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炼就人生的“后悔药”

(朗读者:赵朋)

后悔是自省,是自责,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情感。

自从有了独立思维的能力,每个人都产生过懊悔的情绪,无论于情于理,无论在家里在职场,无论与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

人们常说:世间没有“后悔药”。

其实,世间是有“后悔药”的,那就是利用客观、冷静、宽容、忍让,调上珍惜、退一步、往远看,就可以炼就冷香的“后悔药”。

自己炼就“后悔药”要事前“吃”。

后悔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正如人的心血管病,把预防的药物吃在前面,才有可能有效控制发病的风险。

孩子阶段的后悔,往往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业是清苦的,孤灯陪伴,板凳坐暖,可又有多少孩子耐得了这寂寞、吃得了这清苦?

从泰山山顶看风景很美,可谁又是一步一步攀登上去的呢?

网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震撼全世界的一段碑文”。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碑文上的“如果”依然是一种假设。

关于人生的“如果”,我认为:当一个人还拥有身体、时间、财力、物力等等资源时,意识到了“如果”可能导致的结果,为了“不后悔”,行动是最重要的。

这个行动就是让我们尽量不后悔的“后悔药”。

这种“认为”,源于我和许多唐山人一样,经历过的那场让逾24万人失去生命的大地震,隆隆的地声之后,剧烈的摇摆和颠簸之后,对于失去生命的他们,人生的所有恩恩怨怨都终止于那一刻。他们,连“如果”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去庙里烧香,不如在家里拜父母。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老化、种种疾病的到来,中年人往往重心于职场、挣钱、应酬、交友,而忽视了与父母的陪伴,只有当他们突然离去的时候,才泪流满面地自责:他(她)在世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好好陪陪他(她)。

我有许多工友,在企业发生变故时,他们在生存基础与陪伴体弱多病的父母之间,面对低收入,面对未来生活的压力,无奈地又毅然决然选择了照顾和陪伴父母,在同情与理解的同时,于我的内心是对他们深深的尊重,甚至敬重。

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他们是普通人、做的是最普通的工作,工作上没有谁离不开谁的考量,他们选择了“孝”,在百感交集中提前给自己吃下了人生的“后悔药”。

提前吃“后悔药”,言行之后尽量不后悔,需要悟性。

提前吃“后悔药”,言行之后尽量不后悔,需要智慧。

提前吃“后悔药”,言行之后尽量不后悔,需要胸怀。

提前吃“后悔药”,言行之后尽量不后悔,还需要艰难的抉择。

因为,那毕竟是利弊的权衡,远近的权衡,得失的权衡。

人活着,每天都在做事,每天都面临着许多问题的发生,那么人们也就经常在“后悔”与“不后悔”之间徘徊。

“难得糊涂”,就是提高人生的定力与格局,不要在小事上纠缠“后悔”与“不后悔”,以免干扰心绪的平衡,集中精力去做自己的大事。在“自己的大事”上提前吃下“后悔药”,决定之后不后悔,正确、果敢、从容地做好“自己的大事”。

而不放大事物的缺点和所能引起的负面结果更为重要。

大家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亲人、朋友、同事之间,因为一句话就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或有了敌意或反目成仇,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升价”。“一句话”,与多年的亲情、友情、合作之情比较起来,份量真的就有那么的重吗?冷静下来,或多少年过去后,多年的亲情、友情、合作之情又浮出误解的水面,接下来便是善良的后悔。

其实,后悔对于善良的人,是很难过的事情。

因为那往往是发生在与自己最亲最近的人之中,而且越善良的人心理压力越大。于是,有的人背负如山,有的人耿耿于怀,有的甚至日夜忧郁、寝食不安,对身心产生了或轻或重的负面影响。

利用客观、冷静、宽容、忍让,调上珍惜、退一步、往远看,就可以炼就冷香的“后悔药”。这关键在于自己的修养与处事能力。

人生不后悔,与君共前程。保重身体,珍重他人,珍惜当下,肯于付出,是炼就的最好的“后悔药”,人人可得。

(背景音乐选自:soak )

上一篇:谁出了孙悟空划的“圈儿”

河边柳,用生命与你一起顽强和追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