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在这100年中,中国不断成长,不断变富变强。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实力到文化教育,从国防建设到科技创新……回顾历史,我们豪情万丈;展望未来,我们心潮澎湃。
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全党、全国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声中,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同志,与大家一样兴奋不已,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翻来覆去,“居安思危”久久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所谓“居安思危”就是告诫人们,在安乐的境遇中,应当虑及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患于未然。这一充满政治智慧的格言,世代为人传颂,尤其为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所珍视。然而,数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中虽不乏“居安思危”的政治家,却抵挡不住危险的到来和政权的垮台。究其原因,至少说明,执政者仅仅懂得思危是不够的,还应当正确判断“危之所在”,正确制定“解危之法”。居安思危到底应该思什么?笔者认为:
一、思大势。五十多年前国民党80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兵败如山倒”自叹“大势已去”;我们共产党依靠群众“小米加步枪”解放全中国,人称“大势所趋”,政权的更迭,系于“大势”。因此,作为政党、执政者,首先要善于思考大势,谋求大势。若对大势思虑不清、把握不准,就会全盘皆输。经过百年的艰苦创业,反复探索,我们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制定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在今天,讲大势的思与谋,就是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考虑如何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到实处,把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二、思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由于剥削阶级统治集团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处于对立状态,造成利益集团采取的“得民心”措施总是有限的,最后必然失去民心,丢掉天下。我们党遵照毛泽东主席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若背离党的宗旨和执政根本,得民心难、失民心易。目前,能否正确对待权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是对为官从政者理想、胸襟、道德、情操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才能得民心、坐天下。什么时候坚持了以民为本,做官为民,则国富民殷,天下大治;反之,则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共产党员就必须以党的宗旨为毕生奋斗的宗旨,以党的最高标准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标准。做到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每一名党员身上都是有任务的,党员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本职工作。中华民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变迁深刻昭示: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中国才能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践行群众路线,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践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三、思人才。纵观历史,事业成败的关键在用人。昔日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亭长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就在于他唯才使用,善于用人。《史记》中曾记载他这样一段名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独立自主,兴旺发达,真正强胜起来,关键在于用人、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历史上有些封建统治者在打天下时特别器重人才,可一旦坐了天下,便“亲小人,远贤臣”直至杀戳功臣。我党建立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明领导多次强调要重视人才,广开进贤之路,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
思人才,就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就要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用人制度,创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用人所长。清代诗人顾嗣协在《杂光》诗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各有所长,各有其短,这就决定了在用人时,领导者要善于扬其长避其短,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用人之道。选拔人才当然要讲台阶、论资历。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人才积累经验所必须的。但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千篇一律,一刀切,应该是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如果台阶过细过繁,太看重资历,优秀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驭人要用当其时。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在用人时,我们不仅要用人其长,还要坚持量才使用。人的能力不同,要详细考察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做到因“材”施用。是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人才,就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克服“小材大用”和“大材小用”的现象。人才成长的规律告诉我们,人才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一个才华横溢的高水平,我们要用好人才的“黄金阶段”,树立“人才使用效益”的观念,同样的人才,使用时间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在人才的能力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要敢于给岗位,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合适的位置上施展才华,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思还要有行。思大势为了明确方向,思民心为了社会稳定,思人才为了加快发展。思考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无往而不胜,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会早日实现!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谢庆堂(笔名:及时雨)2012年由银行高管岗位退休,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多年来结合工作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经济改革》《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通讯报道多篇,曾在《杂文报》设“储蓄与消费”专栏。退休后开始散文、随笔、杂谈、记实性文稿撰写,并在数家报刊、网络上展现。2019年16万字散文集《是非杂谈》出版,含主持编纂的史书、志书,累计发表作品百万字以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