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妙丨写得好字但并不一定写好一幅作品

文/一者

书法章法与作品幅式息息相关,严格讲自宋代以后开始注重书法章法。因为宋之前书法的幅式主要是手卷和手札,那时欣赏书法手卷是一段一段打开呈现,很少整幅欣赏,而手札尺幅较小,基本没有章法布局安排。宋以后出现条幅,一般是悬挂于厅堂,作品是全部打开的,欣赏此类作品首先入眼的是整体布局,这就慢慢引起了书法家的关注。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

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所以鉴赏书法作品,给人第一眼的印象便是章法,因此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立意和谋篇布局成为书法之法的一件大事。尤其是书法发展至当代成为一类展示艺术,章法布局成了重中之重,成为视觉艺术。书法创作从参差中求平齐,于对比中求统一,方为雅道。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无论是字形的体势、大小、纵横,布白、疏密、节奏等章法布局值得学习。

章法由点画结构、墨法、笔势组合而成,因此,从某种意义的角度来说,章法是一种黑白分布的艺术。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冯班所谓“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学书者不但要从笔墨处求章法,更要从无笔墨处求章法。故通幅之留空白处,一行之留空白处,一字之留空白处,尤当慎审。凡通幅之留白处,宜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亦宜空出,则四旁流通,庶几潇洒,万勿顶天立地,充塞四旁,给人以逼塞之感。尤其是最后一行,最好结束在全行三分之一处,以留三分之二空白落款,但款也不宜写满。总之布局之法,务使通体之空白,毋迫促、毋散漫、毋过零星、毋过寂寞、毋重复。宽狭得所,远近得宜,以恰到好处为佳。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认为,书法艺术布白之美如“光的美”。其实清代书法家笪重光《书筏》中提出:

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奇正。

笪重光理论上认为书法布白如光线。凡章法茂密处,有时笔画之间只露出一丝或一点针尖大小的空白处好像有一缕光从笔墨间隙中射出,显得“密中有疏”给人以一种玲珑透剔的艺术感受。凡章法疏旷处,有时一笔的长度要超过好几个字的距离,而空素地显得特别开阔(在章法中谓之“透气”),此谓之“密中有疏”,给人以一种心旷神怡的艺术感受。行款之疏密不在于远近,而在于气脉相通。笔势相连,上下左右,顾盼呼应,打叠成一片,自然行间茂密。而形势之错落有致,又在于字形结构之奇正变化,于参差中有避让,于对比中求统一,自然富有韵致。古人言章法,常有“担夫争道”之喻,数十担夫,相遇于途,彼此相互避让,都能各行其道而不致相碰,这谓章法之妙。

《中秋帖》章法

章法之妙,不独在于有笔墨处求之,更要从无笔墨处求之,总要有一气贯注之势。密不嫌逼塞,疏不致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能,如天成铸就,妙合自然,方合古人布局之法。布局真正核心是布白。欧阳询《三十六法》说:

“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

若只是注重点画的布白,只是注重笔墨,并没有从整篇布局考虑,古人的一些作品在章法布白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中秋帖》,过分强调点画的连绵相属,一气呵成的气势,而忽略了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关系。还有蔡襄《脚气帖》,其中两个“行”字和一个“耳”字,都是竖画拉长,产生大的留白,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参差错落关系,反而破坏疏密关系,显得重复不协调。

宋蔡襄《脚气帖》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笔墨与布白同样重要。

因此清代人蒋和《书法正宗》:

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十三行之妙在三布白也。

他提出了布白,既有字体结构的布白,字与字之间的布白,还有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在字中之布白谓“结构”,逐字之布白谓“行气”,行间通篇之布白谓“章法”。

章法布白也莫过于刻意做作。章法布局,贵在出于自然,欲造此妙境,当从功夫精熟中来幅中有一二字写得极好,如画龙点睛,可为尺幅争辉,然亦须它字相衬托,如万山之托主峰,众星之拱明月,此牡牝相得之意也。

姚孟起《字学忆参》: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林散之书法作品

章法是一种组合形式,章法之妙,可以言传者,形也,法也;不可以言传者,意也,神也。不善章法者,只见字形布局,不见神采意境。精于章法者,则字里行间,自有一种精神呈现,自有一种气韵流露其间。章法没有固定的形式,书写书法行云流水,笔笔生发,根据内容、尺幅等不同产生章法布局,只能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得来,因此其法只可意会,而不可以言语相传也。

(0)

相关推荐