黄炭、莲蓬炭等以加强止血作用。

二、不孕症(肝郁气滞证)

因肝郁而引起的不孕,症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少,经前乳房胀痛,经行腹痛,常感胸胁不适,精神抑郁,舌红,脉弦,用四逆散以枳壳易枳实,加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等。

如乳胀有块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青皮;如乳房胀痛有热感或触痛者,可加川楝子、蒲公英、制香附;如形体肥胖,面色白,胸闷,苔白腻者,可用四逆散合启宫丸(制半夏、茯苓、陈皮、苍术、香附、川芎、神曲)。

本文选摘自《孟澍江——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杨进、孟静仪等编写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